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shè)計
發(fā)布時間:2017-10-19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18、盤古開天地
教學目的:
1、 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chuàng)造”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 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yǎng)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
教學重難點:
1、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力。
2、 感受英雄盤古開天辟地的獻身精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神話故事。板書:盤古開天地
有誰知道什么叫神話故事?
(是古代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向往。)
大家可否知道,我們天和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這個故事里是怎樣告訴我們的?
二、指導朗讀課文。
1、 初讀課文,要求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2、 自學生字詞。(小組合作學習)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①讀生字,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②注意觀察生字的字形,找出容易寫錯的生字,互相提醒容易寫錯的筆畫。
③小組內(nèi)討論你們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④給生字擴詞。(還可以組哪些詞?)
(2)學生匯報自學情況,教師指導容易寫錯的生字,在黑板示范書寫。
(3)讀生字詞,練習寫生字。
(4)生字詞聽寫。
(5)學生互相改。
3、通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三、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課文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提供每段段意,讓學生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總寫盤古分開了天地。
第二部分:寫盤古頂天立地使天地形成的過程。
第三部分:詳寫盤古的整個身體變成了宇宙萬物。
第四部分:高度評價盤古開天辟地的獻身精神。
五、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nèi)容。
2、 學習盤古開天辟地的獻身精神。
3、 會復述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 指名讀生字詞。
2、 指名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二、解釋課文詞語。
課文中哪些詞語你是不懂的?把它畫出來,并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需要解釋的詞語: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混沌:本課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
遼闊:遼遠廣闊或?qū)拸V空曠。
奔流不息:不停息地急速流淌。
滋潤:含水分多,不干燥。
三、通讀全文后回答。
1、 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地點在哪兒?主人公是誰?
2、 討論后歸納:
時間:很久很久以前。
地點:在混沌的宇宙中,天地還沒分開。
人物:盤古巨人。
3、讀第2自然段,找出這段中幾組反義詞、近義詞。
反義詞:輕--重 清--濁 上升--下降
近義詞:漆黑--黑暗 緩緩--慢慢
師問:這段講了什么事情?
(盤古分開了天地。)
4、齊讀第3自然段,畫出盤古頂天立地使天地形成的句子。
(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累得倒了下去。)
多音字“倒”,出示兩個拼音,并組詞。
5、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1)盤古的身體變成了哪些宇宙萬物?
(2)小組齊讀,討論歸納。
氣息 變成 風和云
聲音 變成 雷聲
雙眼 變成 太陽和月亮
四肢 變成 四極
肌膚 變成 大地
血液 變成 江河
汗毛 變成 花草樹木
汗水 變成 雨露
(3)、全班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會是怎樣的畫面。
6、讀第5自然段,說說我們應(yīng)該學習盤古的什么精神?(奉獻精神)
四、總結(jié)全文。
1、 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2、 我們要學習盤古的什么精神?
五、熟讀課文,復述課文內(nèi)容。
六、板書設(shè)計:
18、盤古開天地
分開天地
盤古 頂天立地、天地形成
化作宇宙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