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燒的干干凈靜。二戰(zhàn)其間,被希特勒征服的國家人口最嚴重損失的不過20%,一般都在10%以下,坦克下的人能見到納粹的面孔,而大多被成吉思汗軍隊征服地區(qū)的人絕少能說出蒙古人長的什么樣子。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人種族滅絕有所收斂,但破壞性還是不可低估,有人估計,當時中國北方平原人口被蒙古騎兵殺的少了70%以上。蒙人用漢奸軍隊征服南方,所以南方破壞沒有那么大,中華民族得以幸存,即使這樣,也有地區(qū)遭受嚴重損毀,本壇愚人曾有篇文章討論四川人口在元朝其間少了進八分支七(文庫中可以找到)?紤]到邊遠山區(qū)和元朝后期人口遷移和增長增長,可以估計蒙古軍隊在攻占四川盆地其間基本上是趕盡殺絕。元朝末期還有蒙古官員建議毀壞所有農(nóng)田變成牧場。要
知道這一旦執(zhí)行,所以的漢族農(nóng)民無以為生,早晚會基本死光了。這些都可以歸結(jié)為鐵木真種族滅絕政策的遺傳。
另外二戰(zhàn)和800年前宋朝雖時代不同,但都是民族國時代了。時代不能成為崇拜鐵木真種族滅絕的借口。當時中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早已遠比蒙古地區(qū)文明先進。由于剛好在游牧部落連成國家時處于衰落時期,被游牧民族征服宰割,如果今天還把鐵木真敬成民族英雄,豈不連那個時代還不如?
《狼圖騰》讀后感3000字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和大部分國人一樣,對狼的感覺就是貪婪、狡猾、兇狠、殘暴,讓人厭惡、畏懼。古往今來,沒有一個國人歌頌過狼。然而《》能夠顛覆每一個有良心的國人原有對狼的觀念。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當我們不了解一樣事物的時候,會跟著前人的觀點人云亦云,但一旦深入了解以后,才會發(fā)現(xiàn)事實與觀念反差如此之大。
我相信這本書的真實,我也相信狼圖騰。
這本書雖然給我?guī)黹喿x的快感,但它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和憂慮,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從新奇到驚嘆,進而又是心碎的過程。作者運用一種強烈的對比手法,讓自己和讀者感受著巨大的震撼。
在蒙古草原人眼中,狼是一位偉大的老師,由于它的“訓練”,草原馬都有吃苦耐勞,耐饑耐渴,耐暑耐寒的特點;由于它的存在,控制了羊、牛、馬等所有草原動物的數(shù)量,使得大草原不遭到破壞,能夠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草原的草皮很薄,經(jīng)不起動物的連續(xù)踐踏,如果動物超量,會引起草原沙化)。而人和狼又是草原上最高級兩種生物,他們相互學習、斗智斗勇又相互敬畏,并控制著對方的數(shù)量。狼會使用幾乎所有人類史書上記載或沒有辦法記載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除了美人計外),它教會蒙古騎兵橫掃歐亞大陸創(chuàng)造了世界歷史上版圖最大的蒙古帝國。他們既是敵人,又是朋友。
正是有這位老師,使得蒙古民族對狼的至尊崇拜,并以狼為圖騰。
草豐水美的額侖草原,原本一派生機勃勃的美麗的地方。
茫茫大草原,是位博大而殘酷的母親,那里所有的動物:人、狼、馬、狗、狐貍、旱獺、黃鼠、黃羊等等,都是她的兒女,缺一不可。他們在母親的懷抱里,組成強大的食物鏈,相互控制著數(shù)量來回報草原母親,因為任何一個物種超量,都會給帶來草原母親以致命威脅,這種回報是天然的。
草原的生存環(huán)境是殘酷的,優(yōu)勝劣汰是生存的唯一法則。所有的生物通過草原這個真實的大舞臺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藝,輪番使用,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每個能夠存活終老的生命,都可以說是優(yōu)秀的、頑強的、可敬的。每個草原牧民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對所有的獵物都不會趕盡殺絕,任何一個物種的消滅,也可能給草原致命的打擊。
但是大部分國人并不理解這一點,他們只知道狼兇狠、殘暴,敢吃任何動物,是唯一能與人發(fā)起挑戰(zhàn)的動物。所以要將之趕盡殺絕。
當天、人、狼矛盾而又和諧統(tǒng)一時候,狗悍、草豐、水美、馬壯、羊肥,額侖草原美得讓人心醉。
當人將狼趕盡殺絕的時候,首先被消滅的是一直為人作戰(zhàn)第一線的狗,古有“兔死狗烹”的說法,這里是真實的狼死狗烹;其次,草原馬因為失去了它的天敵 -----狼,不再終日奔跑,彪悍,變成如今沒有人要的又瘦又小的蒙古馬;然后,羊因為失去控制它們數(shù)量的天敵----狼,大批地繁殖,數(shù)量劇增,拼命地啃吃草地,再加上人為的開墾耕種,很快遭殃就是草原母親了,爾后,“……騰格里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騰格里了,天空干燥得沒有一絲云。草原的騰格里幾乎變成了沙地的騰格里。干熱的天空之下,望不見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黃的沙草地之間是大片大片的板結(jié)沙地,像鋪滿了一張張巨大的粗砂紙。干沙半蓋的公路上,一輛輛拉著牛羊的鐵籠卡車,卷著黃塵撲面而來,駛向關(guān)內(nèi)。一路上見不到一個蒙古包、一群馬、一群牛。偶爾見到一群羊,則亂毛臟黑、又瘦又小,連從前額侖草原的處理羊都不如……”。
事實上,由于我國大面積的草原沙地化,北京及北方地區(qū)每年春季都要遭受沙塵暴的襲擊。
痛心的是,這么美麗的草原,它沒有毀在封建王朝手里,沒有毀在山河破碎,被外敵侵略時期。造成這么大的反差,我想每個國人都不愿想見的,這段可恥的歷史就發(fā)生在現(xiàn)代,造成這種局面的就是我們偉大的共|產(chǎn)|黨當時的錯誤愚蠢的政策,而這一切被一位可敬的老知青-----姜戎記錄下來了。這對我這個從來都是循規(guī)蹈矩,從小聽著愛國歌,受黨教育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的人來說,是一個多么令人心碎的事實!
“……當狼咬翻那只大羊的時候,立即引起周圍幾十只羊的驚慌,四處奔逃。但不一會兒,羊群就恢復平靜,甚至有幾只綿羊還傻乎乎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跺著蹄子,湊到狼跟前去看狼吃羊,像是抗議又像是看熱鬧。那幾只羊一聲不吭地看著熱鬧,接著又有十幾只羊跺著蹄子去圍觀。最后上百只綿羊,竟然把狼和血羊圍成一個三米直徑的密集圈子,前擠后擁,伸長脖子看個過癮。那副嘴臉仿佛是說“狼咬你,關(guān)我什么事!”或是說“你死了,我就死不了。”羊群恐懼而幸災樂禍,沒有一只綿羊敢去頂狼。……
……這場景使他突然想起魯迅筆下,一些中國愚昧民眾伸長脖子,圍觀日本浪人砍殺中國人的地面,真是一模一樣。……”
說實在的,我想起以前人們喜歡圍觀一些慘景,報紙等媒體也談到國人有此癖好,往往無人挺身而出,而且對周圍有人倒霉了,還有一些人居然幸災樂禍,還真有點迷惑不解。記得,讀大學時的一天,正值中午,我們學校一座宿舍樓緊靠的那一面山著火了,學生們都出來瞪大眼睛觀看這一難得一見的火景,當時我剛走出教學樓,看到許多同學很興奮地往那里跑去看熱鬧,朝那兒一看,火煙沖天,心叫糟了,趕緊打119,接線員向我詳細詢問了當時的情況-----地點、風向、火勢大小及擴散范圍等,很快消防車和消防員來了,有老師和幾個男生也跟著一起到山上將大火撲滅了。之后我才想起,我不能肯定地說我是唯一一個打電話報警的,但我是第一個報警的,大火已經(jīng)燃燒了一段時間了,卻沒有一個人想到去報警,這在一個高等學府,正常嗎?相信大家的周圍也不乏這種實例吧。恰恰這本書,給了我答案,那是因為中國人的性格是屬羊的!而侵略者屬狼!想起我國近代史的屈辱,八國聯(lián)軍、小日本把中國搞得山河破敗,民不聊生,雖然有千千萬萬的熱血兒女奮起抵抗,但歷史真相告訴我們,更多的中國人只是默默地接受宰殺,更不用提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漢奸在幫助外國侵略者了。聽我們家鄉(xiāng)里一些老人說過,當時日本人的數(shù)量其實是相當少的,基本上是一個日本人管一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