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11-16編輯:互聯(lián)網
一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解決詞語,了解作家作品,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情感目標:感悟作品內涵,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了解我國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培養(yǎng)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意識。
3、能力目標:品味作者語言,初步體會人物速寫的方法。
二 教學重點
理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對文章的表現(xiàn)力。
三 教學難點
體會本色樸素、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特色。學習曲折有致安排情節(jié)的結構方法。
四 教學步驟
(一)導入:很高興今天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在座的同學一起學習交流。說來也怪我這個人對各地的方言表達挺感興趣,比如廣東話、上海話、東北話(各舉若干為例)。其實老師會的這只不過是些刁蟲小計,今天老師倒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有真絕活、真本事的民間奇人。
--出示多媒體課題:俗世奇人-刷子李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在民俗音樂伴奏下學生帶著要求快速讀,完成填空:
( )碼頭有個手藝高超的( ),人稱( ),一年的一天,他收了個徒弟名叫( ),徒弟( 。┐胃鷰煾党鋈ジ苫睿阌蓪煾担 )變成佩服得發(fā)怔發(fā)傻。
2、啟發(fā)提問:同學們對刷子李的總體印象是什么?--奇
(三)理解性閱讀
認真閱讀課文,分析刷子李“奇”在何處?
--粉刷時的著黑裝,干活后身上沒有一個白點,談生意時派頭足,一天只刷一間屋子等。
3、啟發(fā)提問:如果他僅僅憑裝腔作勢的做派,能成為作者筆下的“奇人”嗎?最終是靠什么使他名聲遠播的,同學們還能在課文其他部分找到依據(jù)嗎?
--粉刷時的動作和結束后的白色衣服表明 手藝絕。
老師這兒有副對聯(lián)是別人送給刷子李的,可惜只有上聯(lián),不知道同學們能否為它蓄上下聯(lián)。
(學生獨立思考或者討論得出答案,教師做簡要點評)
由學生的用詞過度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師:聽到同學們精彩的回答和解釋,老師不禁想到在座同學中不知有誰敢于來對著名作家馮驥才的這篇文章進行欣賞、評價?
(四)賞析性閱讀
(師:也許同學們一時很難找到突破口,這兒老師可以給你們一些參考)
請同學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任選一個角度結合課文中的語句、詞語進行分析和品味(此環(huán)節(jié)作為主要內容):
1、 謀篇布局(情節(jié)的曲折、敘事的結構順序)。一波三折,設置懸念
2、 情感傾向(作者對人物的思想感情)。對刷子李的崇敬和敬佩
3、 人物的形象塑造(肖像、動作、語言)。
--人物的穿著;在粉刷時的一系列動作詞“蘸、舉、劃、擺”;語言可以分為人物語言和作者語言需要分別開來。“ 小三……”“你以為……”和其他作家富有代表性的語言--教師可做簡單歸納:1富有地方方言特點2、語言平實幽默3、富含生活哲理等。
(五) 課堂小結
《 俗世奇人》奇絕!妙絕!奇在人物,妙在情節(jié)、語言。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張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馮驥才先生寫人虛實的高潮技藝更讓我們拍案稱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樸素而又幽默傳神的語言更是余音繞梁,歷久不絕。讀這樣的作品,如夏日飲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該如何保護這些無形的民間文化遺產,我們該做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