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通過看圖和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场W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危峰兀立”、“形態(tài)萬千”、“波瀾壯闊”、“連綿不斷”的意思。
。础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學習表現(xiàn)桂林山水特點的方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聽課文錄音,了解課文大意,初步體會桂林山水的美麗意境
三、檢查生字新詞預習情況,正音正字并解釋新詞
四、自讀課文
五、討論
。薄⒆髡甙词裁错樞?qū)懝鹆稚剿?/p>
。、課文可分幾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六、學習第一段
。薄R讀。
。、比較“觀賞”與“觀看”的不同,說說課文用“觀賞”而不用“觀看”的原因。
。场ⅰ肮鹆稚剿滋煜隆边@句話是什么意思?開頭引用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础⑿〗Y(jié):
這一段寫作者一行游覽桂林山水的原因。
七、學習第二段
。薄⒅该首x。
。、概括段意。
。、作者蕩舟漓江,為什么不先寫漓江的水,而要先寫大海和西湖?
。、默讀第二句,用著重號標出概括漓江水特點的詞,指出句式上的特點。
5、討論:
這一句是怎樣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漓江水的特點的?
。丁⒌谌錇槭裁匆獙懯幹劾旖母惺?
。贰R讀。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指名朗讀。
。病⒛x:
邊讀邊用著重號標出概括桂林山水特點的詞,用波浪線畫出比喻句。
。场⒂懻摚
這一句是怎樣表現(xiàn)桂林山的特點的?(重點理解“拔地而起”、“形態(tài)萬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及幾個比喻的含義。)
。、第二、第三段在寫法上有哪些相似之處?
。、課文為什么先寫漓江的水,再寫桂林的山?
。丁R讀。
7、小結(jié):
這一段分別從山形、山色、山勢三方面來表現(xiàn)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
二、學習第四段
。薄⒅该首x。
。、解釋“畫卷”的意思,進而從桂林到陽朔水路距離之長、風景之美來理解“連綿不斷的畫卷”這一比喻的意思。
3、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兩句詩結(jié)尾有什么作用?
三、總結(jié)全文
1、指名口頭描述桂林山水這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聯(lián)系課文、對照圖畫、發(fā)揮想象、突出特點)。
。、概括中心思想。
。、了解寫作特點:
、 先總提,再分述,最后綜合的結(jié)構(gòu)。
、 抓住景物特點加以具體描寫的方法。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靜:感覺不到在流動
漓江水 清: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仿佛無瑕的翡翠
甲天下
奇:拔地而起 形態(tài)萬千
桂林山 秀:色彩明麗 倒映水中
險:危峰兀 怪石嶙峋
- 相關推薦
【《桂林山水》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學課堂教學設計精選02-27
《數(shù)星星的孩子》的課堂教學設計03-20
《乘法運算定律》的課堂教學設計02-16
《山坡羊潼關懷古》的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精選10篇)07-21
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3-20
《鳥的天堂》的課堂教學設計(通用15篇)06-17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