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知識的遷移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鍛煉身體跑操,先讓學生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具體情境的問題中初步感知“湊十法”。8湊2,7湊3等,然后借助已有經(jīng)驗,9加幾的方法,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湊 十”的表象,并通過交流理解和掌握“湊十法”。最后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數(shù)。
2、注重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設(shè)計的一些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如在復習時 “小火車跑的快”,在新課開始創(chuàng)設(shè)了我們每天鍛煉身體跑操的情境;在鞏固練習時設(shè)計了“比比誰最快”的情境,這些情境的設(shè)計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學生愛表現(xiàn)、求勝的心理,提高了課堂效率。
3、注重口頭表達的訓練
在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說8、7、6加幾的算法,湊十的過程;卮鸬男问接袀體、集體、同桌,從孩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教師訓練的好,真正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與傾聽能力。
4、注重算法多樣化的培養(yǎng)
在關(guān)鍵處如,教師讓學生根據(jù)具體情境提出數(shù)學問題后,并沒有直接結(jié)束,而是讓學生想想還可以怎么編題,滲透了分類的思想,也為后面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chǔ)。這樣解決“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就有了兩種方法。在師生相互交流中,學生體驗了算法多樣化。
建議:
1、復習中的9加幾可以交換一下加數(shù)的位置,讓學生算。
2、8、7加幾的算法可以借助9加幾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或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教師加以引導。
3、兩種思路解完題之后,加上一個小結(jié),這樣學生更能體會算法多樣化。
【一年級上冊《8、7、6加幾》評課稿】相關(guān)文章:
1.《8加幾》評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