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他通過運用對比手法,抒發(fā)對于人生無常的感慨,也呼吁人們要珍惜在一起的時光。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清明》賞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清明
作者: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詩】
清明時節(jié),桃李含笑盛開,但野田荒墳卻是一片凄涼,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驚天動地,驚醒了蟄伏的龍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長得很柔嫩。過去有個齊國人在墳?zāi)骨捌蚯蠹榔烦漯,回家卻向妻妾炫耀,說富人請他喝酒,與此相反,晉國志士介子推不貪公侯富貴,寧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載,賢愚混雜,誰是誰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長滿野草的荒墳中。
【賞析】
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fā)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lián)以清明節(jié)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gòu)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展現(xiàn)了自然界萬物復(fù)蘇的景象,正與后面兩聯(lián)的滿眼蓬蒿荒丘,構(gòu)成了強(qiáng)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杯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jī),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dá)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于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xiàn)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丑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總之,詩人生動地描繪了清明節(jié)令到來時,萬物欣欣向榮,生機(jī)勃勃的動人景象,與杜牧詩不用典故,也沒有濃艷華麗的詞藻,而是運用白描的手法,樸素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淳樸的鄉(xiāng)村風(fēng)俗畫,給人以美的藝術(shù)享受相映成趣,讀后令人回味無窮。
【清明黃庭堅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黃庭堅的清明賞析08-12
黃庭堅的《清明》以及賞析04-08
黃庭堅《清明》翻譯與賞析04-03
黃庭堅《清明》譯文及賞析03-26
黃庭堅《清明》翻譯與賞析08-31
清明黃庭堅原文及賞析05-31
黃庭堅清明譯文及賞析08-14
黃庭堅《清明》古詩賞析06-13
黃庭堅《清明》原詩翻譯及賞析08-11
清明黃庭堅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