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交響曲》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本文景物描寫中蘊含深刻哲理的寫作手法,學習將景觀人格化、形象化的詩一般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鑒賞能力、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賞析詩一般的語言;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領會作者對社會陋習的批判,對公平、公正、無私、善良、坦誠、拼搏等美德的熱烈追求。
教學重點:1、景物描寫中蘊含深刻的哲理。2、將自然景觀人格化、形象化的詩一般的語言。
教學難點:四季順序安排的意圖。
教學方法:誦讀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材分析:本文選自作者的散文集《心靈的筆記》。這是一篇歌詠大自然的散文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努力發(fā)現(xiàn)大自然四季容顏的變化,并用深刻的筆觸抒寫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無論在語言形式,還是思想意境,都稱得上一篇賞心悅目的佳作。
中學生由于生活閱歷、思想認識等諸多方面的局限,對于本文的理解、把握不能深透到位。記得作者曾在本文的創(chuàng)作談中說她寫這篇文章是“用自己的目光去看待大自然……努力發(fā)現(xiàn)它們在不同季節(jié)的細微變化,并用自己的心靈與自然對話!逼鋵υ挼哪康囊簿褪恰巴形镅灾尽薄R虼,理解作者的感情和人生信念,是掌握課文內容的關鍵。作者一向“崇尚真誠、善良、勇敢的品質崇尚拼搏、奉獻的精神,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投機鉆營者、自私自利者……抱著一種鄙棄的態(tài)度”那么,我們先讓學生理解了作者寫作本文的思想基礎,也就不難理解作品中透視出的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革,更不難理解其間蘊含的作者對人生及生命價值的特有感悟。解決了上述問題,學生就能輕而易舉地理解出本文頌揚美德,抨擊陋習的主旋律。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談四季
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談談你的理由。
四季如歌,有時高昂,有時纏綿;四季如詩,有時深邃,有時清新……大自然賦予了四季互不雷同的魅力。今天,我們就共同融入這支《四季交響曲》
學生各抒已見
由日常生活入手直切課題,迅速導引學生進入課文情境。
訪作者
教師展示課件
楊林勃:當代女詩人,河北省承德市作協(xié)主席。詩作代表作有《權力》、《樹之思》。后來改寫散文,同詩歌一樣筆鋒靈秀,蘊藉豐美,著有散文集《心靈的筆記》。本文為其中一篇。
指定的學生朗讀課件內容
了解作者寫作經歷,便于理解這篇散文詩一般的意境和語言。
誦四季
課件播放背景音樂、圖片,
1、范讀并明確聽讀任務:
。1)勾劃文中優(yōu)美語句。(2)給讀不準的字正音。
2、明確學生的誦讀任務:(1)語音規(guī)范表情誦讀。
。2)整體感知文章的體裁及寫法。
1、聽讀課文,同時給字正音,勾劃優(yōu)美語句
2、配樂表情誦讀課文
交流明確:本文屬寫景抒情散文,運用了托物言志(詠物抒懷)的寫法
培養(yǎng)語感,積累名篇初步感知本文詩一般的意境和語言。
品四季
布置自主探究任務
1、研讀勾劃的優(yōu)美語句,并說出妙處所在。
2、歸納本文語言特色。
1、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2、學生答案整理
培養(yǎng)學生語言鑒賞能力。
悟四季
按學生所喜歡季節(jié),將學生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小組,并布置各小組合作探究任務:
1、作者在這個季節(jié)攝取哪些景物變化著力描繪?
2、作者描繪的景物變化體現(xiàn)本季什么特點?
3、通過景物變化的描繪,在本季表達了作者什么人生感受?
與本組成員合作探究:
1、 略
2、 寒冷肅殺,萬物萌生,熱烈坦誠,充實壯觀
3、冬:是社會的縮影,充滿了競爭,每個人都面臨著考驗。春: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我們應該讓優(yōu)秀的品質成為主流。夏:只要奮力拼搏,就有創(chuàng)造。秋: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會有圓滿的收獲。
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進行深層次思考與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辨析能力、領悟能力。
4、這是篇寫景抒情散文,托“四季”言了作者什么“志”?
5、本文還觸摸社會各個層面哪些人?意圖何在?
4、渴望公平公正,贊美無私善良,坦誠拼搏,追求奉獻、收獲。
5、通過對比,抨擊陋習,歌頌美德。
排四季
活動:自由論壇
討論話題:
1、采用小標題有何好處
2、為什么不按原有的四季順序安排,把冬放在最前面?
自由辯論,歸納總結
1、采用并列式的小標題結構,醒目鮮明,各段既在小標題統(tǒng)領下單獨成文,四段又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形式靈活。
2、從冬天開始,意在告訴人們要在考驗面前積蓄力量,做人要無私、善良、坦蕩,更要勇于拼搏,甘于奉獻,才能收獲圓滿的人生。這樣全文就在高昂的節(jié)拍中結束。
在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理性思維及邏輯推理能力,并強化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繪四季
1、 拓展鏈接
引導學生用自己已有的舊知描繪四季
2、布置作業(yè)
1、學生自由交流關于各季節(jié)的對聯(lián)、歌曲、詩文、各畫作、名曲等。
2、以自己擅長的方式表現(xiàn)對某一季節(jié)或四季的感受。
將散文學習與其他文藝形式結合,提高文學素養(yǎng),并訓練學生將印象、感受變成優(yōu)美、準確語言的能力。
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目前,學生的理解能力僅限于閱讀淺顯的借景抒情散文。而作者用詩的意境與語言描繪的四季景物變化中,蘊含的是對人生及生命價值的思索,并且透視出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革。學生由于思想的深度、閱歷的廣度明顯欠缺,對于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理解得不很深透。所以教師對學生期望值不可過高,只要能談出自己的感受就應多加鼓勵、肯定。
此外,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教學中得到充分展示,四季順序的安排都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且能夠言之成理。尤其繪四季一環(huán)節(jié),更顯出學生充足、多樣、豐富的知識儲備,動筆寫作也很主動。在這里教師應對學生的作品善加點撥、評價。
《四季交響曲》教案教學設計2
《四季交響曲》教學案例
寧晉縣賈家口中學 楊軍雪
一、 教案背景
1、 面向學生: 中學
2、 學科: 語文
3、 課時: 1課時
4、 學生課前準備:
。1) 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
。2) 初讀課文,預習生字詞
。3) 對照課下注釋了解詞義
(4) 課外搜集描寫四季的優(yōu)美句子或詩句
二、教學課題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
3、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意識
三、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河大版中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9課《四季交響曲》
2、內容分析:本文選自作者的散文集《心靈的筆記》。這是一篇歌詠大自然的散文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努力發(fā)現(xiàn)大自然四季容顏的變化,并用深刻的筆觸抒寫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無論在語言形式,還是思想意境,都稱得上一篇賞心悅目的佳作。文章借寫四季,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文章的四個小標題的用語很講究!岸倪x擇”、“春天詩韻”、“夏天來了”、“秋天的思索”,季節(jié)不同,用詞也不一樣!斑x擇”,表現(xiàn)出冬天寒冷肅殺的特點;“詩韻”,表現(xiàn)出春天獨有的風采;“來了”,準確反映夏天的熱烈;“思索”,抒寫秋天特有的情懷。
3、學情分析:這個階段的學生剛由小學升入初中,朗讀能力、閱讀能力都不是很強,對抒情的哲理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體會,對所謂“托物言志”概念的理解也只是
停留在表層。針對這些實際情況,我主要從朗讀入手,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在不斷的“讀”中逐步加深對“美”的體驗,逐步感受四季中蘊含的哲理。在調動起學生積極情感的同時,引導學生賞析文章的美,品味寫景的方法。學生已學過三個名篇: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春天》、羅蘭的《秋頌》,依據學生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規(guī)律,將課堂活動分成“賞析—積累—探究—拓展”四個板塊。在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指導學習方法的合作伙伴。
4、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積累詞句
。2)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豐富的'句子,如“冬天像一位嚴肅的執(zhí)法官”等
。3)學習本文景物描寫中蘊含深刻哲理的寫作手法,學習將景觀人格化、形象化的詩一般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鑒賞能力、分析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整體感知課文,來體會作者的情感。
。2)通過自主探究,賞析詩一般的語言。
。3)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 理解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和人生追求。
。2)領會作者對社會陋習的批判,對公平、公正、無私、善良、坦誠、拼搏等美德的熱烈追求。
5、 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
。1)積累詞語、美句;將自然景觀人格化、形象化的詩一般的語言。
。2)理解作者通過對每個季節(jié)特點的描繪所表達的人生感受。(二)教學難點(1)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賞析句子
(2)四季順序安排的意圖。6、教學方法
根據課標要求和本單元的特點,貫徹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熱愛自然,進而關注家園,關心身邊的生活。引導學生熟讀成誦、品味優(yōu)美語句為主,對文章的思
想感情及一些含義深刻、富于哲理的句子,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形成獨立見解。
7、課時安排: 1課時
8、教學準備:
(1)四季的圖片:《春》、《夏》、《秋》、《冬》。
。2)學生課外收集的有四季特色的圖片。
。3)關于寫四季的詩句。
四、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
展示四季圖片:
《四季交響曲》教案教學設計2
《四季交響曲》學案及答案3
19《四季交響曲》學案
學習目標 有的放矢
1、景物描寫中蘊含深刻的哲理。2、將自然景觀人格化、形象化的詩一般的語言。
3、體會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信念。4、品味本文語言特點,提高對散文的鑒賞能力
指點迷津 授之以漁
誦讀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學流程
一 、未雨綢繆
二 、課堂探究
1、研讀勾劃的優(yōu)美語句,并說出妙處所在。
2、春天的無私和善良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為什么說夏天是“坦坦誠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語言具有散文詩人的凝練、雋永的特點,試從文中舉兩個例子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歡四季中的哪一個季節(jié)?請說說你的理由。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三 提高拓展
我的四季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細瘦的胳膊,緊扶著我銹鈍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晌叶梦覜]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無須問什么,也無須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該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堅信,也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么這樣不濟,偏偏給我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力氣,壓到我的鋤頭上去。我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塊必得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我懷著希望播種,那希望決不比任何一個智者的希望更為謙卑。
每天,我望著掩蓋著我的種子的那片土地,想象著它將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如一個孕育著生命的母親,期待著自己將要出生的嬰兒。我知道,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一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的盼望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那是怎樣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吶!盼著,盼著,有風吹過來了,但那陣風強了一點,把那片載著雨滴的云朵吹了過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過,恨不得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朵,求它給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樣的癡心妄想!我終于明白,這妄想如同喲啊撥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
沒有充分準備,便急促的上路了。歷過的艱辛自不必說它。要說的是找到了水源,才發(fā)現(xiàn)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僅僅是因為過于簡單和過于發(fā)熱的頭腦,發(fā)生過多少次可以完全避免的慘痛的過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讓人真正痛心的是在這里,并非不能,我頓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開始吧,這樣淺顯的經驗卻比別人付出加倍的代價來記取。不應該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留給我檢點自己!
我眼睜睜地看過,在無情的冰雹下,我那剛剛灌溉,遠遠沒有長成的谷穗,在細弱的稻桿上搖搖擺擺地掙扎,卻無力掙脫生養(yǎng)它,卻又牢牢地鎖主它的大地,永遠沒有嘗過成熟是怎么一種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張開我的雙臂,愿將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張大幕,為我的青苗遮風擋雨,暴雨,冰雹。。。。善良過分,就會變成糊涂和愚昧,厄運只能淘汰弱者,即使為它檔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次災難里沉沒。而強者會留下,繼續(xù)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別人一樣收獲。望著我那干癟的谷粒,心里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別人的干癟便灰心或喪氣。我把它們捧在手里,緊緊地貼近心窩,方法那是新誕生的一個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鄰人,感嘆我收獲的微笑,我卻瘋人一樣地大笑,在這笑聲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種特別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鄰人不知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道晴日多于陰雨,收獲多于勞作。只喲啊我認真地活過,無悔地付出過,人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盡度來衡量我值得或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黃昏,難道就沒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寂寞的田野,或是數(shù)點那光禿禿的樹枝上的寒鴉?不,我還可以在爐子里加上幾塊木柴,使屋子更加溫暖,我將冷靜地檢點自己:我為什么失敗,我做錯了什么,我欠過別人什么。。。但愿只是別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會心安理得!
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另一個四季將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
但我還是有事情好做,我將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人們無聊的時候,不妨讀來解悶,懷恨我的人,以可以幸災樂禍地罵聲,活該!聰明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多余的,刻薄的人也許會演繹出一把利劍,將我一條條的切割。但我相信,多數(shù)人將會理解,他們將會公正地判斷我曾做過的一切。
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
1、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領起全文,層次分明,寓意深刻,請在下面橫線上進行填寫,以完整地顯示全文的脈絡和內容。
春,________,_________;
夏,青年時期,澆灌人生;
秋,________,_________;
冬,晚年時期,品味人生。
2、在生命的春風里,作者面對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樣做的?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如何理解“我”收獲的歡樂是“又酸又苦”的?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4、為什么“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莫的,將不會是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把生命比做四季,想一想,還可以把生命比做什么,請把你的想法寫在下面。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第19課 四季交響曲
一、略 三、1.少年時期,耕種人生;中年時期,收獲人生.
2.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
3.經過春夏的艱辛和磨難,收獲得卻很微少
4.晚年回想一生,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現(xiàn)在仍在努力做事
5、略
《四季交響曲》說課稿
《四季交響曲》說課稿
各位老師:
大家好,非常榮幸今天能跟各位老師做教學上的交流,因為我們一直接觸的是人教版的課本,對河大版的課本只是在評優(yōu)課時接觸到一些,所以在這里,只是就《四季交響曲》一課,把我備課時的一些心得向大家作一匯報,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課程設計指導思想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倍鴮τ谡Z文素養(yǎng)課標解釋道:“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綜合能力。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每一課就要制訂相應的學習目標!墩n標》中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lián)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作為新課程的實驗教材,冀教版教材吸收了近年來語文教育發(fā)展和改革的成果,在閱讀、寫作方面的安排體現(xiàn)了新的語文教育觀。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和要求,它致力于從三維目標上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拿到教材之后,發(fā)現(xiàn)其中的確有不少新的東西,完全按照以前的模式來上就很難體現(xiàn)實驗教材的價值;谶@樣的認識,我認為這堂課的設計思想應該是從文本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充分的感受文本,調動積累,聯(lián)系生活,生成并交流對文本的獨到的感悟。此外,語文課堂上應該有朗朗讀書聲、熱烈的討論聲,有思考和積極發(fā)言的時間和機會。
二、內容分析
第四單元屬于散文單元,其中有兩篇著名的散文《春》與《濟南的冬天》,這兩篇文章更多的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對自然的喜愛和抒發(fā)人生的感悟,《四季交響曲》是第四單元的第四篇文章,本文選自作者的散文集《心靈的筆記》。這是一篇歌詠大自然的散文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努力發(fā)現(xiàn)大自然四季容顏的變化,并用深刻的筆觸抒寫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無論在語言形式,還是思想意境,都稱得上一篇賞心悅目的佳作。但與以上兩篇不同的是,作者的描寫重點并沒有放在四季各自不同的季節(jié)特征上,作者曾在本文的創(chuàng)作談中說她寫這篇文章是“用自己的目光去看待大自然……努力發(fā)現(xiàn)它們在不同季節(jié)的細微變化,并用自己的心靈與自然對話!逼鋵υ挼哪康囊簿褪恰巴形镅灾尽。因此,理解作者的感情和人生信念,是掌握課文內容的關鍵。作者一向“崇尚真誠、善良、勇敢的品質崇尚拼搏、奉獻的精神,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投機鉆營者、自私自利者……抱著一種鄙棄的態(tài)度”。而七年級學生由于生活閱歷、思想認識等諸多方面的局限,對于本文主題的理解和把握不能深透到位。那么,先讓學生理解了作者寫作本文的思想基礎,也就不難理解作品中透視出的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革,更不難理解其間蘊含的作者對人生及生命價值的特有感悟。解決了上述問題,學生就能理解本文頌揚美德,抨擊陋習的主旋律。
因此,我是這樣確定該課文的學習目標的:
知識與技能:學習本文景物描寫中蘊含深刻哲理的寫作手法,學習將景觀人格化、形象化的詩一般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鑒賞能力、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賞析詩一般的語言;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領會作者對社會陋習的批判,對公平、公正、無私、善良、坦誠、拼搏等美德的熱烈追求。
三、學情分析
這個階段的學生剛由小學升入初中,朗讀能力、閱讀能力都不是很強,對抒情的哲理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體會,對所謂“托物言志”概念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層。針對這些實際情況,我主要從朗讀入手,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在不斷的“讀”中逐步加深對“美”的體驗,逐步感受四季中蘊含的哲理。在調動起學生積極情感的同時,引導學生賞析文章的美,品味寫景的方法,以期讓學生有所收獲。
這樣一番分析之后,就形成了《四季交響曲》一課的具體教學方案,整個教學過程包括:導入、鋪墊、品析、總結等環(huán)節(jié)。下面就其中重點的環(huán)節(jié)談談自己的設計思路。
四、教學過程
。ㄒ唬⿲耄
有人說,季節(jié)就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春是一個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夏是一個熱情率直的小伙子,秋是穩(wěn)重的中年人,成熟豐厚,冬則是親善長者,端莊肅穆。女作家楊林勃用她清新優(yōu)美的筆調向我們抒寫了她對四季獨特的感受,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的四季世界。
思路:我的導語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下文品析四季形象作鋪墊;二是使學生感受到四季不僅僅是自然現(xiàn)象,其中的深意也和我們的社會息息相關。導語形式很簡單。在這里我想說的是,有的老師很看重導入語的設計,的確,精美的導入除了具有引入過渡的工具的作用外,還應該承載一定量的思想文化。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讓學生將之與課文內容對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開拓學生視野和思維。但相對于一篇課文而言,導入只是第一步,不能因為導語的效果而把相當?shù)木Ψ旁诖耍雎粤藢ξ谋镜难凶x。其實,干凈簡潔的導入開門見山,既能順利過渡,又能節(jié)省時間,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可能更為實用。
。ǘ┙虒W結構的處理安排
1.整個課程的安排采用了“板塊式”的形式。
第一板塊:教學鋪墊——字詞積累
饕餮 蟄伏 濫竽
情愫 請柬 桑葚
思路:這些是學生容易讀錯和理解上有困難的詞。要使學生能夠正確的理解文意,理解詞義是關鍵,還要會讀。所以字詞的積累是賞析文章的前提,是學生積累語言,豐富語言的重要過程。這個過程不能省略。我覺得,在課堂上,不但讓學生會識字,還要大聲的朗讀出來,這樣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
第二板塊
品讀——整體感知、細節(jié)賞析
思路:這是課堂講授的主體部分,目的是通過反復的朗讀,針對性的賞析,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達到預先設定的教學目的。這個大板塊中又分為三個小板塊
四季向我們走來——整體感知
我們感悟了四季——美文賞析
用心發(fā)現(xiàn)生活——拓展練習
思路:基本的思想是“讀——品——悟”的模式,以讀帶品,拓展訓練,既是對文章內容的總結,也是對學生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的一個訓練。“讀”貫穿于始終。這個目的在講課時基本達到了。
第三板塊
總結
思路:關于文中內容及知識點的總結實際已在第二板塊中得到了解決,在這里是表達教師自己對大家的期望,為情感教育作結。
關于“板塊式”教學法
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對“板塊式”教學的一點想法。
什么是“板塊式”呢?板塊式教學法是針對一節(jié)課,一篇課文而言的。把課文按照各個不同部分,分成幾個“塊”狀的教學內容進行備課。這是為了授課時靈活使用而設定的。換種說法,也可以說它是一種教學設計的模式,或者說是一種教學設計的手法。
我之所以采用它是因為考慮到“板塊式”教學的幾個優(yōu)點,
1.使課堂教學有序進行。其課堂教學結構清晰的表現(xiàn)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課堂教學內容明顯的表現(xiàn)為“一塊一塊的來落實”,將全課的教學板塊連綴起來看,呈現(xiàn)出一種層進式的教學造型。
2.由于教學中的每一個板塊都著眼于解決教學內容的某一角度、某一側面的問題,于是每個板塊就是一種半獨立的“小課”或叫“微型課”,這就需要精心地研讀教材,優(yōu)化、整合課文內容,提煉出可供進行教學的內容板塊,提高課堂的授課效率。
3.由于“板塊”的出現(xiàn),就需要考慮板塊的切分與連綴,考慮板塊之間的過渡與照應,考慮板塊組合的科學性與藝術性,這就改變了常規(guī)的備課思路,讓學生充分的占有時間,真正的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實踐活動的主體。
板塊式的教學思路由于有“板塊”的劃分有時會顯得過于齊整、過于剛勁而不夠柔和,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對其進行改進,可以淡化板塊意識而操作手法大致不變,如運用藝術的穿插手法來自然的形成板塊,如用文學性、情景性的語言來美化板塊的命名等等。如:可以把板塊設計為:積累、品讀、感悟,也可以設計為學習活動一、學習活動二等等,比如我識字的板塊的名稱為“教學鋪墊”,而從整篇文章來講,文章語言優(yōu)美含蓄,猶如一首動聽的樂章。我在設計時,就把自己的整堂課看作一首樂章,所以板塊就命名為“樂章”,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細致的體會全文流暢的結構,以美的眼光來欣賞本文。
這種形式也是余映潮老師的一個獨創(chuàng)。給各位老師再舉一個例子。
課文:《紫藤蘿瀑布》
設計理念:美文需要美教。用“美”來結構全文的教學過程。大致過程是一一品味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
《四季交響曲》導學案2
清河第五中學 《四季交響曲》 導學案
編號: 課時: 課型: 主備人:馮國棟
課題:四季交響曲
教學內容個性
筆記
【學習目標】
1、通過誦讀,學習將景觀人格化、形象化的詩一般的語言。
2、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領會作者對社會陋習的批判,對公平、公正、無私、善良、坦誠、拼搏等美德的熱烈追求。
【學習過程】
一、談四季
1、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談談你的理由。
2、你能說出哪些有關“四季”的詩詞、對聯(lián)、歌曲
二、誦四季
自己尋找喜歡的段落,讀一讀,看誰讀得最美。
三、品四季
1、自己品味最能打動你的一個詞、一句話或一個段落,談一談,看誰說得最好。
2、作者在這個季節(jié)攝取哪些景物變化進行了描繪?
3、作者描繪的景物變化體現(xiàn)本季什么特點?
4、通過景物變化的描繪,本季節(jié)表達了作者什么人生感受?
5、這是篇寫景抒情散文,托“四季”言了作者什么“志”?
四、繪四季(嘗試創(chuàng)作,寫一寫,看誰寫得最細)
以自己擅長的方式表現(xiàn)對某一季節(jié)或四季的感受(可以是作文、小詩、對聯(lián)、三句半、歌曲等形式)
《四季交響曲》導學案(練習)
第19課 四季交響曲
學習目標:
1、體會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信念。
2、品味本文語言特點,提高對散文的鑒賞能力。
一、 積累整合。
i. 給下列加點注音。
威風凜凜( ) 情愫( ) 淘汰( ) 嚴峻( )
給予( ) 慷慨( ) 詭計( )
ii.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在法國隆重紀念諾曼底登陸60年之際,一座由中國雕塑家遙遠創(chuàng)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0日在昔日諾曼底陸戰(zhàn)場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噸,用不銹鋼制作。她那舞動綢帶的雙臂一前一后地舒展著,高舉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鴿展翅欲飛。在微風中展開的飄帶與女神的雙臂連為一體,遠遠看去,好似“中國”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詞WORLD(世界)的第一個字母“W”和VICTORY(勝利)的第一個字母“V”。
1) 把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0字)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2) 世界和平女神像的造型具有哪些象征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思考與探究。中學語文在線(www.ywzx8.com)
1、春天的無私和善良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摺
2、為什么說夏天是“坦坦誠誠”?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1、本文語言具有散文詩人的凝練、雋永的特點,試從文中舉兩個例子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歡四季中的哪一個季節(jié)?請說說你的理由。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三、 課外拓展
我的四季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細瘦的胳膊,緊扶著我銹鈍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晌叶梦覜]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無須問什么,也無須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該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堅信,也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么這樣不濟,偏偏給我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力氣,壓到我的鋤頭上去。我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塊必得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我懷著希望播種,那希望決不比任何一個智者的希望更為謙卑。
每天,我望著掩蓋著我的種子的那片土地,想象著它將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如一個孕育著生命的母親,期待著自己將要出生的嬰兒。我知道,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一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的盼望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那是怎樣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吶!盼著,盼著,有風吹過來了,但那陣風強了一點,把那片載著雨滴的云朵吹了過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過,恨不得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朵,求它給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樣的癡心妄想!我終于明白,這妄想如同喲啊撥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
沒有充分準備,便急促的上路了。歷過的艱辛自不必說它。要說的是找到了水源,才發(fā)現(xiàn)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僅僅是因為過于簡單和過于發(fā)熱的頭腦,發(fā)生過多少次可以完全避免的慘痛的過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讓人真正痛心的是在這里,并非不能,我頓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開始吧,這樣淺顯的經驗卻比別人付出加倍的代價來記取。不應該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留給我檢點自己!
我眼睜睜地看過,在無情的冰雹下,我那剛剛灌溉,遠遠沒有長成的谷穗,在細弱的稻桿上搖搖擺擺地掙扎,卻無力掙脫生養(yǎng)它,卻又牢牢地鎖主它的大地,永遠沒有嘗過成熟是怎么一種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張開我的雙臂,愿將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張大幕,為我的青苗遮風擋雨,暴雨,冰雹。。。。善良過分,就會變成糊涂和愚昧,厄運只能淘汰弱者,即使為它檔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次災難里沉沒。而強者會留下,繼續(xù)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別人一樣收獲。望著我那干癟的谷粒,心里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別人的干癟便灰心或喪氣。我把它們捧在手里,緊緊地貼近心窩,方法那是新誕生的一個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鄰人,感嘆我收獲的微笑,我卻瘋人一樣地大笑,在這笑聲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種特別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鄰人不知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道晴日多于陰雨,收獲多于勞作。只喲啊我認真地活過,無悔地付出過,人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盡度來衡量我值得或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黃昏,難道就沒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寂寞的田野,或是數(shù)點那光禿禿的樹枝上的寒鴉?不,我還可以在爐子里加上幾塊木柴,使屋子更加溫暖,我將冷靜地檢點自己:我為什么失敗,我做錯了什么,我欠過別人什么。。。但愿只是別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會心安理得!
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另一個四季將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
但我還是有事情好做,我將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人們無聊的時候,不妨讀來解悶,懷恨我的人,以可以幸災樂禍地罵聲,活該!聰明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多余的,刻薄的人也許會演繹出一把利劍,將我一條條的切割。但我相信,多數(shù)人將會理解,他們將會公正地判斷我曾做過的一切。
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
1、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領起全文,層次分明,寓意深刻,請在下面橫線上進行填寫,以完整地顯示全文的脈絡和內容。
春,________,_________;
夏,青年時期,澆灌人生;
秋,________,_________;
冬,晚年時期,品味人生。
2、在生命的春風里,作者面對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樣做的?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如何理解“我”收獲的歡樂是“又酸又苦”的?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4、為什么“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莫的,將不會是我”?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5、作者把生命比做四季,想一想,還可以把生命比做什么,請把你的想法寫在下面。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答案:中學語文在線(www.ywzx8.com)
第19課 四季交響曲
一、略 三、1.少年時期,耕種人生;中年時期,收獲人生.
2.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
3.經過春夏的艱辛和磨難,收獲得卻很微少
4.晚年回想一生,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現(xiàn)在仍在努力做事
5、略
《四季交響曲》備課指導[冀教版七年級上]
四季交響曲
這篇課文按照四季的更迭確定安排了四個板塊,并分別冠以“冬的選擇”、“春天詩韻”、“夏天來了”和“秋天的思索”。這些名稱,會使人產生一些感受:冬天,富有哲理;春天,充滿詩意;夏天,蘊含著熱烈;秋天,是思想的收獲。每一個板塊的內容,都包含著對某一季節(jié)景物的描繪和作者的主觀感悟。
這篇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下面幾點:
1.注意基礎知識教學。如積累詞語:威風凜凜 饕餮 蟄伏 防范 躁亂情愫 慷慨布施等。學習體會、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2.注意朗讀教學。課文寫得很有氣勢,也很瀟灑。它冷峻與熱烈兼容,感情與理性并存,匯聚多種表達方式,表現(xiàn)出一種人生的豁達、坦蕩。這些內蘊的東西,需要借助于朗讀來感受。另外,課文的語言富于激情,很有詩的味道,讀起來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3.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課文主旨。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感想來理解。作者說:
“我一向崇尚真誠、善良、勇敢的品質,崇尚拼搏進取的精神。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自私自利、陰謀詭計者,投機鉆營者、不勞而獲者、疾賢妒能者……抱著一種鄙夷態(tài)度。也許這就是我寫《四季交響曲》的思想基礎!
這是理解、學習這篇文章的重要依據。需要注意的是,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對一些含義豐富的句子,要掌握基本意思;鼓勵學生有獨立的見解。文章很多地方都是有感而發(fā),但教學時不要過多地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更不要一一對應。
4.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寫法。我們在感受世間萬物的時候,眼在看,耳在聽,大腦在思考,情感在涌動、在變化……當把感受變?yōu)槲淖值臅r候,就會涉及到多種表達方式。這篇課文,除了描寫、抒情以外,還有議論等,它們自然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共同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一點也會給學生以寫作方面的有益影響。
5.適當?shù)卣浺恍┗騼?yōu)美、或深邃、或形象生動的句子,并在仔細品味之后作一些賞析。如:
。1)舉目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個圓的起點不也是在冬天嗎?
。2)春天是善良的,有善良就會有邪惡鉆營;春天是無私的,無私的總會得到信賴。
(3)夏天是一部公開的出版物,你讀我讀大家讀。夏天沒有隱私,不怕誰咬耳嚼舌;夏天沒有圍欄,到處都是放射狀的道路。
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完成這些訓練。
“想一想 做一做”中設計了四個問題。第一題重在引導學生理解把握課文的內容。第二、四題重點是語言的賞析,這也體現(xiàn)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第三個問題是引導學生學會感受課文。這些問題的處理,可以靈活掌握,不要像考試一樣,一道一道分析解答,要注重學生的個體感悟。
【《四季交響曲》教案】相關文章:
后勤四季度工作計劃范文03-12
第四季度銷售的工作計劃03-16
銷售人員第四季度的工作計劃范文03-21
第四季度銷售工作計劃范文3篇03-20
第四季度某局安全生產的工作計劃03-21
學院學生會的第四季度工作計劃03-22
運動的描述優(yōu)秀教案03-22
在哪只手的大班教案03-16
奶奶過生日的大班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