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最新

2022-02-23 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最新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最新模板1

  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88~8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shù),會讀、寫小數(shù),了解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經(jīng)歷小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加深對小數(shù)意義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shù)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qū)分整數(shù)和小數(shù),滲透知識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shù)部分是一位的小數(shù),知道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感受小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shù)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shù)你們見過嗎?是什么數(sh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shù)(揭示課題認識小數(shù))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和學習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引領學生輕松走進生活,走近小數(shù),初步感受小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喚醒學生的經(jīng)驗。】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shù)

  (一)動手實踐,借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shù)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shù),好嗎?你認為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數(shù)據(jù)。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shù)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shù)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shù),這三個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數(shù)、小數(shù)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動手測量教室里課桌的長與寬,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從整數(shù)、分數(shù)自然過渡到小數(shù),重視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初步認識小數(shù)和理解小數(shù),認、讀、寫小數(shù)部分是一位的小數(shù)。】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shù)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shù)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為什么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為什么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中最常見的小數(shù)是商品價格。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比較多的使用人民幣的經(jīng)歷。因此,這個例題的教學采用了自主探索與交流討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把幾角或者幾元幾角改寫成用元做單位的小數(shù)。由于學生大多具有實際體驗,因此都能順利完成換算!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shù)

  1、關于小數(shù),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數(shù)據(jù),說說哪些是整數(shù),哪些是小數(shù)?并指出小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和小數(shù)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設計意圖:小數(shù)的認識是學生認數(shù)領域上的一次飛躍。關于小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方法、整數(shù)與自然數(shù)的描述性定義等數(shù)學事實和規(guī)定的學習,其實是屬于知識領域中的所謂“陳述性知識”無法也無必要進行探究式學習。因此,適時地采用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看書自學、互相問答,再配以教師的適度講解,符合知識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shù)

  1、配鑰匙。(分數(shù)和小數(shù)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shù)軸上的小數(shù))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lián)系實際,應用小數(shù)

  1、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shù)?

  2、師:古代數(shù)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shù)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shù)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游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shù)點的數(shù)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shù)游戲。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內容,利用配鑰匙和擺小數(shù)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最新模板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P63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生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估算、口算和筆算方法的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理解算理的過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進一步理解算理,體驗算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筆算乘法的順序與第二部分積的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小紅和大家一樣,也是一個非常愛讀書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媽媽一起來到書店買書,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一套書12本,每本24元。)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想法出發(fā),讓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

  預設生:一共花多少元?

  師:這也是小紅正在思考的問題。(課件出示)你們能解決嗎?怎樣列算式?

  學生列算式,師板書24×12

  師:這是一道幾位數(shù)乘幾位數(shù)的算式?

  師: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那像24×12這樣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式又該怎樣計算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揭示課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礎上口算出實際得數(shù)。

  師:大約一共花了多少錢呢?你能估算一下嗎?

  (1)預設3種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數(shù)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請學生思考,這個240是估大了還是小了?(小了)為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實際上算的是幾本書的價格?(10本)那要計算一共花多少錢,還要怎么做呢?

  學生說想法,課件演示幫助理解。

  24×2=48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師:也是240元,這次,又少計算了哪一部分呢?

  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把24元估成20元,每本書少算了幾元?(4元)要計算一共付多少錢,還要怎樣做?

  學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課件演示20×10=200這部分,計算一共花了多少錢?還要計算哪一部分?

  結合課件演示學生口算:12×4=48元,2×20=40元,200+48+40=288元

  (2)回顧口算過程,為筆算作好鋪墊。

  請學生回想一下口算的過程,是怎樣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錢的,以這種口算方法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請同位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

  把沒學過的知識轉變成以前學習過的知識,這種方法在數(shù)學上叫做轉化。

  【設計意圖:在估算的基礎上口算實際得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和口算能力,為后面理解算理做鋪墊!

  2、筆算

  請學生結合著口算的過程,試著用豎式的形式來計算24×12=?

  請學生先獨立試著算一算,然后小組討論豎式。

  展示學生出現(xiàn)的幾種豎式,全班交流、完善:

  預設生1:3個豎式

  預設生2:一個豎式,有+號,240后面寫0。

  預設生3:一個豎式,無+號,240后面無0。

  學生討論優(yōu)化豎式。(重點討論“+”和“0”的去存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寫出豎式,在討論交流中不斷完善,形成最后的筆算過程。這個過程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實現(xiàn)情感目標!

  3、梳理過程

  (1)課件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先計算兩本書的價格,用個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著計算10本書的價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這個24的位置決定了它表示的是24個(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最后把它們(加起來),計算的就是12本書的價格了。

  【設計意圖:結合著12本書,學生理解算理。動態(tài)的課件演示,幫助學生掌握算法。】

  請同位互相說一說怎樣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然后請在探究中寫錯豎式的學生再計算一遍。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內化的一個過程。】

  (2)師生共同板書,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現(xiàn)在沒有了書,我們再一起把這個筆算過程寫在黑板上。

  學生說教師板書豎式。

  【設計意圖:這次板書過程,看似重復,實際不然。目的一是檢查學生對筆算的內化情況;目的二是為后面對比優(yōu)化方法做鋪墊;目的三是有利于幫助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

  (3)比較優(yōu)化方法

  請學生對比口算過程和筆算過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說說理由。

  當我們在計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時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計算這樣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時候,用豎式計算更簡便一些。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請同學們用豎式的形式計算14×22=43×12=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題不在多,重點是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如果小紅下次買18本書,每本書24元,又該怎么計算呢?請同學們課下動腦筋好好研究研究。

  【設計意圖: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不進位的乘法,后續(xù)將學習進位乘法,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連貫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最新模板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shù),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數(shù)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

  3、會正確的讀、寫小數(shù)。

  4、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歸的能力。

  5、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初步了解小數(shù)的含義,會認、讀小數(shù)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shù)。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法學法:

  教師指導點播、精講。

  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多練習。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開展教學

  1、引入小數(shù)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禮物,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禮物(出示課件)文具

  2、區(qū)別整數(shù)與小數(shù)

  師:好的,請同學們把這些文具按價格分成兩類

  展示學生的分類,并說明分類標準。

  教師出示自己的分類。

  書包:45元。

  鋼筆:3.50元

  剪刀:12元

  橡皮:0.20元

  彩筆:3元

  曲別針:0.15元

  3、引入課題

  象3.50、0.20、0.15這樣的數(shù)就叫做小數(shù),這個小點叫做小數(shù)點,(板書3.50、0.20、0.15)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認識……小數(shù)(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認識小數(shù)

  1、試讀小數(shù)

  師:生活中處處有小數(shù),這些小數(shù)你會讀嗎?請大家讀一讀屏幕上的商品價格

  教師提問:小數(shù)點左邊整數(shù)部分表示什么?(元)小數(shù)點右邊第一位表示什么?(角)第二位表示什么?(分)

  讓學生完成屏幕上填括號。

  總結:小數(shù)的讀法。(結合板書的小數(shù)學生再讀)

  2、你還在那里見過小數(shù)?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給予肯定。

  3、老師這里有一些關于小數(shù)知識,大家想了解嗎?請同學們來讀一讀(出示搜集的小數(shù)知識圖)

  4、小結:看來咱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用小數(shù)表示價格,還可以表示質量和長度等。

  三、探究新知,教學例題

  1、匯報自己的身高

  學生匯報后教師說,剛才同學們都是用米和分米或者是米和厘米作單位,如果我們只想讓自己的身高用米做單位,又會遇到什么困難呢?現(xiàn)在同學們可以自己自學來解決這個問題。

  2、自學提示

  (1)仔細閱讀課本89頁上的例1,想一想,用你學過的知識寫出用分數(shù)和小數(shù)表示的數(shù)。

  (2)你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在小組說說,并想辦法解決。

  (3)利用手中的學具動手做一做,填一填,完成課本中的括號內容。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4、師生交流

  板書: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1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3米

  7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7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1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3米

  18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18米

  5、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shù)是()米

  全班交流,寫成1.30米和1.3米都是對的(因為30厘米也是3分米)

  6、出示89頁做一做,讓學生填在書上,全班交流。

  四、深化新知,鞏固練習。

  1、做一做練習二十一第一題。

  做完后師生交流

  2、試一試我能行

  學生口答,師生肯定

  五、總結評價

  今天我們認識了小數(shù),并且會讀小數(shù),知道了小數(shù)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我相信同學們會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掌握更多的小數(shù)知識。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最新模板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著:限重1噸。(出示課件)?吹竭@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從而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么?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了解學習起點

  師:關于“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jīng)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

  (根據(jù)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shù)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于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fā)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后傳一輪,并說說感受。

  (有的學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此淮文馨釒状@樣的大米。

  (學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xiàn)。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么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么?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于()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說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并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志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并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系: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只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么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并出示每只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后延伸(數(shù)學日記)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節(jié)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五、總結

  師:學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數(shù)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同時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六、教學板書。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人教版最新模板】相關文章:

最新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優(yōu)秀教案02-22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模板12-27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17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爭吵教案02-1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檢閱教案02-16

三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備課教案02-15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整理和復習》01-11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整理和復習》09-26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整理和復習教案09-26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1-14

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人要抓住特點教案七年級 最新二年級數(shù)學單元備課教案
广州市| 牡丹江市| 建瓯市| 神木县| 泰州市| 富蕴县| 贺兰县| 江川县| 铜鼓县| 望都县| 香河县| 乌苏市| 普定县| 钦州市| 曲阳县| 宁晋县| 桃源县| 柞水县| 司法| 陵水| 互助| 亚东县| 乌拉特前旗| 邮箱| 北碚区| 祁连县| 林芝县| 柳河县| 调兵山市| 广宗县| 兰西县| 宁津县| 抚顺市| 家居| 九龙城区| 屏山县| 潢川县| 温泉县| 井冈山市| 安仁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