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之于世間,如落葉紛紛向大地;生生不息,本不用導,也許還有別的真義。下面是相關的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青年作家今何在的《悟空傳》讀后感【篇一】
《悟空傳》這本書從內容來講,可以說是顛覆了《西游記》以往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以風趣幽默的語言表達形式,描述了四人西天取經路途中的囧事、幸福和困苦。在他的筆下,孫悟空“乖的緊”,豬八戒時不時向猴哥下戰(zhàn)書一決高下,沙僧也不是那么的憨厚老實,師傅唐僧也會和女妖搭話。故事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除了源于人物形象的改變,還有時間的轉換。作者以插敘的手法,陸續(xù)將孫行者的身世以及經歷娓娓道來。同時在手法上多以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深刻生動地刻畫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除了正版西游,還加入電影大話西游的元素,增設紫霞青霞的任務形象,更加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而孫悟空也由此不再是一個英雄,而是一個悲劇。這本書不僅是對西游記的另一種描述,更是對現代社會的真實寫照。
記得小時候看《西游記》的時候,總是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像美猴王一樣的英雄,但是在美猴王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鎮(zhèn)壓時,又對其感到惋惜。后來想到這本書是在封建時的舊社會寫的,也便釋然了,但是如果在現在,美猴王就真的能夠在大鬧天庭后功成身退么?其實,不論我們處于什么時代,我們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約束。有的是被社會大眾所約束,有的是被自己所約束。正如書中紫霞對悟空說的話,“我要你記住你是一只猴子,因為你根本不用去學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貴。”其實每個人剛出生時都是一只“猴子”,有著自己最初的夢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渴望權利,追求金錢,開始不斷磨滅自己的本性,打磨自己的棱角,使自己看起來和“神明”一樣不食人間煙火。可是殊不知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在這本書里,孫悟空是一只有血有肉的靈猴。他以第一人稱自述命途始末,所說的,不過二字:自由罷了。
他設想……他要去找到那力量,讓所有的生命都超越界限;讓所有的花同時在大地上開放;讓想飛的就能自由飛翔;讓所有人和他們喜歡的永遠在一起。 不由得問,自由是什么?風箏有風,海豚有海,心靈上的自由是需要滋養(yǎng)的。有時要時間;有時要努力;有時卻要生命。只有這樣,牢固的枝條,才能開花結果。“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好一句臥看,慵懶人倚樓,閑看春風渡,也是別有一番風流自由?墒俏蚩漳?這一場妖魔和神佛的較量,一場自由和統(tǒng)治的對峙,到底是敵不過天地造化,孤家寡人,獨剩一片荒涼和孤獨。
青年作家今何在的《悟空傳》讀后感【篇二】
我們把苦難的地方稱為人間,把無憂的樂土認作西天。追求內心的凈土,渴求肉體的超脫,于是我們不快樂。
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正像那首歌里唱得,不過是心有魔債。
十年悟空傳,重溫經典,忘不掉這些刻入心骨的狂傲: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這是一場皆大歡喜。
這是一出曠古悲劇。
為什么要前行?因為佛說因果。來自虛無的我們在人間走一遭,有血有肉,有貪有欲有罪惡。心有不甘,奮力掙扎,想瞧一瞧以為可以改變后的模樣?墒巧裼袥]有告訴你,這世間諸般都不可變。
千面一人。那些紅塵中為愛成癡,因財生恨的可憐人可不就是我們自己嗎?
我忽然想起那只猴子,斗天斗地斗如來,說著自己與天同齊。五行山下五百年,忘卻前世今生和自己,走在神的夢網里斗滅了自己,還有那一群曾與他稱兄道弟共赴天庭的朋友,都被他親手殺死。
但愿他從未來過,也永遠不要記起。
西游,不過是一群沒有心的虛無的東西一起策劃的驚天陰謀。
因為齊天大圣孫悟空,是不可戰(zhàn)勝的。沒有人可以打敗他,除了他自己。
后來?后來這世間再沒有這四人一馬,他們成了佛,也消散于天地。
從今往后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我的名字,齊天大圣孫悟空。
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zhàn)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
……
我們呢?我們每個人都在西游。明知道百年之后都將歸于塵土,卻總是不甘心就這么輕飄飄的一走了之。總想記住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因而變得有欲有求,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夢想。這不好嗎?這樣多好。
為金錢,為名利,為佳人才子……我們在奮力前行?墒遣还転槭裁,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因為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有前行才能解脫,才能麻痹,認為自己無所不有,無所不可得。而其實一無所有。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像個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感受不到愛與包容,這世間冷冰冰的都與他無關。你是否也能體會,無人能懂得寂寞。
后來花果山毀了,連家都沒了的猴子該有多可憐。西天路上的妖怪只有兩種,一種是當年跟他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
長大就是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失去,越來越少的愛。
此去路上九九八十一難,你我都正在經歷。縱使悲愴、駭人,我也不得不鼓勵你繼續(xù)。不管是百年,還是千萬年時光,自然的規(guī)律都容不得一個你我這般的凡人反抗。
誰不迷茫呢,這世間就是一個幻想。那只猴子不管是五百年前還是五百年后都蒙在鼓里,我們又為什么要去醒來。
只有前行、前行……
活在西游里的人都很悲傷,他們突破不了這天這地這個自己。像那只猴子永遠改變不了從石頭里蹦出來的事實?v使他后來毀天滅地滅自己。
趁著自己還有歌有夢想,別太早讓那個與天同齊的彌天大夢醒來……
青年作家今何在的《悟空傳》讀后感【篇三】
那時候時候讀《悟空傳》,左邊是“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右邊是“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看到“從今往后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我的名字,齊天大圣孫悟空。”的時候深深為這份霸氣折服。
你十八歲的時候想過以后要做什么嗎?
我有想過的,我想當作家,想世界旅行,還想牽著她的手玩遍游樂園,虛榮也好,虛偽也罷,我就是想成為別人眼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但每次別人問起來的時候,我都會含糊笑著說 :“ 啊,我就想能考個二本就好了。”
普通平凡如我,只是想著如果能考上大學的話,就能給父母長臉,就能活的比現在的自己好一點。
鋪天蓋地的試卷,堆積如山的作業(yè),追魂奪命的成績,隨波逐流的填報志愿,莫名其妙的上個大學,順理成章的結婚生子,這才是我們的人生啊。
我們能做什么呢,就是看到那只猴子過得瀟灑肆意,開心快活,然后默默給自己心里的猴子打個鎮(zhèn)靜劑,好能更乖的走過這段路。
可是我依舊很討厭《悟空傳》,討厭他即使連這樣淺薄的希望都不肯留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