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記敘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zhì)勘探隊員交流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神氣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的.故事。本篇課文語言簡潔,以對話貫穿全文,將地質(zhì)知識融于課文之中,字里行間充滿著兒童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對小學生來講,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極富吸引力,同時以人物對話為主要敘述方式也是課文的一個特點。
劉瑩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加強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之間的對話。通過抓標點符號(!、?、……)、語氣詞、重點詞朗讀,讓學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讀出人物的語氣。從而激起小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激起學生研究、探索自然的愿望。
劉老師除了側重朗讀外,還重視雙基訓練,有完形填空題、修改句式等練習。特別是填空小練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幫助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將剛的知識鞏固。另外,課文中有許多詞語比較難理解像“雨痕”“波痕”老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更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
【《最大的“書”》評課稿】相關文章:
數(shù)學聽課記錄評課意見02-13
《一次成功的實驗》評課意見04-14
環(huán)評批復04-01
環(huán)評批復范文06-26
學生評教制度條例05-15
優(yōu)秀班級參評自評報告01-13
建設項目環(huán)評批復04-02
北京新機場環(huán)評批復04-27
學校人工智能信息化應用自評報告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