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①蕭氏子至京師②,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餅兩枚,次供豬臠⑤數(shù)四,頃即供飯,旁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驕縱,不復(fù)下箸,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選自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二》)
【注釋】①子婦之親:兒媳婦家的親戚。、诰⿴煟壕┏!、酃撸悍褐覆穗!、芫迫校褐负攘藥妆。、菖L(luán):切成塊的肉。
【文言知識】說“頗”。“頗”的義項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這往往要隨上下文決定它的含義。上文“蕭氏子頗驕縱”中的“頗”要作“很”解,意為蕭氏的獨生子很驕橫放縱。又,“其婦年五十,頗有姿色”,其中“頗”要作“略微”解,因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為人正直,鄉(xiāng)里頗有望”,意為他為人正直,在鄉(xiāng)里很有名望。
【譯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離開。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沒準備。蕭公子心里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一會兒就上飯了,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餅?zāi)眠^來自己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
【閱讀訓練】
1、解釋:(1)謁 (2)意 (3)具 (4)怪
2、翻譯:(1)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3、“其人愧甚而退”,綜觀全文,蕭氏子是為自己的什么行為而感到羞愧?由此可見,王安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參考答案】
1、(1)拜見 (2)料想 (3)準備 (4)以……為怪
3、嫌貧愛富、阿諛奉承 做事講究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