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記就是根據(jù)農(nóng)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況及村里的情況寫成日記如實匯報,使其更好的發(fā)展。
民情日記——記村民代表推選
2014年4月10日 星期二 小雨轉(zhuǎn)晴
早晨起來,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下午,天氣轉(zhuǎn)晴,但路很泥濘。
白天,來訪群眾不斷,幾乎沒有干幾件事。晚上,因為要推選第五隊的村民代表,我們按時趕到村支部,那里空無一人,我們靜靜地等待村民的到來。
等了一段時間后,才有村民趕到。突然,我們接到村支書電話,“有村民家里著火了!”我們立即趕到失火現(xiàn)場,大火已被撲滅,消防戰(zhàn)士和村民們正在揭開屋頂?shù)拇u瓦清除隱藏火點。經(jīng)了解,該村民家中無人,所以沒有人員傷亡,但屋里生活用品、電器、家具等全部損毀。待房頂上的人員拆除完畢,我們與消防隊長見面溝通了情況后,又讓村干部安排好人員做好后續(xù)的防范工作,緊急趕回村支部。
這時村民仍然沒來幾個,或許是路太泥濘,村支書感到后又用喇叭通知了幾遍。 時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推選會即將開始,這時來了一個的“犀利哥”,蓬頭垢面,酒氣熏天,話語不清,想借著酒勁向我們反映鄰居數(shù)目影響車輛出行的問題,村民們見狀都勸他離開。而我們處長卻向前握住他的手,冷靜地說:“有話您盡管說。”他毫不客氣地說了一通后,處長送他時卻因為給他拍了照片而誤解,大發(fā)雷霆,執(zhí)意要求我們將照片刪除。最后,我們處長又向他道歉,眾人連拖帶拉將他勸走。
正當大家填寫選票時,一位老大爺來到了推選現(xiàn)場,手里拿著《推選票》嘴里嘮叨著“以前的干部喝了甜水,讓老百姓吃了苦水,你們工作組可要記住了。”幾位村民一看勢頭不對,趕緊向前勸說,而這位老大爺惱火了,反而又罵了起來:“五隊的社員還沒有澆完地呢,井能借給外處用嗎?”大家好不容易將其勸走。我們處長始終十分冷靜坐地在那里,因為他心里明白。
推選票剛要統(tǒng)計完,有一村民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情緒,高聲說:“請村干部或工作組帶著全村的澆地電表去校校,校完后加蓋公章,想辦法防止有人再在電表上偷做手腳,還老百姓一個公道!”我們處長說:“今天天不早了,明后我們隨時等著你,到我們駐地說說這事,咱們一塊研究個好方法。”話音剛落,又有幾位村民將我們處長拉到一邊,待別人走后才說:“我們五隊菜地的事您得幫我們解決,租用的人想霸占為宅基地,并找各種借口不拿租金,我們架線都沒有錢,我們本來準備往鄉(xiāng)里或縣里去反映呢,你們來了正好。”話還沒說完,那位“犀利哥”又來到了支部,真讓我們出乎意料,只好耐心地給他做思想工作,最后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我們才勉強離開了村支部。
我們終于明白了那句話:“百姓百姓,百人百性”,“寧帶一軍不領(lǐng)一村“。我們真正地體會到了其中內(nèi)涵。然而,我們的路還很長,我們?nèi)硕几械搅思缟系膲毫?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民情日記——群眾心里有桿秤
按照走訪計劃,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別走訪慰問了困難戶和五保戶。
走訪慰問的第一戶是特困戶王新章,今年73歲,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獨自生活,患腦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殘疾,行動不便,個人有3.9畝地,由女兒幫著種,包括土地收入和殘疾人、低保戶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況后,我拉著老人的手,問還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時,老人連聲說:“沒有沒有,政府很關(guān)心我們,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了。”當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時,老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長滿老繭的雙手緊握我的手不放松。離別時,跛著腳執(zhí)意將我送到門口。
來到五保老人溫傳祥家時,老人正在準備吃晚飯。通過交談,得知老人今年74歲,1970年4月從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現(xiàn)有5畝地,包給別人種,自己平時主要以撿破爛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當我問到老人過得好不好時,他十分激動地說:“比過去幸福多了,逢年過節(jié),上級政府都來看俺,給俺送被送糧送錢,共產(chǎn)黨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覺得出,老人的話發(fā)自內(nèi)心,讓我很受感動。臨別時,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老人連聲說謝謝,并目送我們很遠。
近年來,雖然農(nóng)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還有部分群眾因孤、病、殘原因?qū)е律罾щy,說明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需要群眾理解。然而通過與群眾的座談交流,特別是通過與王新章、溫傳祥兩位老人的交談,我感到他們對黨和政府的衷心擁護,感謝現(xiàn)在黨的好政策,大多數(shù)人是通情達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為客觀原因?qū)е滤麄儠簳r的生活困難,不愿黨和政府。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桿秤,只要我們心里裝著群眾,群眾心里也會裝著我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領(lǐng)導干部,我們一定要堅決執(zhí)行上級黨委決策,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帶到基層,送進百姓家中,讓廣大群眾明白黨的政策,感受黨的溫暖,特別要實實在在地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早日走出困境,過上幸福生活。
群眾的期盼就是干部的職責
當前,群眾盼什么?希望黨委政府做什么?帶著這個問題,我深入走訪了姚山村部分群眾,并與他們進行了座談交流。
村民陳其坤是一位種植食用菌戶,談起種植食用菌,他說得頭頭是道:“種植食用菌對俺村來說,原料較為充足,但目前沒有形成規(guī)模,銷售渠道較窄,整體效益不夠好。一是機械化程度不高,仍以手工為主;二是農(nóng)戶缺資金、缺技術(shù);三是農(nóng)村信息來源不夠,希望政府能夠在信息、資金、銷售門路等方面提供幫助,技術(shù)上給予指導。”
民情日記——小事連民心
群眾利益無小事,通過在姚山村的走訪,我越發(fā)感覺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訪途中,我發(fā)現(xiàn)在姚山村陳圩組龍王街路南一棵樹上,掛著四塊電表,位置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個安全隱患。據(jù)村干部和群眾反映,由于群眾房屋拆遷,原先掛在墻上的一些電表無處可掛,只好掛在樹上,雖多次與供電部門聯(lián)系,但都沒有結(jié)果。對此,村干部和附近群眾十分擔心,遇到陰雨天,就更為擔憂。聽后,我當場安排工作人員給縣供電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打了電話,要求他們派人到現(xiàn)場察看,迅速進行整改。縣鄉(xiāng)供電部門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xiàn)場,并著手施工。在姚山小學校園內(nèi),有一個50米長、20米寬、2米深的水塘,塘內(nèi)有不少水,雖然周圍用尼龍網(wǎng)圍著,但對學生來說,還是個安全隱患。學校教師和群眾反映,曾經(jīng)有名小學生掉進水塘,由于施救及時,沒有發(fā)生嚴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終是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一個心病。填平這個水塘需要一萬多元,村及學校經(jīng)費很緊張,沒有多余經(jīng)費用在填平水塘上。聽后,我安排身旁的鎮(zhèn)黨委書記,要求鎮(zhèn)政府出資填平水塘,鎮(zhèn)黨委書記當即表態(tài)三天內(nèi)完成任務。
這兩件事,對于有些干部和部門來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決的卻是群眾生產(chǎn)生活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困難,涉及到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若是對“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會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只要我們各級干部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切實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就會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匯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