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此詞情景交融、以景襯情,抒寫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閑愁。詞的上闕借細節(jié)和襯景構成一幅和諧的閨中閑眠圖,這一景境中融入閨中人獨處空閨的閑愁;下闕純以花月狀人,句句辭兼比興,處處意存雙關。下面我們?yōu)榇蠹規(guī)黻處椎馈兜麘倩?middot;初捻霜紈生悵望》閱讀答案附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蝶戀花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午睡醒來慵一餉。雙紋翠簟鋪寒浪。
雨罷蘋風吹碧漲。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云新月上。彎環(huán)正是愁眉樣。
(1)分別簡要概括這首詞上下闋的內容。(2分)
(2)“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3)晏幾道的詞“詞情婉麗”、“曲折深婉”,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4分)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閱讀答案
(1)上闋寫閨中閑眠,下闋寫戶外賞景。(2分)
(2)比喻,把鶯聲比似學秦娥之唱; ‚反襯,以鶯聲之歡快,反襯人心之悵恨; ƒ虛實結合,鶯啼婉囀,是實處著筆;主人公閨中寂寞,則是虛處命意。(4分,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兩點即可。)
(3)這首詞抒寫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閑愁,詞情溫和而優(yōu)美(1分)。作者融情于景、以景襯情(1分)。上片借細節(jié)和戶外的“隔葉鶯聲”、室內“雙紋翠簟”的襯景構成一幅和諧的閨中閑眠圖,將閨中人獨處空閨的閑愁融入這一景境中(1分)。下片以花月狀人,荷花帶雨,如人帶淚珠;新月彎彎,猶似愁眉。室內景物、戶外景色相生,女主人公的容態(tài)與自然景致相映,組成了渾然一體的優(yōu)美意境,將主人公的閑愁表現(xiàn)得深摯而婉轉。(1分)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賞析
此詞情景交融、以景襯情,抒寫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閑愁。詞的上闕借細節(jié)和襯景構成一幅和諧的閨中閑眠圖,這一景境中融入閨中人獨處空閨的閑愁;下闕純以花月狀人,句句辭兼比興,處處意存雙關。全詞室內景物、戶外景色交相輝映,女主人公的容態(tài)與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組成了一個渾然一體的優(yōu)美意境。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繾綣的閨中女子形象。她手執(zhí)潔白的紈扇,無語凝思,悵然懷想。她也許是思念遠方的情人,也許是傷惋青春的易逝。此處暗用李白《折荷有贈》之“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的意境。“捻”意為用手指輕輕搓轉,表現(xiàn)執(zhí)扇時悵然無緒的情態(tài),極為傳神。“初”、“生”二字,前后關聯(lián),暗示因節(jié)序變換,令閨中人頓生新的悵望之情。空閨獨守,本已寂寞難耐,偏又有“隔葉鶯聲”,撩人意緒。“似學秦娥唱”句把鶯聲比似學秦娥之唱。揚雄《方言》:“娥,好也。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此言年輕貌美的女子,其歌聲之美可知。以鶯聲之歡快,反襯人心之悵恨,命意與著筆確有含蓄蘊藉之妙。鶯啼婉囀,是實處著筆;閨中索寞,則是虛處命意,運實于虛,終無一字點破。“午睡醒來”二句,深化閨中女郎百無聊賴的孤寂情狀。她午睡醒后,好一會兒還嬌困無力,那鋪床上的雙紋翠席,尤如平展著清涼的細浪。這兩句點明睡醒,而由翠簟聯(lián)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戶看花。下片轉寫戶外優(yōu)美的自然場景:夏雨初霽,徐徐的和風吹拂著新漲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帶著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漲”,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虛喻,“碧漲”是實寫,前虛而后實,意脈不斷,運意十分靈活。“脈脈”二句,更是傳神入化之筆。作者賦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風韻和感情,它含情脈脈,淚珠臉,有情有思。這個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紅相向”三字,似寫朵朵紅荷,曳相映,實寫荷花帶雨,向人脈脈欲語;人帶淚珠,對之黯然神傷。是花是人,迷離莫辨,已達到物與人交融、渾然合一的境地。結拍二句,時間由午后過渡到夜晚,寫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遙寄相思的傳統(tǒng)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別開境界。“綠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烏發(fā)。“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烏發(fā)之下。新月彎彎,猶似愁眉。作者運用雙關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寫懷人之情;又避開對形象作直露的繪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狀人之愁眉,通過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與境諧,氣氛濃重。
此詞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設喻新巧而又雋永傳神,具有獨特的意境,充分體現(xiàn)了小晏詞“詞情婉麗”、“曲折深婉”的特色。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鑒賞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繾綣的閨中女子形象。她手執(zhí)潔白的紈扇,無語凝思,悵然懷想。她也許是思念遠方的情人,也許是傷惋青春的易逝。此處暗用李白《折荷有贈》之“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的意境。“捻”意為用手指輕輕搓轉,表現(xiàn)執(zhí)扇時悵然無緒的情態(tài),極為傳神。“初”、“生”二字,前后關聯(lián),暗示因節(jié)序變換,令閨中人頓生新的悵望之情?臻|獨守,本已寂寞難耐,偏又有“隔葉鶯聲”,撩人意緒。“似學秦娥唱”句把鶯聲比似學秦娥之唱。揚雄《方言》:“娥,好也。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此言年輕貌美的女子,其歌聲之美可知。以鶯聲之歡快,反襯人心之悵恨,命意與著筆確有含蓄蘊藉之妙。鶯啼婉囀,是實處著筆;閨中索寞,則是虛處命意,運實于虛,終無一字點破。“午睡醒來”二句,深化閨中女郎百無聊賴的孤寂情狀。她午睡醒后,好一會兒還嬌困無力,那鋪床上的雙紋翠席,尤如平展著清涼的細浪。這兩句點明睡醒,而由翠簟聯(lián)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戶看花。下片轉寫戶外優(yōu)美的自然場景:夏雨初霽,徐徐的和風吹拂著新漲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帶著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漲”,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虛喻,“碧漲”是實寫,前虛而后實,意脈不斷,運意十分靈活。“脈脈”二句,更是傳神入化之筆。作者賦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風韻和感情,它含情脈脈,淚珠臉,有情有思。這個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紅相向”三字,似寫朵朵紅荷,曳相映,實寫荷花帶雨,向人脈脈欲語;人帶淚珠,對之黯然神傷。是花是人,迷離莫辨,已達到物與人交融、渾然合一的境地。結拍二句,時間由午后過渡到夜晚,寫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遙寄相思的傳統(tǒng)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別開境界。“綠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烏發(fā)。“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烏發(fā)之下。新月彎彎,猶似愁眉。作者運用雙關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寫懷人之情;又避開對形象作直露的繪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狀人之愁眉,通過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與境諧,氣氛濃重。
此詞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設喻新巧而又雋永傳神,具有獨特的意境,充分體現(xiàn)了小晏詞“詞情婉麗”、“曲折深婉”的特色。
- 相關推薦
【晏幾道《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閱讀答案附賞析】相關文章: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原文及賞析10-10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原文翻譯及賞析07-10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原文賞析2篇07-08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原文及賞析(2篇)09-28
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原文及賞析2篇08-20
晏幾道《蝶戀花》翻譯賞析10-03
蝶戀花晏殊的閱讀答案晏殊 蝶戀花閱讀答案04-02
《蝶戀花》的閱讀參考答案附賞析10-13
晏殊《蝶戀花》閱讀訓練及賞析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