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第一次,第一次的嘗試已經(jīng)是成功的第一步。小編整理了關(guān)于第一次的日記作文,快來看看吧。
第一次炒菜
一大早,爸爸媽媽去鄉(xiāng)下辦事,說是要下午回來,囑咐我把作業(yè)寫好,中午泡桶方便面吃。我答應(yīng)了。
呵呵,真是山上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呀!等他們一走,我就立馬盡情地看起我最喜愛的碟片動畫片《大耳朵圖圖》。到了中午,肚子向我唱起了“空城計”,我才想起要吃飯了。我打開冰箱,準(zhǔn)備到里面拿根火腿腸泡面吃,咦,里面躺著兩個圓溜溜的土豆,像兩個胖小子。土豆可是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我何不來學(xué)著炒炒,一來可以豐富我的口感,二來等媽媽回來了,也可一在她面前顯擺顯擺,省得她老說我四體不勤,一事不會。
說干就干,我從冰箱里拿出一個土豆,根據(jù)平常觀察媽媽得來的經(jīng)驗,忙活開了。首先,給土豆去皮美容,洗干凈,切成細條狀。辣椒、蔥,一律備齊。然后,把鍋洗干凈,開火,倒油,等油有七成熱,擰成中火,依次放入土豆、辣椒、蔥頭,灑上鹽,翻炒一陣,最后往鍋里倒些水,剛好沒過土豆,蓋上鍋蓋。這時,大耳朵圖圖的聲音又傳了過來,反正土豆煮熟還要一段時間,我又跑到客廳看電視去了……
咦,哪來的糊味?糟了,我的土豆,等我跑到廚房把土豆從火上解救下來,我可憐的土豆,它們的臉比包公還黑!
這就是我第一次炒菜。
第一次拔秧苗
“五一放假了,爸爸決定回老家看望婆婆爺爺。二號那天媽媽早早的就起床了,收拾好東西,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出發(fā)了,中途在大姨婆家下的車。
因為今天大姨婆家插秧,大爸、伯媽、姐姐都來幫忙,媽媽和爸爸也讓我親自體驗一下。我望著頭頂火辣辣的太陽,心里可不情愿了。媽媽說:“五一是勞動節(jié),就是應(yīng)該參加勞動,你以為大米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我有點不服氣,心想:“不就是把秧苗從土里拔起來嘛!這還不容易。”可是看似簡單的事也要有技巧,應(yīng)該握住它的下端,向地面傾斜,才能連根拔起。我掌握了要領(lǐng),很快就感覺得心應(yīng)手,還在心里暗暗與他們較勁,看誰的速度最快。太陽似乎也卯足了勁,像個火球一樣,曬烤著大地,晶瑩的汗珠從我們的臉上流淌下來,這讓我想起一首詩:“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一次包粽子
6月10日,是我第一次嘗試包粽子的日子。
中午,我跟爸爸說:“我想學(xué)包粽子。”爸爸很高興地答應(yīng)了我。爸爸拿來了米和粽葉,爸爸先來了一片粽葉,我也拿了一片粽葉。爸爸先教我怎么折粽葉,心靈手巧這一方面我可是一竅不通,連第一步都不知道怎么折,我嘗試了好幾十遍都不會折。我本來想跟爸爸說我不想學(xué)了,但是看到爸爸這么努力的教我,我便放棄了這個念頭。只見時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間一個小時都過去了,我連第一步都不會,我終于忍不住跟爸爸說:“我不想學(xué)了。”爸爸跟我說:“不行,功夫不負有心人,你才學(xué)了一點點,你就不想學(xué)了,那不是半途而廢嗎?”在爸爸的逼迫下,我有萬般無奈的學(xué)了起來。又是一個小時過去了,爸爸對我說:“別學(xué)了,你連第一步到現(xiàn)在都不會,我手把手的教你多少次你都不會包。”最后我還是不會包粽子。
通過這個示例,是不是可以證明功夫不負有心這句話只對一部分人管用,還有一部分人不管用呢?
第一次獨立買菜
我跟媽媽買過許多次菜,但獨立買菜今天還是第一次。
今天快中午的時候,媽媽對我說:“小輝,今天菜也沒有,你到對面那個小菜場去買點菜來。”我說:“我不會買。”媽媽又說:“萬事都有第一次的,去試試看。”說完拿出錢讓我去,我沒有辦法只有答應(yīng)道:“好,我去試試。”
來到菜場,看見有許多人,也有許多菜,該買什么好呢?我當(dāng)時怎么不問媽媽呢?對,還是買媽媽最愛吃的排骨吧。于是,我就來到買肉的地方,那推主熱情地招呼我:“小朋友,你要買什么?”我說:“排骨多少錢一斤?”“八元。”“給我買一斤。”買好排骨后,我又買了一斤小白菜,一條魚,就高興地回家去啦。
回到家,媽媽見我買了怎么多菜,高興得不得了,連聲夸獎我真能干。我暗暗高興,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幫媽媽做事,多增長知識,做媽媽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