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問句輔導,啟蒙作文不再難
發(fā)布時間:2017-1-28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巧用問句輔導,啟蒙作文不再難
四川巴州區(qū)恩陽鎮(zhèn)三小 張羅
作文問句,就是教師在學生作文動筆前,是用一些抓住圖意、題目主旨的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圍繞這些問題思考、啟發(fā)、想象,再把解答這些問題的先后經(jīng)過在頭腦中進行梳理、編排和取舍,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有詳有略、有輕有重地進行謀篇布局,書寫出符合圖意或題目中心的文章。
一、作文問句是啟蒙作文的“扶手、拐杖”。九義教材,從低年級起,語文教學就要求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有的是看圖說話,有的是從貼近學生生活的一些事例入手,有的是從客觀世界中的一些現(xiàn)象入題,有的是談對所學課文的看法和見解等,口語交際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二是為學生以后習作作準備。而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大多都是通過幾個問句來引導學生思維的。如小語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中的習作《我們的課余生活》,習作提示里有這樣的問句:先說一說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教師還可以繼續(xù)設計問題,你做這件事情的詳細經(jīng)過是怎樣的?學生根據(jù)這些問題,首先要積極思考,回憶自己課余做的事情,然后選擇一件,再回憶事情的經(jīng)過。這樣把學生的思路拓寬,學生就有話想說、可說,有話可寫了。如果是看圖作文,同樣要用一些問題,提示學生看懂圖的內(nèi)容,明白圖意,如果是多圖,則要明白圖的順序,重點放在哪幅圖上。不論是命題作文,還是看圖作文,學生都可在教材、教師設計的問題的“什么”、“哪些”、“怎樣”等疑問下,把一個個答案回答或寫出來,這一個個長長的答案經(jīng)過,就是一篇篇飽含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作文。這對才開始習作的學生來說,有“路”可走,無形中借給了他們作文的“扶手、拐杖”,難度降低了,作文要達到的訓練目標也就容易多了。
二、作文問句是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爆炸點”。
1、問句可激發(fā)學生回憶過去經(jīng)歷,引起對影視作品、書本和夢幻中的人或事的重現(xiàn)。如小語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中的習作《我會……》,習作提示是這樣的:回憶一下,這些本領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體會。要把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寫具體。學生對這些問題有一定的思考后,教師再出示:我會打掃衛(wèi)生,我會做面條,我會做不倒翁,……,然后問:你會做哪件事?先做的什么?后做什么?中間最難做的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做的過程中是怎么思考的?學生據(jù)自己的興趣、經(jīng)歷,然后選擇難易,定題目,就可寫出《我會……》,此次作文就大功告成。
2、問句可使學生學會審題準確,抓住中心進行選材。如果寫《春節(jié)期間有意義的事》,可以這樣提問:先回憶春節(jié)期間發(fā)生了哪些事,哪件最有意義,這件事的經(jīng)過是怎樣的。學生從題中得知,所寫時間(春節(jié)),地點(可能是家中、街上、親朋家、公園里等),人物(自己或親朋好友同學等),事情的經(jīng)過,這個“經(jīng)過”就是學生用語句再現(xiàn)過去的事情,這就是各自能力和語文水平差異的體現(xiàn)。要敘事清楚,恰當?shù)伢w現(xiàn)“有意義”,就涉及到自己腦海中一系列問題的出現(xiàn):是怎么發(fā)生這件事的?先什么,后寫什么?我用什么樣的詞句,學生據(jù)自己的記憶將作文一氣呵成。這種切入中心的提問法,對學生以后的作文都是一種非常實效的培養(yǎng)、引導。
三、作文問句是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橋梁”。
習作時,我們往往要根據(jù)題目或圖中的人物的現(xiàn)在狀態(tài),想象他的過去、將來,對他現(xiàn)在的行為進行推測他要做什么,如何用紛繁的素材來表現(xiàn)中心,體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實際上就是通常所用的“審題”。學生一看到作文題目,首先要確定主題,擬好提綱。這個提綱就是一系列表達中心的“問題”或“問句”,從題目到中心思想的如何表達,頭腦中都會圍繞題目中心產(chǎn)生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就是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作文問句的“橋梁紐帶”作用功不可沒。小語三年級語文園地八中的習作《假如我會變》,要求學生先講學過的神話和傳說,再展開想象的翅膀,給你一次“變”的機會,可以變成任何人、任何物。學生先說,然后從學生五花八門的想象中,選擇如“我會變成超人”、“我變成了戰(zhàn)神”、“我變成神鳥”、“我變成納米醫(yī)生”、“我會呼風喚雨”……,只要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文思必將如涌泉,一篇篇充滿童真、神奇無比的美文必將躍然紙上。寫這類想象的作文,大膽鼓勵學生想象是關鍵,但無論學生怎樣天馬行空的想象,都離不開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說問句的精妙設計可以助推學生想象翅膀的萌芽和生長。
要使作文問句發(fā)揮好作用,必須精心設計好問句。一是要圍繞主題,有提示作用,賦予啟發(fā)性;二是要問點準確,句子要簡短,盡量貼近學生生活設計問題;三是問句數(shù)量要適當,不要圖多,如多了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維,限制發(fā)散思維的展開,更可能將作文搞成答問題的羅列。教師在學生寫作前,恰當靈活地運用問句提示,可擴展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開啟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學生語文多方面的素質能力,在看圖、命題、活動、觀察、情景等作文課教可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