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里的所見、所聞和所思。下面語文迷為大家?guī)砹恕锻郀柕呛?a href='/zuowen/duhougan/' target='_blank'>讀后感,供大家閱讀參考。
讀《瓦爾登湖》有感一
最近讀了美國作家亨利·梭羅的經(jīng)典名著《瓦爾登湖》,其實這已是我第二次拜讀了。因為第一次的拜讀是在一種毫無感覺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從頭到尾翻看完之后,腦子里一片空白。這次拜讀是強迫自己,而且完全是遵照譯者徐遲先生的要求來做的。徐先生在書的封底上說:“在白晝的繁忙的生活中,我有時讀它還讀不進去?墒屈S昏以后,心情漸漸地寂寞和恬靜下來,再讀此書,則忽然又頗有味,而看的就是白天看不出好處辨不出味道的章節(jié),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動我情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這《瓦爾登湖》毫不晦澀,清澄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之神往了。”我正是在夜深人靜之時躺在床上拿出此書,靜靜地仔細閱讀。夜靜了,心靜了,書中的綿長的味道就出來了。瓦爾登湖那份恬靜和幽靜展現(xiàn)在了眼前,很美很美。
讀此書不能有一絲的浮躁之情,必須沉靜下來,就像僧人讀經(jīng)書時的那份心情才行,一旦心躁氣盛根本讀不進去的。但人們由于居住環(huán)境的影響和心態(tài)的浮躁,整體社會風氣的使然,真正能走進像瓦爾登湖描繪的世界的很難很難。而正是因為如此更需要我們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nèi)グ葑x此書,由此改變和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那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大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與煩躁的都市形成鮮明的對照。人與人的爾虞我詐沒有了,勾心斗角不見了,人從自然中走來又重回自然的懷抱,復(fù)歸平靜和安詳。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沽酒桑麻,田園牧歌。這難道不是一種和諧嗎?在這部書里,我不僅看到那份自然的美更多的是靜靜地體會那份心境。為何我們經(jīng)?吹椒鸾讨v究的閉關(guān)清修,就是要在心靈的鍛造上達到至高的境界。一旦在精神上的修煉得到了升華,那么不管你從事何等事務(wù),不管你在何種環(huán)境當中生活和生存,都能達到出神入化的狀態(tài)。我們拜讀《瓦爾登湖》不是要求每個人都重返自然界,每個人都復(fù)歸到原始狀態(tài)當中過茹毛飲血的生活,事實上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畢竟生活在現(xiàn)代化的社會里,但我們需要的是那種在自然當中修煉出來的心態(tài),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心態(tài),那么就是在喧嘩與躁動的世界當中同樣可以尋求到那份平和與寧靜,同樣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
此時我就想到了目前所提倡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這樣的一個口號的科學與合理性。我們實在是需要這樣的和諧了。當然如果要求誰都能達到這樣的高度自律,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但在讀了《瓦爾登湖》之后,的確感到這是提高自身在這方面修煉的很好的途徑。如果你還沒拜讀過此書,或者你還在經(jīng)常對煩躁的都市無可奈何之時,不妨看看此書,我想它能暫時讓你忘卻身邊的煩惱,讓你的心態(tài)平和下來。當然必須在夜深人靜之時拜讀才有此效果。
讀《瓦爾登湖》有感二
與梭羅相遇,與《瓦爾登湖》相遇,在這個美好的寒假里。
就像梭羅在書中所言:希望每個作家不要僅僅滿足于描寫他人的生活,或早或晚,還要學會描述自己的生活,就像描述給遠方的親人那樣自然而真誠。他離開了喧鬧繁華的城市,來到了瓦爾登湖畔隱居了兩年兩個月零兩天,在簡單、孤寂、淡泊、寧靜而美好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自然,尋找內(nèi)心最真實的自己。
手捧《瓦爾登湖》,沉浸到梭羅的生活與思想境界里,內(nèi)心平和、澄明、美好。純凈的湖水;湖中的潛水鳥、湖面的野鵝;木板地下的松鼠;屋后樹上的貓頭鷹;傻得可愛的狐貍,林中的鷹隼、鷓鴣、野兔;仿佛看見他在親手搭建木屋、在木屋里烤火、和訪客談天、在豆田里翻地、在瓦爾登湖釣魚、在冬日林中踏出一條雪道、在細細觀察螞蟻的決斗、在測量瓦爾登湖的深度……透過梭羅真誠、唯美、自然、恬靜的筆調(diào),一切都是如此鮮活靈動的呈現(xiàn)在眼前,你甚至可以呼吸到湖水散發(fā)出來的清新水汽,聆聽到鳥雀在冬日里輕啄玉米粒的聲音、春天樹枝的抽芽聲。“如果你懷著喜悅之心來迎接白天和黑夜,你的生活就會散發(fā)出花草的芬芳,而且更有活力,更加璀璨和不朽,那是你的成功。整個自然界都慶賀你,你暫時也有理由祝福自己。”我亦懷著喜悅之心一次次走進屬于梭羅的瓦爾登湖世界,自己亦仿佛穿越千年成了梭羅的一個遠房親人,在傾聽著他生活的絮語,生命的思考。
不僅僅如此,你會深切地感覺自己就這樣隨著梭羅在心湖上測量自己天性的深度。“如果一個人聽從了天性中極微弱,但卻持久不斷的真實聲音,他也許并不知道這聲音將要使他蹈入怎樣的極端,甚至是瘋狂的境地,可是當他變得更加堅決,更有信心時,一條正道就會在他的腳下伸出來。”梭羅就是這樣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尋找自我,超越自我;蛟S我們一直匆匆忙忙著趕路,卻常常忘了問問自己為什么而出發(fā)。找到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的天性往前走,當生命走向夕陽的時候,驀然回首,就會覺得不平白走這一遭。
是啊,生命就是一個試驗,它的絕大部分我都還沒有體驗。我不能如梭羅般拋開市井的喧鬧、俗世的繁華去體驗最原始、最樸素、最自然的生活,去感受那份生命的孤獨與豐滿。但我又是何其的幸運,能與梭羅美好的文字相遇,感受著拋卻俗世羈絆的心靈的自在與自足,能在早春的美好里親近梭羅的生命智慧,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自我關(guān)照,自我審視,尋找屬于自己的瓦爾登湖,而后去溫柔地對待自己。
“每一個清晨,都是一份愉悅的邀請函,讓我的生活與大自然一樣簡樸、純真。”每一次閱讀《瓦爾登湖》,閱讀梭羅,都是一次沉靜的精神之旅,讓我的生活如氤氳的花香一樣恬淡、美好。我寧愿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一天中最寶貴的時間,飲下這瓊漿玉液般的精神之酒,體驗生命的純潔與快樂。
這個寒假,因有了《瓦爾登湖》,因與梭羅相遇,我的生活多了一份寧靜與恬美。
讀《瓦爾登湖》有感三
之所以說是粗讀,是因為覺得《瓦爾登湖》是一部非常高深的書。若只讀一遍根本難以參詳其中大量的知識,包括動植物學知識和廣博的人文、地理、歷史知識,更難以欣賞到在優(yōu)美的散文中闡發(fā)出來的人生哲理。
本書以春天開始,歷經(jīng)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再以春天結(jié)束,這正是一個生命的輪回,生命開始復(fù)蘇。作者梭羅用精美的語言描繪了像湖水的純潔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綠。全書自然的景色進行了很多動人的描寫,如春天蓬勃,又如黎明的恬淡。作者所向往,所追求的是一種與自然結(jié)合的境界,體現(xiàn)了自然的純凈,遠離城市工業(yè)化的污染,給讀者一種精神的升華。他隱居瓦爾登的生活,并不像在城市里,它充滿了恬靜,也充滿了娛樂。我之所以說是充滿了娛樂是因為生活在大自然里能夠感受一種原始的,遠離現(xiàn)實的快樂。可以像作者一樣自己農(nóng)耕,感受以山為伴,以林為友的樂趣。
但這本書所蘊含的不只是青山綠水,其中還有不少精辟的說理,給人諸多啟示。作者可以用非常藝術(shù)化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感悟。比如在經(jīng)濟篇中作者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分析了當代人的陋習。他說當代人飲食不合理,總是喜歡大魚大肉,而且比較討厭吃一些蔬菜,并且在飲食方面的開銷太大。而在其他的幾項上都有提及消費過多。他說是衣服可以穿就行了,并不必搞得像王公貴族一樣,也不是衣服穿得高貴人就很高貴。往往有這種心理的人反而容易出丑,讓人鄙視他。而房子也是一樣,人們都喜歡買大房子。而這種做法恰恰違背了房子產(chǎn)生的本源——房子是為了躲避風雨冰寒的一個居所。而大房子帶來的空洞反而顯得寒冷,F(xiàn)在房子還是一種炒作的工具,更加改變了它本身的意義。書中還有不少其他的哲理,有關(guān)于人際交往的,有關(guān)于生產(chǎn)生活的,還有關(guān)于社會黑暗的。作者之所以可以提出一些如此特別的哲理,是因為作者隱居于湖畔山林,通過大自然領(lǐng)略人生哲理。而且梭羅本人對社會的黑暗,看得比較透徹,所以他就會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
我認為我們現(xiàn)在人不用像梭羅一樣隱居起來,但我們應(yīng)該學習他的一些生活品質(zhì),如:勤儉節(jié)約,親近自然。作者的勤儉節(jié)約體現(xiàn)在書中的每一章,每一節(jié),他除了會買一些日用品,其他并沒有什么開銷,就連很多食物都是自己種的或者自己捕獵得到的。而現(xiàn)在人的日均消費估計是他的一個月的消費。所以我們應(yīng)該節(jié)約一點。還有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在城市里,忙碌于繁重的工作與功課中,并不能親近自然,感受那份恬靜,感受自然帶來的快樂。我認為我們應(yīng)該在百忙之中適當?shù)爻槌鲆稽c空,去自然中走走,放松一下心情。
如果不想讓生活變得太乏力,就應(yīng)該感受一下梭羅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