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jì)至前6世紀(jì))的詩歌,共311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綠衣,歡迎大家分享。
綠衣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
我思古人,實(shí)獲我心!
綠兮衣兮,綠衣黃 里.
心 之 憂 矣,曷維 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 裳 .
心 之 憂 矣,曷維 其亡 !
綠兮絲兮,女所 治 兮.
我思古人 ,俾無訧 兮!
絺 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 .
我思古人 ,實(shí) 獲 我心 !
詩經(jīng)國風(fēng)之邶風(fēng):第二篇 綠衣
綠兮衣兮、綠兮黃裏.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兮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稀兮綌兮、淒其以風(fēng).
我思古人、實(shí)獲我心.
注釋
1、里:在里面的衣服,似即指下章“黃裳”之“裳”,而不是夾衣的里層。衣在裳外,衣短裳長。從上下說,衣在上,裳在下;從內(nèi)外說,衣在表,裳在里。
2、曷:同“何”,何時(shí)。
3、已:止。
4、亡:通“忘”。這兩句和《小雅·沔水》篇“心之憂矣,不可弭(米mǐ)忘”意同。
5、治:理。
6、古人:故人,指故妻。(《古詩·上山采蘼蕪》篇“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殊”,也是稱故妻為故人。)
7、俾(bǐ):使。
8、訧(怡yí):過失。這句是說故妻能匡正我,使我無過失。
9、絺(chī):細(xì)的葛布。
10、绤(xì):粗的葛布。絲和絺绤都是做衣裳的材料,所以聯(lián)想。
11、凄:涼意。這兩句是說絺绤之衣使人穿著感到?jīng)隹臁?/p>
12、這一句等于說實(shí)在中我的心意。
題解:
這是男子睹物懷人,思念故妻的詩。“綠衣黃裳”是“故人”親手所制,衣裳還穿在身上,做衣裳的人已經(jīng)見不著(生離或死別)了。
參考譯文:
綠色外衣穿在身,黃色下衣里面藏。
觸物思人情難卻,何時(shí)才能不心傷!
綠色外衣穿在身,黃色下衣里面藏。
心中憂愁割不斷,怎么能夠把你忘!
綠色絲綢穿在身,件件都是你所贈(zèng)。
思念我公不相忘,愿你從此無過失!
粗衣細(xì)衣穿身上,風(fēng)兒吹過感凄涼。
我思夫君情意在,稱心如意好君郎!
鑒賞
這是一首懷念亡故妻子的詩。睹物思人,是悼亡懷舊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一個(gè)人剛剛從深深的悲痛中擺脫,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東西,便又喚起剛剛處于抑制狀態(tài)的興奮點(diǎn),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所以,自古以來從這方面來表現(xiàn)的悼亡詩很多,但第一首應(yīng)是《詩經(jīng)·綠衣》。舊說謂詩的主旨是衛(wèi)莊姜傷己,《毛詩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敝祆洹对娂瘋鳌吩疲骸扒f公惑于嬖妾,夫人莊姜賢而失位,故作此詩!逼澆蝗∑湔f。
這首詩有四章,也采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鑒賞之時(shí),要四章結(jié)合起來看,才能體味到包含在詩中的深厚感情,及詩人創(chuàng)作此詩時(shí)的情況。
第一章說:“綠兮衣兮,綠衣黃里。”表明詩人把故妻所作的衣服拿起來翻里翻面地看,詩人的心情是十分憂傷的。第二章“綠衣黃裳” 與“綠衣黃里”相對(duì)為文,是說詩人把衣和裳都翻里翻面細(xì)心看。妻子活著時(shí)的一些情景是他所永遠(yuǎn)不能忘記的,所以他的憂愁也是永遠(yuǎn)擺不脫的。第三章寫詩人細(xì)心看著衣服上的一針一線(絲線與衣料同色)。他感到,每一針都反映著妻子對(duì)他的深切的關(guān)心和愛。由此,他想到妻子平時(shí)對(duì)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規(guī)勸,使他避免了不少過失。這當(dāng)中包含著多么深厚的感情啊!第四章說到天氣寒冷之時(shí),還穿著夏天的衣服。妻子活著的時(shí)候,四季換衣都是妻子為他操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妻子去世后,自己還沒有養(yǎng)成自己關(guān)心自己的習(xí)慣。到實(shí)在忍受不住蕭瑟秋風(fēng)的侵襲,才自己尋找衣服,便勾起他失去賢妻的無限悲慟!熬G衣黃里”是說的夾衣,為秋天所穿;“絺兮绤兮”則是指夏衣而言。這首詩應(yīng)作于秋季。詩中寫詩人反覆看的,是才取出的秋天的夾衣。人已逝而為他縫制的衣服尚在。衣服的合身,針線的細(xì)密,使他深深覺得妻子事事合于自己的心意,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所以,他對(duì)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傷,都將是無窮盡的!疤扉L地久有盡時(shí),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詩是寫得十分感人的。
這首詩在文學(xué)史上有較大的影響。晉潘岳《悼亡詩》很出名,其實(shí)在表現(xiàn)手法上是受《綠衣》影響的。如其第一首“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寢興何時(shí)忘,沉憂日盈積”等,實(shí)《綠衣》第一、二章意;第二首“凜凜涼風(fēng)起,始覺夏衾單;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fēng)”、“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等,實(shí)《綠衣》第三、四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懷》,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全由《綠衣》化出?梢姶嗽娫诒憩F(xiàn)手法上實(shí)為后代開無限法門。
《詩經(jīng)》國風(fēng)·王風(fēng)全文
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shí)。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
于役,茍無饑渴?
君子陽陽
君子陽陽,左執(zhí)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
君子陶陶,左執(zhí)翿,右招我由敖,其樂只且!
揚(yáng)之水
揚(yáng)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揚(yáng)之
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yáng)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其干矣。有女仳離,慨其?矣。慨其?矣,遇人之艱難矣。
中谷有蓷,?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歗矣。條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兔爰
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尚無位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雉離于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后,逢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于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兇。尚寐無聰。
葛藟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yuǎn)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爰,在河之藟。終遠(yuǎn)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yuǎn)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大車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大車啍々,毳衣如璊,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皎日。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彼留子國,將其來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貽我佩玖。
- 相關(guān)推薦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綠衣】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終風(fēng)04-15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燕燕07-24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日月04-10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谷風(fēng)04-14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式微04-17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旄丘03-23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柏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