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冬至日記
今年的冬至好像比往年更寒冷。一陣風(fēng)吹來,寒意直接從衣領(lǐng)、袖口鉆到腳底,讓人不禁哆嗦。長大后的冬至,夜里常常是孤單的。
小時候,家里過冬至是我們這些孩子的樂事。冬至前一晚,冬至湯圓會在我們姐妹幾個的搓揉中,一個一個地準(zhǔn)備好。冬至那天,母親很早就起來了。她要為我們煮好咸的湯圓,因為我們比較愛吃;然后她要再煮一些甜的湯圓,那是用來敬神祭祖的。等湯圓煮好,母親便會叫醒我們。盡管還是睡眼惺忪,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食欲,母親總說我們貪吃,卻還是不停地把湯圓盛給我們。母親說,冬至吃湯圓,意味著我們一家會團(tuán)團(tuán)圓圓。十歲那年的冬至,我記得大姐缺席了,母親說大姐在外打工,等大姐回來了,再煮湯圓給她吃。
十八歲時,我在外面讀書,沒有趕上放假,冬至就沒回家。同宿舍的同學(xué)在一起,大家都想回家吃湯圓,可那是不現(xiàn)實的,于是大家買了鍋和湯圓,偷偷地在宿舍煮湯圓。雖然那湯圓不是家里的味道,可畢竟人多了,冬至也過得很熱鬧。打電話回家,母親說:“等你回來了,我再煮湯圓給你吃。”
又過了八年,我已經(jīng)在廈門的醫(yī)院工作了好幾年,也成家了。這期間倒是有回老家,但就是沒在冬至回去過,畢竟冬至不是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我們也不會特意請假回老家。今年冬至碰巧輪到我值夜班,穿了幾件毛衣仍然覺得寒冷;夜深人靜,肚子里的寶寶偶爾會動一下,我突然十分想念父母親。病房十分安靜,只要聽到病人的心電監(jiān)護(hù)儀發(fā)出警報聲,我的心跳感覺就漏掉了一拍。許是托肚子里寶寶的福,冬至夜,每一位患者都很順利地和“周公”“約會”了,而我也能順利地完成夜班的工作。
當(dāng)天邊露出魚肚白時,我想,明年的冬至,我一定要請個假,回去看望我的父母親—不!我應(yīng)該上完夜班就回去。
【篇二】冬至日記
“冬至”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是我國廿四節(jié)氣之一,俗稱”冬節(jié)”。在這一天,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根據(jù)以前的傳統(tǒng),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涂染一朵花瓣,花瓣涂盡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來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稱為”九九消寒圖”;也有的是橫十畫、豎十畫,制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涂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fēng)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聯(lián)”,是每聯(lián)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lián)各填一筆,如上聯(lián)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lián)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絕妙佳聯(lián)!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湯圓,根據(jù)民間的說法,我又長了一歲。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張”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時候就會是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現(xiàn)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