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詞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3.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2、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舊知,揭示詞題
我們已經學過《憶江南》這首詞。憶江南稱這首詞的詞牌名。今天,
我們要又學習一首詞,題目是《漁歌子》。跟老師讀,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
二、疏通詞句,感知詞意
現(xiàn)在,請每位同學,把這首詞讀上2分鐘,注意做到兩點要求,第一
要準字音,做到讀得字正腔圓;第二,讀通順,讀出節(jié)奏,試著讀得有板有眼。
1、 學生自由讀詩
2、 請個別學生讀,(其他學生聽他是否把字音讀準),再請學生讀出節(jié)奏(
其他學生聽,他哪里作了停頓)
3、 全體學生齊讀一遍(讀準音,讀出節(jié)奏)
4、 這首詞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帶著這樣的印象讀一遍
5、 這首詞在描寫什么?讓我們靜靜讀這首詞,聯(lián)系課文中的注解,結合課文的插圖,試著想想這首詞描寫了什么?
三、解讀畫面,品味詞境
(一)我來出個題目,了解你對這首詞的掌握。
看到的——
1、 你在詞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課件出示)
2、 誰來讀這些景物,把景物讀進同學們的腦海中去
3、 誰能根據(jù)這首詞,把景物的特點讀出來?
4、 你還看到了什么?除了景物還有許多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了嗎?
聽到的——
1、聽到了什么?(聽,清脆的鳥鳴聲,潺潺的`流水聲,還有魚兒跳躍的聲音,仿佛還能到微風,細雨的聲音)
聞到的——
1、你還聞到了什么?
2、師小結
3、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地方?(風景優(yōu)美,幽靜,秀麗,美如畫卷)
4、你帶著這樣的感情讀(個別)
(二)如果讓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那里的風景,你會怎么介紹嗎?給你們兩分鐘時間準備。
1、 生練說
2、 交流
3、小結:多么秀麗的江南美景呀。作者張志和僅僅用了27個字把這些美景盡收眼底,讓人浮想聯(lián)翩。真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不禁讓我們誦讀這首詞。(師生配合讀)
4、 好一個不須歸(板書:不須歸)
四、熟讀成誦,進入心境
好一個不須歸呀。如此秀麗的水鄉(xiāng)美景,我們陶醉了,我們——不須歸,還有誰也不須歸?(漁翁,張志和)漁翁就是張志和,張志和就是漁翁
1、他不想回家,在哪里做什么?(垂釣)
2、創(chuàng)設情境,隨機拓展《漁歌子》三首
他戀上了垂釣,不想回家。我們仿佛看到,在一個月明人靜的夜晚: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還。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你看到了——
我們又看到在一個秋風瑟瑟的日子: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飲莼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干,醉宿漁舟不覺寒。
你看到了——
我們還看到,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
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你看到了——
1、 生質疑
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
2、 了解作者及詩文的背景
3、 生回答,師總結
是啊,他厭惡官場上黑暗險惡,厭惡哪些阿諛奉承,看破庸擾的紅塵,他想把心放回大自然中,回歸寧靜,回歸本真。他自稱自己為“煙波釣徒”
4、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境一起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分大組讀)
5、 他真的是在釣魚嗎?老師查詢了資料,他釣魚從來不放魚餌,你說他
在釣魚嗎?他釣的是美景,釣的是一份心情,釣的是悠閑自在的生活。(板書)
6、 讓我們悠閑自在地讀一遍(男女生讀)
7、 小結:秀麗宜人的風景,讓人不須歸,悠閑自在的生活,讓人不須歸。
10、回讀:最后讓我們一起回味這首詞。(配樂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延伸課外
1、結合《漁歌子》作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xiāng)風景畫
2、課外閱讀《漁歌子》五首
【六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望岳》教學設計12-27
六年級英語下冊教案01-29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教案02-10
六年級下冊語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07-23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0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結01-17
六年級下冊語文補充習題12-28
漁歌子參賽說課稿11-04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