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教學設計案例
發(fā)布時間:2017-9-20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教學目標 1、 通過品讀,自悟,討論,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3、鼓勵學生大膽模仿并創(chuàng)作詩歌。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課文中蘊涵的深深母愛。
教學難點:1、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母愛”的理解。
2、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詩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情思
1、師述: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東西,大家看這是什么?(生回答:斗笠)
2、師介紹:斗笠,用毛竹等材料手工編織而成。在鄉(xiāng)下,是非常實用的遮陽擋雨工具。每到雨天,村道上,田野里,隨處可見鄉(xiāng)親們頭戴斗笠,往來耕作。它為鄉(xiāng)親們遮住了大自然的風風雨雨,在故鄉(xiāng),每一頂斗笠就是一個故事;每一頂斗笠就是一段歷史。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淼倪@頂斗笠,是一頂特殊的斗笠,它寄托了一個母親對遠游在外孩子的思念與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血融于水的親情世界。(課件出示斗笠圖,教師隨機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述: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感情豐富,老師想讀一讀,你們愿意聽嗎?(生回答:愿意)謝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
1、師配樂朗讀全詩。
2、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說點什么?
3、指名學生談感受。
4、師小結: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知道你們剛才認真聽了。是呀,“聽”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今天這節(jié)課很多地方我們會用到這一方法。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講解第一小節(jié)
。1)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小節(jié),不要求整齊,但要求讀出聲音。(學生自由讀詩)
。2)這一小節(jié)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xiàn)濃濃的母愛?(走到哪里,你都是故鄉(xiāng)的一朵蘑菇,娘在夢里也能看見你挺直的身影。)
。3)從這句詩中你體會到了母親怎樣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體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4)你能將自己的感受朗讀出來嗎?(指名朗讀)
。5)師評價
。6)朗讀技巧指導:朗讀是一種有聲語言藝術,它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還能提高藝術鑒賞力。我們在朗讀的時候只要用心體會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讀出作者的感情。
。7)用以上方法齊讀第一小節(jié)。
2、出示自學提綱,小組合作學習
。1)自由讀詩,不要求整齊,但要求讀出聲音。
(2)找出小節(jié)中最能體現(xiàn)母愛的句子。
(3)你體會到了母親怎樣的心愿?
(4)將你的感受通過聲音的變化朗讀出來。
3、分小組學習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2--5小節(jié))
4、分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5、小節(jié)全詩:這是一頂特殊的斗笠。戴上它,孩子在異鄉(xiāng)能聽到故鄉(xiāng)的聲音,感到故鄉(xiāng)的溫暖,聞到故鄉(xiāng)的芬芳,望見故鄉(xiāng)的明月,其實這都是母親來自故鄉(xiāng)的愛。
6、你們想把母親的愛讀出來嗎?(想)那就請你們一起讀吧。ㄅ錁防首x)
7、評價。
四、即興創(chuàng)作,表達感情
1、教師出示自己寫的詩,學生讀。
2、引導學生說說從生活中哪些事物體會到了母愛。
3、學生創(chuàng)作詩歌。
4、展示作品
五、總結全文,深化情感。
師述: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斗笠》這首詩,這是一頂特殊的斗笠,它是臨別的依依不舍;是牽腸掛肚的思念;是圣潔無私的母愛。讓我們唱起《我愛媽媽的眼睛》,來感謝母親的愛吧!
六、課堂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搜集有關母愛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