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酌鱾髁,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譯文】
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
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于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彈起琴來。
1、請用一句話概括選段的情節(jié)內容。(不超過10字)
答:
2、從選段內容看,諸葛亮面臨著怎樣的危急情勢?其中不恰切的一項是( )。
A、敵我力量懸殊。 B、敵軍來勢兇猛,沒有任何準備。
C、身邊別無大將,眾官“失色”。 D、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
3、選段展示了諸葛亮怎樣的性格特征?
答:
4、如果統(tǒng)帥換了司馬昭,空城計還會成功嗎?理由是什么?
答:
【答案】
1、諸葛亮巧施空城計。(意近即可)
2、D
3、臨危不懼,沉著冷靜
4、開放題。例:不會,因為司馬昭年輕氣盛,他會領兵攻進去(也可用文中司馬昭的話回答)。
也可答會,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