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翁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有刪節(jié))
(乙)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月白如晝。沙①當(dāng)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面環(huán)水。余系船其下,盡卻②童隸而登焉。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③;月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④,幣_、廣寒⑤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dāng)亦如是而止耳⑥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選自張孝祥《觀月記》,有刪節(jié))
注:①沙:指金沙堆,是處在洞庭湖與青草湖之間的小島。②盡卻:使……全部退去。③奪:爭。④體寒目眩:頓感涼意,似覺眼花,像到了仙境。⑤瑤臺、廣寒:傳說中的仙境。⑥止耳:而已,罷了。
【練習(xí)題】
8.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皆若空游無所依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似與游者相樂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當(dāng)亦如是而止耳 問今是何世
D.雖未嘗身至其地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來源:]
9.下列選項中的“以”與例句中“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以其境過清
A.扶蘇以數(shù)諫故 B.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
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D.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10.下列選項中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段記敘了作者伐竹取道,游覽小石潭的見聞和感受。
B.乙文段記敘了作者中秋之夜,攀登金沙堆臨水賞月的所見所感。
C.甲、乙兩文段都是寄情山水的游記。
D.甲、乙兩文段通篇都流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11.把上面甲、乙兩則文言文閱讀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2)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2分)
【閱讀答案】
8.D
9.A
10.D (每題11.(1) (2分)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sp;2 分,共 20 分)
、(2分)寫下來把它作為金沙堆觀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