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7-11-10編輯:互聯網
【內容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闭n外閱讀能讓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的閱讀行為是具有個性化的自主行為,僅僅靠課堂教學來進行是遠遠不夠的。但在廣大的農村,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不容樂觀。鑒于此,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總結了我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并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針對如何解決我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 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現狀,應對策略
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墩Z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說到“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和“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奔訌娬n外閱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課內外銜接、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教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的課外閱讀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讓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國家《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背誦優(yōu)秀詩文160篇(段)。然而,農村小學由于受辦學條件的限制,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課外閱讀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為此,我在學校開展了語文課外閱讀現狀調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試圖探求出有效的課外閱讀課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 當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三)造成現狀的原因
審視我們的教育教學,有如下原因造成了“農村孩子課外閱讀”不良現狀:
1、課業(yè)負擔過重。雖然“減負”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過,但在應試教育制度下的教師、家長、學生都把分數和成績看作教學評價唯一標準。有些教師甚至為了自己的教績,除了教材內容和教學輔導書以外,不讓學生去讀任何書籍,而且這樣的做法也常常波及和影響到學生的家長,這樣的“雙管齊下”情況導致的學生想讀書也無從讀起。最終導致學生用大量的重復練習去換取高分數。課外作業(yè)擠占了學生大量的課下時間,活動時間都很少,更何況是讀書乎!
2、書籍來源少。這也是影響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原因。書籍來源少是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的最大區(qū)別,也是最讓農村教師頭痛的。城區(qū)學校圖書館、閱覽室藏書豐富,學生家中也有不少藏書,而農村卻很欠缺。農村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的藏書數量太少。加上農村學生的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對課外閱讀不夠重視,他們認為的課外書“應該”是作文書、教材輔導書、配套習題冊,其它課外書是“閑書”,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孩子學好課本知識考出高分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在看到孩子在課余時間看“閑書”時,他們就會反對,取而代之的是讓孩子幫忙干農活。再則大多字數的農村家庭經濟并不是很充裕,沒有太多的錢用來買課外書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書源匱乏,當然就影響大量地進行課外閱讀。
3、電視節(jié)目和電子游戲的干擾。如今,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鎮(zhèn)上也開設了不少游戲室、網吧。電視的直觀性和電子游戲對小學生充滿了誘惑,自制力差的他們面對這些常常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很大一部分學生沉迷于游戲,更多的學生把課余時間花在看電視、或看從小攤買的廉價低質的漫畫等通俗讀物上。作家徐小斌曾十分感慨地說:“這一代孩子基本是在電視機,計算機前長大
的,他們更熱衷于那些圖像式的東西,對文學的迷戀程度大大降低了。閱讀的啟蒙教育太晚了,看書并不是為了領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圖消遣,尋開心!眹鈱W者將這一現象稱為“文棄”,久而久之,將會導致一代人的知識貧乏,思維貧乏,文學修養(yǎng)貧乏。電視、游戲及通俗讀物成了占取學生課外閱讀時間的最大干擾項。
4、缺乏閱讀方法的指導。社會上的種種壓力導致教師隊伍嚴重縮水,這種情況導致本就師資水平較差的農村教師隊伍更加的參差不齊。很多教師選擇農村教學是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本身素質就不高,閱讀量不足,無法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又不能積極地向課外拓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都清楚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也意識到不能讓學生的讀書成為“放羊式”,任期發(fā)展,不管不問。但在如何指導上還沒有總結出科學的、系統(tǒng)的、有效的方法。特別是農村學生讀物極少,要想有效指導學生閱讀需要全班學生同時擁有同一本讀物,這一點在農村小學很難做到。
5、學校對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不夠重視,組織不力。在知識經濟的沖擊影響下,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力度逐年遞增。學校的硬件設施也逐年增強,尤其是學校圖書館(室)的大量藏書給學生開拓了一片攝取知識的新天地。但是部分學校,對圖書館(室)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大量圖書沒有及時借發(fā)給學生,無形的影響著知識的有效傳播,造成了文化知識的浪費。有的學校對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只限于口頭提倡,很少采取實際行動,積極組織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學校少之又少。有的學校不但不提倡課外閱讀,反而擔心課外閱讀的增加影響學生的成績分數反而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加以限制。
6、小學生自身的原因。由于農村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雖然也知道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本身就對課外閱讀提不起興趣。一旦有了空閑時間,就會泡在電視機前,或者沉迷于電子游戲。
二﹑應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策略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差甚遠,面對這種狀況,教師應如何發(fā)揮作用呢?通過幾年的農村基層教學,在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后,我逐漸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一)營造家庭環(huán)境
學生課外閱讀,很多時間應該是在家庭完成的。所以,家庭環(huán)境,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借助各種方式比如開家長會、發(fā)校訊通等方式,向家長介紹閱讀給學生帶來的好處,向家長介紹輔導孩子讀書的方法,向家長推薦適合學生讀的課外書。轉變家長眼里只有分數的觀念,取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給學生營造更好地家庭閱讀環(huán)境。因為農村的家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學生讀書的指導意識不強,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只有從家長入手,教師要積極耐心的做好家長的工作。再者,家長都能認識到學生成績的重要性,教師可從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綜合能力的益處入手,開展對家長在閱讀方法上的指導。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一般說,低年級學生以拼音讀物為主,中高年級學生逐漸過渡到純文字。選擇讀物要做到:①內容要健康,因為不好的閱讀材料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②符合兒童年齡特點。③類型要多樣。古詩、兒歌、童話、寓言、小說、歷史故事、科普知識等都涉及,閱讀面要廣。讓家長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和孩子一起制定閱讀計劃,共同閱讀,或者在孩子讀完一部書后,給自己講主要內容,或者家長和孩子比賽讀書等。
(二)閱讀方法指導
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首要條件是有書可讀,其次是方法指導。首先是教師先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沉下心來搞教學,掌握系統(tǒng)的閱讀方法,然后就可以授之以漁了。
葉圣陶先生說:“凡是好的態(tài)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轉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tài)度才能隨時隨地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地運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所以,在閱讀方面教師必須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即邊讀邊查,邊讀邊想,邊讀邊劃,邊走邊讀的好習慣。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查工具書或資料;對文本中的疑點、重點、難點、特點展開思考;劃出中心句或精彩的詞句,及時寫下自己的感想。生活中包含著許多知識,如街上的標語、精妙的廣告詞、幽默詼諧的群眾語言,商場中商品的名稱和價格,及春節(jié)的對聯等。平時要引導學生多注意生活環(huán)境中出現的字、詞、句,讓學生記在腦海里,“邊走邊讀”,加深對生活的理解感悟,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其次,課外閱讀筆記指導。作閱讀筆記,一可幫助記憶,二可鍛煉思維能力,三可做資料積累,四可引發(fā)新的思考,產生新的創(chuàng)見。常見的對小學生適用的閱讀筆記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圈點式。碰到重要的觀點,精彩的描繪,關鍵性的詞語,精辟的論述,發(fā)人深省的警句,或是有疑問,都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符號,圈圈點點,勾勾畫畫,標示出來。這種方法簡便易行,節(jié)省時間。劃線,可劃單線、雙線、直線、曲線,粗線、細線。疑問處可作問號,贊嘆處用嘆號,特別引起注視處可作圓圈、著重號等。畫記號,要告訴學生不要過密,過多,如果通篇都是圓點或線條,會使人眼花繚亂,而且也看不出重點來。
卡片式。對于好詞好句、重要的資料、觀點、心得等,可指導學生及時抄在小張的紙片上,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習作極為有用?ㄆ性~語卡片、知識卡片、心得卡片等。教學生注明資料的出處,書名、篇名、作者名,出版單位。出版年月日,頁碼,期數等,歌德說:“我在這一點上就象一個人在年輕時積累了許多銀幣和銅幣,年歲愈大,這些錢幣的價值也愈提高,到了最后,青年時代的財產在他面前塊塊都變成純金了。”
心得式。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把體會、收獲、感想、疑問、評價,成篇地寫下來,就是心得筆記,這是提高認識,強化記憶、提高習作能力的好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中高年級的學生。心得筆記最常用的就是寫讀后感,即寫讀后的感受和體會,要求學生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要做到有感而發(fā),突出重點。
剪貼式。把在報紙刊物上讀到的好文章、好圖片及剪裁下來,分好類,粘貼在過期的雜志上或本子上,前邊寫上分類目錄,后邊注明出處。經常這樣做,不僅為學生的習作積累了資料,也是一種有趣的工藝勞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對于名篇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需要精心細讀,體會作者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把書中的知識變?yōu)樽约旱臓I養(yǎng)。略讀是課外閱讀的基本方法。只有略讀才能增加數量,擴大視野,豐富見聞。指導略讀,第一要培養(yǎng)閱讀時先看序文、提要、編輯大意和目錄的習慣,以了解全文性質、內容和規(guī)模;第二要掌握閱讀全文章節(jié)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的方法;第三要學會瀏覽全文,綜觀大意的閱讀。速讀也是能表明課外閱讀特點的閱讀方式。一個學生在同樣的時限內,能夠用高于他人的速度閱讀同樣的內容,那么他一生的閱讀量就會大得多。因此,作為教師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在課外閱讀中加強訓練速讀,使閱讀方式趨向科學化。
書海,猶如一座光輝燦爛的圣殿。作為教師,應該以引領學生敲開書海之門,去盡情閱讀為己任,使我們農村的學生也能親近書本,樂于閱讀,讓閱讀也能伴著學生學習、生活,讓他們的歲月也會因書的陪伴而書香縈繞,雅致溫馨!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問卷調查表》
3、《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現狀及對策》/邳州市八路鎮(zhèn)中心小學 李秀平
4、《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及對策淺論》/ 教育學院 胡丹瑩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學記》
5 、《新形勢下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 2009年
6、《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報告》/武進區(qū)湖塘橋實驗小學 周艷霞
7、《由一份“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問卷”想到的》/溧水縣和鳳小學 劉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