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xiàn)情境法。
此法適用于詩歌和寫景抒情的散文。好的詩歌和散文都有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意境,背誦時,可在腦中回憶形象和意境,如有圖片的提示,效果更好。如《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記憶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趨于淡薄的,這是任何人憑經驗都會知道,但到底在什么情況下記憶才會淡薄下去呢?為什么有時兒時的記憶會保留終生呢?根據(jù)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那條有名的遺忘曲線上所揭示出的科學數(shù)據(jù)可以知道記憶后的二十分鐘再記憶省時率為58%,反過來遺忘率是42%,由此可見初期的遺忘率是很迅速的,而在這以后的遺忘率卻是緩慢的,一個月以后的省時率約為20%,即一周至一個月以后,為了恢復最初的記憶,只要最初記憶所需時間的80%。通過這個曲線,我們就會明白遺忘是在學習之后急速進行的,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學生,要想鞏固識記的成果,應在學習之后及早進行復習,特別是在識記后的一到十五天,以后再逐漸拉大復習的時間間隔。所以以下我再簡單介紹幾種鞏固背誦的方法。
課上提問法
要求背誦的文章,在背后的`一到兩天教師可采用課上提問,具體做法有:
個人和集體背誦;對背,即兩人對面同時背誦,因有對方干擾,可鍛煉學生記憶的深刻性和正確性;提背,即打哪提,從哪背,提到哪,背到哪,可鍛煉學生記憶的準確性。
默寫法
這也是運用內部語言背誦的一種形式,既用腦,又動手,可加深對文章的記憶。課下默寫的方式進行大范圍檢測,一到兩個星期后可再實行筆頭抽查的方法,以后再不定期地小范圍檢查。期中期末考試前的復習也是一個鞏固再記憶的好時期。
課前聽讀法
這也是加深學生記憶的方法之一。利用每天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輪流上臺朗讀課文,一方面鞏固背誦成果,一方面還可鍛煉學生的膽量和上臺說話的能力,一舉三得。
當前,我們強調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訓模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強調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不能忽視背誦這種教學方式。因為沒有豐富的、熟練的舊知識作為基礎,就難以產生新的思維;沒有豐富的、熟練的詞匯就難以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通過背誦,學生可以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學的感受力;繼承發(fā)揚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體悟民族文化的優(yōu)美。通過背誦,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詞匯、熟悉詞匯,在平時,學生講話和作文就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文學造詣就高。背誦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鍛煉記憶力;幫助學生學習課文中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作文能力。
有則外國諺語說的好:“能背誦多少書籍就能獲得多少知識!笨梢,背誦確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高考指導學生背誦文言文的方法】相關文章:
高考如何指導學生背誦文言文05-30
高考文言文背誦方法05-17
關于文言文背誦的指導06-02
指導好學生背誦文言文的方案05-28
文言文的背誦方法參考06-12
如何指導學生背誦文言文 (教師中心稿)12-07
背誦文言文的方法(通用6篇)07-19
背誦文言文的幾種巧妙方法05-19
背誦文言文的5個方法介紹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