民情日記必須根據實際進行記錄,這樣才能使上級更加了解基層狀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情日記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慰問困難戶的民情日記一:
我今天要說的是201X年6月11日,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這對爐逕村大碰村小組低保戶、困難戶、受災戶、孤寡老人的犁彩英來說,也是一個難忘的時刻!犁彩英,80歲,女性,生有一女,養(yǎng)有一子,女兒已遠嫁,養(yǎng)子住在全南縣城,現孤身一人,居住在前不接村,后不觸店的大碰村小組路旁邊,最近的鄰居也有數百米遠。孤村孤院,孤獨一人地拿著低保過生活。
由于端午節(jié)前夕大雨不斷,中雨連綿,導致犁彩英住的房子后墻壁突然倒塌!這突如其來的房屋倒塌,險些兒就壓倒了人,萬幸中雖然人身沒有受到太多的傷害,但在倒塌那一刻,即讓她驚魂未定,恐懼萬狀,而且給她留下了終生難忘的時刻!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首先,她想到的是“三送”干部,她正想和“三送”干部聯系時,正在那里放牛的劉代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卻說蘭同志回家了,這時,犁彩英只好向村長打電話。當我18.30分左右打著雨傘,卷著褲腳走到她面前時,犁彩英帶著百感交集心情說:蘭同志,你來了,本來我是想給你打電話的,但聽劉代華說你回家過節(jié)了,我就沒有去村委會找你,而是打電話給謝主任了。我說:我沒有回家過節(jié),我是到白石下的謝長古家了,因為他的房子在前天也倒塌了,我是剛從他那里過來的。我問道:現在情況怎么樣了,她默不作聲,含著眼淚,望著我……
我走到倒塌房子面前,認真地察看了倒塌的墻壁,觀察了倒塌時被壓得亂七八糟的油、鹽、醬、醋、茶和其各式各樣的瓶瓶灌灌及碗柜。然后和村支書鐘禮明、村長謝偉榮一起到房屋后面察看,發(fā)現:屋后有一棵大機樹的樹枝隨風擺動把全部瓦面掀翻了,雨水正好漏在墻壁上而導致墻壁倒塌的。我們找到了漏水倒墻的原因。隨后,我們把犁彩英老人家的主要生活用品--衣、食、住、行和油、鹽、醬、醋、茶、米、菜等搬遷到她養(yǎng)子李華的屋檐下……
天黑以后,我們在她養(yǎng)子的屋檐下站著、等著、盼著,連綿不斷的雨水依然在下著,邊緣山區(qū)的夜幕是那樣的冷冷靜靜,遠遠望去,一團漆黑,看不見一顆星星,見不到一?燈光。在村長的提示下,她向幾個親戚打了幾個求助電話,想找一個晚上安身的地方,可返回的信息,讓她的希望全都破滅了。她只有焦慮地等著、盼著,我們也只有耐心地等著、盼著?伤酿B(yǎng)子今天晚上能不能回來,我們大家也胸中無數。此時此景,我知道她老人家百感交集的心情,她看著我,幾經張口,想說什么,而又欲言又止。我也知道,她老人家既沒有文化,也不善于言辭,既有千言萬語,也不知道怎么表達出來,她看了我很久之后,含著淚水,對我們說:“蘭同志,多謝你們了!”
慰問困難戶的民情日記二:
2016年元月16日,星期六,我和同事在村領導的帶領下到黃泥村劉屋組方向進行貧困戶走訪。
我們先到的是劉屋組劉少如家里,去的時候劉少如的母親和他的妻子在家,他家上有老母,身體較差,常年吃藥,并且妻子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患有腰間盤凸出,因此家庭經濟入不敷出。
接著我們來到劉屋組劉新功家,劉新功家里有兩個孩子,大的在高中讀書,小的今年讀六年級。另外其家中還有一位常年患病的老父,需要人照顧。他家主要是因學因病致貧。
走訪結束后,天空飄起的絲絲細雨,一天下來我們身體已疲憊不堪,但我們的心情更為沉重。近些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國家的惠農政策日漸豐厚,農民的生活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但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沒有脫貧。我們深深感到要解決農民的貧困,主要要靠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同時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慰問困難戶的民情日記三:
今天,是第二十九個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也是**市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開展干部進村入戶活動以來,我第一次深入我局幫扶聯系村之一——顧家店鎮(zhèn)高殿寺村進行入戶走訪。
上午,在村委會大院與黨支部書記劉順兵同志和村委會會計艾志明同志簡單交流后,我們踏著蜿蜒崎嶇的鄉(xiāng)間小路,同行出發(fā)了。我們走訪了幾個村民后,來到二組組長陳友誼家中。我首先向他們全家問好,并代表**市國稅局向他們表達了良好的祝愿。陳友誼年過六旬的老母親劉秀英高興得不知道說什么好,一個勁地表示感謝。據陳友誼介紹,目前他們家里只有兩畝農田,喂了幾口豬,妻子和自己在家務農,上有年老體弱的老母,下有還在上學的幼子,生活雖然比較困難,但已經很知足了。再說自己是黨員,是村組干部,理應把奉獻放在第一位,沒必要和別人比那么多,日子過得去就行。樸實的話語,真誠的笑容,無不使我們感到一名基層普通黨員干部的無私情懷。
由于出身農村,又長期從事執(zhí)法工作,我對農村的普法工作比較關注,也非常希望所有農民都成為知法、懂法、守法和護法的好公民。我仔細詢問了他們對農村普法工作的看法和對農民維權意識特別是作為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見
解。陳友誼說,現在已經是法治社會了,人們的法律意識早就今非昔比了,但是離實際需要還有差距,希望有關部門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少數村民購買了農資卻不知道主動索要正規(guī)的發(fā)票,還有的在外面打工也不知道主動要求簽訂正式的法律合同等等,都是今后應當注意的問題。聽了他的話,我感觸頗深。農村普法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成績和不足都是政府部門工作的動力。向他們介紹了一些法律的常識和涉農法規(guī)后,我們告辭了。
告別了陳家人,我們來到一個養(yǎng)殖大戶——四組的謝桂家里。一走進屋門,就看到一個中年漢子在拿著一張漁網忙碌著什么。原來,剛剛曬了曬網,他正準備把它收起來,既防夜里返潮受濕,又能少占地方?吹轿覀冞M來,他熱情地讓座倒茶。此人正是謝桂,承包了將近三畝的魚塘,養(yǎng)魚為生。我們搬了幾個凳子坐到一起,謝絕了倒茶。一番簡單的自我介紹后,我向他介紹此次**省“萬名干部入萬村進萬戶”活動。老謝笑道:“我早都曉得了,你們來村子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用再介紹了,你們對我們村子的幫助真大。”簡單而率直的話語讓人動容。我和支書劉順兵、會計艾志明一起詢問老謝對黨和政府農村政策的意見和建議,調查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老謝一個勁地說黨的政策好,沒有意見,還略帶歉意地說由于平時學習不夠,信息比較閉塞,對最新的政策什么的都不是很了解。我向他建議平時多看看報紙、
電視,多搜集信息,包括行情、市場和優(yōu)惠政策等等,還要及時向鎮(zhèn)里有關部門尋求幫助,除了學習養(yǎng)殖技術外,多掌握其他信息也是不錯的。謝桂深表贊同,表示今后一定加強努力。
從謝桂家里出來,時間已經快到中午了。我回到村委會和我們國稅局駐高殿寺村工作組成員們碰了頭,簡單進行了情況交流之后,一起去一個村民曹禮奎家里吃了午飯,并按照規(guī)定付了飯費。
下午,我提出獨自到田間地頭看一看,于是大家分手,兵分幾路,各自為戰(zhàn)。我路過一片柑橘林旁邊,看到一位老大爺正吃力地推著一小車磚石,就連忙上去幫忙推著慢慢走,并和他攀談了起來。提到“三萬”活動,老大爺深有感觸。他動情地說:“到底還是沒有忘了老百姓啊!你幫我推車,又讓我想起來年輕時毛主席領導的好干部了。我好多年沒有見到過黨政領導專門進農民家門了。”來到老大爺家,經過詢問得知,他姓張,準備擴建豬圈。問及對新農合和其他惠農政策的看法,他說黨的政策很好,唯一的遺憾就是還沒有實行農村社會養(yǎng)老。我接過話茬表示,一些村民養(yǎng)老負擔重,有后顧之憂,這是我們走訪了解到的普遍情況,我們一定如實向上反映。
經過一天的奔波,雖然有些勞累,但是頗感充實。我的心又和農民近了一步,村民們的真實想法和他們樸實的話
語,都將鞭策我不但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體民情、知民意,如此,方能不愧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2.2017春節(jié)慰問老黨員民情日記
5.2017春節(jié)慰問民情日記
7.慰問貧困戶民情日記
8.慰問群眾民情日記范文
9.慰問老黨員民情日記
10.【最新】慰問群眾民情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