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diǎn)動靜就非常害怕。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寓言故事的成語:驚弓之鳥,歡迎閱讀。
驚弓之鳥寓言故事
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忘食。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無處出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奈地壞何?”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亡)處無(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譯文:
從前,更羸與魏王在高大的臺下,他們抬頭看見一只飛鳥,更羸對魏王說:“我不用箭就能使鳥掉下來。”魏王說:“射箭技術(shù)可以達(dá)到這么高的水平嗎?”更羸說:“可以。” 過了一會兒,有一只大雁從東方飛來。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魏王驚嘆道:“(箭術(shù))難道真的可以達(dá)到這種地步?”更羸解釋說:“這是一只有傷的鳥!”魏王更納悶了:“先生憑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說:“它飛得慢,鳴聲又凄厲。飛得慢,是因?yàn)榕f傷疼痛,鳴聲凄厲,是因?yàn)殚L久失群,原來的傷口沒有愈合,驚恐的心理還沒有消除,一聽見弓弦響聲便奮力向上飛,引起舊傷迸裂,才跌落下來的。”
寓意:
原指以巧制勝,現(xiàn)以“驚弓之鳥”來形容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diǎn)動靜就非常害怕。反過來說,它啟示我們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俗話說的“未作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就是這個(gè)道理,也是與做賊心虛恰恰相反的意思。
驚弓之鳥成語解釋
驚弓之鳥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近義詞:傷弓之鳥、漏網(wǎng)之魚
反義詞:初生牛犢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diǎn)動靜就非常害怕。
出處:《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