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朗讀指導
發(fā)布時間:2017-12-1編輯:互聯(lián)網
朗讀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它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有效的朗讀指導,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呢?
一、 運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熱愛讀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朗讀充滿興趣,才會樂于去讀。而且,兒童的心理特點決定著他們對朗讀的興趣缺乏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在教學中,教師應變換朗讀的訓練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1、通過個別學生朗讀,讓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盡情施展他們的才華,讓
朗讀水平低的同學及時得到老師、同學的指點、幫助。
2、通過分角色朗讀,提高學生朗讀熱情,在朗讀中體驗人物豐富的心理活動。
3、通過配樂朗讀,用音樂渲染一種朗讀的情境,感染學生,使學生保持濃厚的朗讀興趣,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使他們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盡情地朗讀,走進課文描寫的情境,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等等。
這些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讓學生讀起來,讀進去,讀出自己,讀出人生,讓閱讀成為很美好的一件事,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走進課文的情感世界,進而愛上讀書。
二、 設計啟發(fā)性的問題--指導讀
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一方面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要想達到上述目的,教師在指導朗讀時,首先要讓學生試著把課文讀通--讀正確、讀流暢,然后再設計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朗讀其中的某段,讀出感情,進而擴展至整篇課文。
這樣不僅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還指導學生學會如何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不僅指導學生讀一段話,而且指導學生學會讀通文章的方法;不僅體現(xiàn)了教師在朗讀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而且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 運用體態(tài)語言--提示讀
學生在感受形象的過程中,教師的情感指導起著重要作用。教師情感的流露除有聲語言外,還可以運用體態(tài)語言作輔助表達。身體語言學認為:人們可以用身體的各種動作或姿態(tài)來表現(xiàn)自己對周圍人或事物的態(tài)度,表達言語難以表達的情感。
朗讀教學時,可以運用體態(tài)語提示學生讀,用目光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情緒,用面部表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情感,用手勢表示朗讀聲音的高低、語意的輕重、節(jié)奏的快慢……
這樣訓練,不僅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緒,而且提示朗讀技巧;不僅引導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而且指導學生學會表達情感,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目的。
四、 巧用朗讀評價--引導讀
教育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及時反饋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閱讀教學而言,經常地讓學生朗讀是對教的反饋,及時地對朗讀情況進行評價又是對讀的反饋。從這個意義上說,檢測學生讀,并對讀進行評價可以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就對朗讀的評價來看,大體要經歷這樣的過程:教師根據學生讀所反饋的信息,與訓練目標進行比較,得到目標差距信息,再將差距信息通過一定的方式輸送給學生,并啟發(fā)學生調整原有信息,逐步縮小原有信息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由此看來,評價的過程也是訓練讀的過程,評價語不但是朗讀水平的鑒定語,也是教學過渡語,還是朗讀的指導語。因此,評價時既要“惜‘墨’如金”,又力求能“指點迷津”。
五、 借鑒述說--遷移讀
讀能促進說,說又能影響著讀,因為讀需要借鑒說。
1、從說讀的發(fā)展來看,一個人的口語訓練,說早于讀。人在不會讀時,已經學會了說。
2、從說讀的目的來看,說是為了表情達意,人們說時既注意語意連貫--停頓合乎語言規(guī)范,又注意語氣恰當--語調、速度、節(jié)奏合乎情理。小學生的讀往往只注重讀出文字,而不考慮每句話的意思,也不考慮如何表達出句子的意思。
3、從朗讀訓練的要求來看,“朗讀要近于口語,像說話一樣!本C上所述,在朗讀訓練時,可以把說遷移至讀,在讀中吸取說的方法、說的技巧。首先引導學生身入其境,情入其人,進行心理的移情體驗,然后再用假想向別人介紹的方式說出課文的內容。
通過訓練,不僅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情境,而且創(chuàng)設讓學生表達情感的時機;不僅引導讀,而且又訓練了說,一舉兩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 憑借教師--示范讀
從情感的角度說,朗讀的過程是讀者通過價值認識感受作品的情感信息,從而形成自身情感信息的過程。
小學生由于生活閱歷太淺,往往對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或有感受而自己又產生不了情感的體驗,或自己無法表達這些情感。此時,教師就可以進行范讀。教師的范讀要以技巧啟發(fā)人,以情感感染人。學生通過聽教師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讀,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不知不覺地模仿教師的朗讀技巧。
這樣訓練,不僅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導學生學會表達情感;不僅引導學生模仿讀,而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讀,取得意想不到的雙倍效果。
七、 敢于超越--創(chuàng)造性讀
在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摒棄以前的教學滿足于學生“依葫蘆畫瓢”、記正確答案的做法,愛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熱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老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獨立地思考,大膽想、大膽說,允許學生標新立異,鼓勵他們敢于超出書本,敢于超越教師,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發(fā)現(xiàn)問題,有所創(chuàng)造。
總之,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是每個語文教師應盡的職責。我們要徹底轉變思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巧妙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以身作則,做好示范,適時評價,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尊重學生的獨立感悟,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指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