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6人從眾》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7-11-7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兩種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基本技能 智慧技能 動作技能)
2、理解兩首兒歌的意思,懂得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的道理。(高級技能 智慧技能)
3、對中國的會意字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高級技能 智慧技能)
4、正確朗讀和背誦兩首兒歌。(動作技能)
教學重難點:本課的生字書寫。
任務分析:
終點能力: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起點能力:會寫組成這8個生字的2種偏旁。
教學方法:觀察法 討論法 朗讀法 講解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備注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板書:品、晶這字大家都不十分熟悉,可你大致猜猜和什么有關?又會是什么意思呢?
2.有些漢字特別有趣,只要看看它的部件,就能想出大致的意思,今天就有這樣幾個新朋友來到了我們班,你們想和他們交朋友嗎?
二、指導看圖學字詞
1.出示插圖問:看,第一個新朋友來了,這是一個小“人”。他走路的姿勢象一個什么字。
板書:人。看這個字和圖片很象,撇、捺就好象人的兩條腿,一前一后的走路呢!想起這個圖片,你就能牢牢的記住這個字了。
誰會組詞?隨即出現(xiàn)“工人”
工人是做什么的?
出示:這一組詞讀給大家聽聽。
1.第二個新朋友也來了哦,他是第一個小朋友的雙胞胎哥哥,看,出示圖片:兩個人在一起。 現(xiàn)在有幾個人了?兩個人在一起,也有個字藏在其中哦。出示:從 讀準音,開火車讀 指名讀。
3.看到咱們班小朋友這么熱情,他們的三胞胎哥也來了,出示圖片:三個人在一起。 圖上畫了幾個小朋友?人多了,就可以稱作“眾”(貼生字卡片)
這三個小朋友排隊的樣子就象是什么字?
仔細看看,這三個人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群眾”出示詞語卡片。指名朗讀。
指導準確認讀“群”(貼字卡)
群眾是什么意思?
三、學習兒歌
1.請小朋友四人小組,把剛才學習的內(nèi)容在下面大聲地朗讀一遍。
2.匯報讀上半部分詞語和生字
3.自由讀兒歌,看清楚字音。
4.檢查自讀
出示“條、黃、變、成、金”。
5、誰來讀讀兒歌?
6、齊讀兒歌
7、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1) 讀了兒歌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2) 根據(jù)提出的問題進行朗讀理解:
“二人從”是什么意思?
“三人眾”是什么意思?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你是怎么理解的?
教師講一則小螞蟻搬走青蟲。
小螞蟻這么小,怎么搬動大青蟲的?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團結(jié)力量大)
黃金真的能變成金子嗎?那么,該是什么意思呢?(只要團結(jié)一心,共同努力,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8、背誦兒歌。
四、指導生字
學寫群:左右兩個部分要寫得瘦一些。羊的一豎要長一些。
學寫條:一橫的位置與長度要確準。
學寫黃:共字頭要在橫中線以上結(jié)束,中間由字要扁扁,一豎要出頭。
學寫變,與黃差不多。
五、作業(yè)設計:
1.抄寫五個生字和七個詞語
群眾 觀眾 大眾 一條 羊群 黃葉 變成
2.朗讀一半課文五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用“成、黃、眾”口頭組詞。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看圖交流
圖上畫了什么,就象哪個字?
樹的總稱就是木。
林是什么意思?樹多了成了“樹林”
那么很多松樹在一起就成了什么?
出示:森林。
森林和樹林有什么區(qū)別呢?
再指導朗讀“森林”。
3.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的“林、森”這兩個字也是基本字“木”疊加起來的,表達了不同的意思。
4.齊讀生字詞語
三、學習短文
1.學生自由朗讀兒歌
2.“單絲”是什么意思?“單絲不成線”是什么意思?學生可動手試一試來理解。
(一根絲一扯就斷,許多絲組成線卻拉不斷。)
3.理解“獨木不成林”。
“獨木”什么意思?
整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4.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團結(jié)一心,力量才會強大。
5.聯(lián)系,實際說說在生活中你的體驗。
6.感情朗讀兒歌。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開小火車進行讀字練習。
2.學寫“單、絲”
指名唱唱筆順
教師示范并進行板演。
學生描紅。
教學中運用圖片、錄音、啟發(fā)想象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句意抽象的諺語,同時讓學生由簡單大具體地進行語言訓練,方法靈活,課堂氣氛活躍。
從課文中回到生活實際中,能聯(lián)系生活說說。
九、板書和作業(yè)設計:
板書: 識字6
人 工人 木 樹木
從 跟從 林 松林
眾 群眾 森 森林
作業(yè):
1.完成《習字冊》
2.抄寫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4.《補充習題》
十、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