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教學設計(西師版一年級下冊)
發(fā)布時間:2017-8-16編輯:互聯(lián)網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自主認識本課的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與表演的過程中感受種子破土發(fā)芽的情景,體會種子旺盛的生命力。
3、初步知道種子發(fā)芽出土與適當的溫度、充足 的水分和陽光有著密切的關系的科學知識。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加強朗讀訓練,在朗讀與表演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初步知道種子發(fā)芽的科學知識。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動手做一做:在小瓶里裝上泥土,播下種子,觀察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并用畫配文字的方法記錄下來。
2、生字詞卡片
3、生:用小苗的圖形制作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景引入,提示新課
教師播放春回大地,種子破土,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的畫面,并重點突出種子發(fā)芽的畫面。
學生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提示課題,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讓我們走進春天,去觀察種子破土發(fā)芽的景象吧。
二、整體感知,認字學習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給每段標寫序號,勾畫生字新詞。
2、小老師教讀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3、齊讀、指名讀、開火車等形式讀生字詞。
4、想辦法記住生字,同桌交流記字方法。
5指名讀課文,鞏固識字。
6分組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看看哪些字不要老師提醒,自己就能寫好。
3、老師示范書寫
4、學生描紅、臨寫,完后交流評議,學會欣賞別人和自己寫得漂亮的字。
5、教師進行個別輔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采用指名讀、開火車的方式復習生字。
2、分組讀課文,比一比哪個小組讀得最棒。
二、朗讀課文,感受種子發(fā)芽的過程
1、自己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課文好好讀一讀。
2、學生說說自己喜歡讀的部分,教師根據學生的喜好,集中篩選,決定學習順序。
教師預設:學習3--7段
3自讀3-5段
措施一:教師提示,根據課文的意思,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措施二:教師啟發(fā)學生想想種子在干什么,土地媽媽是怎樣呼喚他們的。
指導學生讀好土地媽媽說的這句話,體會飽滿的母愛之情。
4指導學習6、7段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看看種子發(fā)芽時做了哪些動作,用筆勾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3、再試著讀一讀,最好配上動作,幫助理解課文內容。讀這一段時要注意情感的變化,由讀得輕,聲音小而平緩到讀得興奮、高興,以表現種子破土發(fā)芽看見陽光、藍天的興奮之情。教師可做示范。
4、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學習方式?梢岳L聲繪色地朗讀,可以自己看著課文做動作表演,還可以一邊誦讀課文,一邊表演種子發(fā)芽的過程。
5、集體評價,說說誰的表演最成功。
6、再次播放“種子破土發(fā)芽”的鏡頭,在感情地朗讀課文。
7、學習最后兩段的課文。教師激情引入:破土的種子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朗讀時要指導讀好“一個勁兒”和兩個“往上長”
8、齊讀課文3-7段,進一步體會種子的勃勃生機。
9、自讀課文1、2段,結合自己親身觀察的種子發(fā)芽的情況,說說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條件。
10教師總結歸納:種子發(fā)芽需要適當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