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是為幫助貧困地區(qū)和貧困戶開發(fā)經濟、發(fā)展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旨在扶助貧困戶或貧困地區(qū)發(fā)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精準扶貧走訪日記格式范文一
9月24日,從早8時開始進村入戶,到晚18時45分,我們一行6人終于完成了每人12戶扶貧對象的調查摸底和訪問任務,平安返回縣城。
一大早,雨下個不停,仿佛為我們洗塵。心里惦記著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鄉(xiāng)親們,我們繼續(xù)冒雨進入雙河村營頭、團山自然村,走進貧困農戶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訪完的任務。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堅定的腳印淺一腳深兩腳的通向遠方的家。走進村民家中,老鄉(xiāng)們把我們視親人般遞水讓座。我們同鄉(xiāng)親們拉著家常、講解扶貧政策,用筆記錄生產、生活困難情況,用相機見證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況。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腦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難也一下子讓微笑著的精氣神趕跑了。
中午,我們走訪到雙河村監(jiān)督委員趙德芳老人家。75高齡的趙老也是團山自然村老社長,一位在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貼心人。
精神矍鑠的趙老告訴我們,他當了32年的社長,為村民們發(fā)展生產、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盡的事,獲得了一些榮譽。看著墻上的榮譽牌,趙老喜滋滋告訴我們,這是2013年12月天星鎮(zhèn)黨委、政府首屆“十佳道德模范”評選給他的“敬業(yè)奉獻模范”先進個人獎牌。同行的蔣貴強村支書介紹說:老社長沒讀過兩天書,也不是共產黨員,但他思想先進、熱愛集體、愛學習,處事公道、為人正派,敢說敢想敢做,鄉(xiāng)親們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聽他的意見和安排。前年,團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沖毀,急需要恢復,村委會幫助解決了5噸水泥,老社長硬是發(fā)動了100余名村民,花了兩天時間,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損毀路面打成了水泥路,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順暢通車。蔣支書還給我們介紹說:今年,老社長動員發(fā)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羅國文成為團山社的第一個養(yǎng)殖大戶。我們隨后走訪進入羅國文家,參觀了他今年新修的養(yǎng)豬場。羅國文介紹說:他年初投入了50余萬元資金,喂養(yǎng)了100余頭豬,長勢良好,豬價也看好。在談到今后打算時,他期盼幫扶資金支持,通過聯(lián)戶經營、群眾入股、訂單收購等方式帶動周圍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發(fā)展生豬養(yǎng)殖,逐步壯大養(yǎng)殖規(guī)模,為大家脫貧致富盡一份力。 下午,我們來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斷村組公路的排危作業(yè)現(xiàn)場(該路斷位于雙河村委會老街安置點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處),因下雨路滑推車濺了一身泥的蔣支書指著工人正在破碎的石頭對我們說:9月14日,我們接到村民險情報告,當天就組織人員安全轉移了涉及危險威脅的5戶18人。同時還在在公路兩頭加設了防護欄和安全警示牌。這幾天,雖然天天都是秋雨,險斷邊坡還不時有石頭、泥土滾落,但是我們采取了有效措施、險情處置及時,險情預警預報有力,當地群眾生命安全和過往車輛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腳步在丈量,夢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們堅信,有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舉全社會之力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大關貧困群眾必將與全國人民一道齊步康莊大道。
精準扶貧走訪日記格式范文二
20xx年4月12日零時12分,天氣陰。今天是星期日,我?guī)ьI工作組在魯班鎮(zhèn)八竹村村干部王君政陪同下來到魯班鎮(zhèn)八竹村團田組對貧困戶基礎情況進行調查走訪。這時突然從對面的小山坡上沖出一個11歲左右的男孩,手里拿著小石頭向我們一行扔了過來,嘴里還罵著一些我聽不懂的話﹍﹍嗨,你還別說,這小子那真叫一扔一個準。我的額頭被擊中了,只見額頭破了皮流了血。
“這是誰家的孩子啊,這么皮!”我忍不住的喊道。只聽村干部王君政說道:“李書記您別生氣,這是我們村團田組村民王圻園的兒子,因為智力有問題,而且還鬧騰,所以他家父母把他送到特殊學校人家也不收,平時大人出門干活,也沒有人管。“原來是這樣啊,難怪”,我心里嘀咕道。“難道他家人不管他嗎?”我問道。“他家人管,怎么管!這孩子的父親前幾年打工時得了嚴重的塵肺病,一年不知要跑多少趟醫(yī)院,他母親又要干農活、打零工幫助丈夫治病,又要養(yǎng)活一家三口。你說怎么管”村干部王君政說道。
“那我們去王圻園家里看看吧”,我立即安排到。村干部說“好,可是也不知他家大人在不在,要不我先打聽下,通知他們”。果然不出村干部的預料,我們在王圻園家門口等了近1個小時,王圻園夫妻倆放下農活從山坡上趕了回來。一見我們夫妻倆人連忙將我們請到了家中,我一進屋抬頭看了看,這是一間新建的一層三間房,屋內沒有裝修,就是簡單將墻體清光了一下,屋內除了一臺老舊的電視機外就沒有什么像樣的電器,只能用一貧如洗來形容了。“各位領導好,我叫王圻園,感謝你們能來看我……”,只聽王圻園說上兩三個字就要咳上好一陣方能接著說下去,我真擔心他一直這樣咳下去真的會把氣管咳壞了。我抬頭看了看他,滿臉的憔悴病容、身體很瘦弱,仿佛風大一點就能將他吹走似的,在他身邊的妻子也是一臉的疲憊。“你好:我叫李紹國是仁懷供電局駐魯班鎮(zhèn)八竹村的村干部”,我邊說邊伸出雙手與夫妻倆人分別握了手。“我這次到你家就是想了解下你們家的生活、生產基本情況,還有你家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們幫助解決的……”我問道。只聽王圻園說道:”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去年出資1萬多元幫我們家的危房進行改造,現(xiàn)在就是我們家門口的地面沒有錢硬化,可以不可出點錢給我們硬化一下,還有我生病欠了好多錢,可不可以……”聽到這些我拿起走訪記錄本一一認真記錄起來。“喲,李書記你的額頭浪個弄的,好嚇人呢!”王圻園問道。我摸了摸受傷的額頭笑道:“沒事,就擦破了點皮”。“還說呢,李書記就是被.......”眼看村干部快要將我受傷的實情道岀,我急忙道:“是我剛才不小心弄的,真的沒事。對了,剛才了解到你們家種的土地不多,要不發(fā)展下養(yǎng)殖業(yè),我給你們預備添置些小豬仔、小雞,還有小羊羔,你們看怎樣?”我提議道。“謝謝李書記,養(yǎng)這些太麻煩,而且我們家也沒有人手養(yǎng)這些”王圻園答道。我說:我們駐村干部的工作中除了對貧困戶實際困難進行幫助外,更重要的是跟據你們的實際情況,幫助你們發(fā)展經濟,讓你們能過上好的日子。這樣吧,我回去后與你們的村委會干部協(xié)商下,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幫助你們真正脫貧致富奔小康。那現(xiàn)在我們還要到下一家去看看,你們去忙吧。”于是我們又斷續(xù)走訪下一家貧困戶。
在走訪完貧困戶回來的路上,村干部王xx問道:“李書記你剛才咋不告訴王圻園,你額頭上的傷就是他兒子弄的呢?“唉,大家看到的王圻園一家是什么境況,我怎么能再增加他的負擔”我回答道。這時車內“鴉雀無聲”,大家陷入了沉思中……
精準扶貧走訪日記格式范文三
8月7日下午,我陪鎮(zhèn)領導王主任、覃主任來到本村十組劉明英家進行精準扶貧的入戶調查,從村委會出發(fā),當車開到丑溪河邊時(原丑溪五隊),前方已沒了路,但是離劉明英家還有2公里路程,我們只能步行前往,一路上山路崎嶇,約40分鐘左右時間,我們到達了目的地“竹根坡”,放眼望去,林木蒼翠,綠草茵茵,感受著大自然的氣息,精神格外抖擻。接著我們又沿著石板臺階向上爬了200來米,終于到了劉明英家,站在稻場上,剛好看見一家人都在曬苞谷,當一家人看到我們的到來時,顯得手足無措,細看我們發(fā)現(xiàn),滿稻場的苞谷少部分都只有一半,經詢問,主人才說這些苞谷被后山的野豬啃過。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上世紀50年代的土坯房(夯土),雖然墻體經過60多年的風雨沖刷,早已破損不堪,但屋內屋外干凈整潔的程度讓人稱奇,周圍整齊的茶樹,茂盛的蔬菜,無不顯示主人的勤勞細心。大兒子李香全為我們倒水泡茶,遞煙,搬椅子,并拿出珍藏多年的土蜂蜜泡水給我們喝,主人的熱情似乎讓我們坐立不安,很不自在。
經了解,一家三口人,母親劉明英84歲,體弱多病,佝僂著腰;大兒子李香全46歲,小兒子李香定44歲,兩兄弟均未婚,弟弟李香定重度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在與我們交談中,我們問大兒子李香全,怎么不出去打工掙錢娶媳婦,他說道,本來是可以出去打工掙錢的,但是家庭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一般出去走個親戚都得半天之內回家,不敢走遠,母親和弟弟在家都得我照顧,更別說出遠門掙錢了,我們三個人都是苦命人,只能在一起相依為命,他淳樸的話不帶一點雜質,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兄長對母親最真誠的孝,對弟弟最真誠的愛。
我和他講,這次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相當好,會幫助你們改善環(huán)境,脫貧致富,他卻說我們沒給國家做什么貢獻,并且政府把我們納入了低保,已經對我們相當照顧,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再給政府增加負擔,他說的很真誠,很自然,我聽了心里覺得很酸楚。我見過不少生活富裕卻將政府說的一無是處的老百姓,也見過不少身體健康有勞動力不勞動,有生產資料不耕種,卻把上訪當做自己事業(yè)的老百姓。但今天的這一幕,讓我們都看到了人世間的真善美,也讓我的心在這大山深處多了一份牽掛,更感到此次國家精準扶貧項目的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