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的醫(yī)生》大班語言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啄木鳥,了解鳥的特征與習性之間的關系。
2、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有愛護鳥類的情感。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啄木鳥及其他鳥類圖片,蘋果樹的圖片。
重點與難點:
知道啄木鳥為什么會捉蟲。
活動過程:
一、問題情景
小蘋果樹生病了,要去請鳥醫(yī)生看病。許多鳥都來了,要給蘋果樹看病,猜一猜,看一看什么鳥回來。啄木鳥、丹頂鶴、稀缺、燕子等都說自己會捉蟲,蘋果樹應該請誰看?
二、了解啄木鳥的特征
1、討論:為什么小蘋果樹要輕啄木鳥來捉蟲?
2、觀察啄木鳥的圖片,比較啄木鳥和其他鳥的不同特點,引導幼兒發(fā)現啄木鳥的嘴巴更尖、更長、爪子風鋒利,它們的尾毛能很容易地在樹干上支撐等,所以啄木鳥能捉小蘋果樹干里的蟲。
三、了解更多的鳥
1、除了啄木鳥還有哪些鳥會捉蟲?(喜鵲、燕子、鵜鶘、烏鴉、麻雀等)
2、它們長得怎么樣?
3、它們是怎么捉蟲的?
小結:鳥會捉蟲保護莊稼,是人類的朋友。
教學反思:
在閱讀書本前先給幼兒一個導入活動,讓幼兒了解樹對人類的作用,回憶生活經驗后,才開始閱讀這本書。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幼兒能夠大膽猜測、大膽發(fā)言,這點很不錯,特別是看到大樹生病后,孩子們都能體會到小動物的心情。大多數幼兒都能猜測到請啄木鳥來幫忙,當翻到啄木鳥給大樹治病時,孩子們都歡呼起來。當老師提問:“啄木鳥是怎樣給大樹治病時。”孩子們一言我一語,教師當時把孩子的語言提升并總結,我覺得這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對啄木鳥治病時的幾個關鍵詞 “敲、叼、啄”等動詞都掌握得很好,并讓幼兒做出動詞的相應動作。
當看完大書后,教師讓幼兒給大書取名時,幼兒能積極主動給書取名,如“啄木鳥治病”,“大樹得救了”,“ 啄木鳥真棒”……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開拓了孩子的思維,更主要是孩子學會了提煉故事內容,發(fā)展孩子的總結語言。
最后一環(huán)節(jié),讓孩子討論“怎樣愛護鳥類”,我是先讓幼兒說說鳥類有哪些特殊本領,由于在課前讓孩子收集鳥類的資料,孩子們都可以說出哪些是益鳥,能說出它們的本領。在此基礎上,教師及時啟發(fā)孩子們要愛護鳥類,從而引出要愛護和保護地球環(huán)境……
整堂活動效果還是不錯的,重點和難點都解決了,目標也基本達到,孩子的語言也得到了發(fā)展,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如:個別孩子在看圖時注意力不夠集中,還有閱讀小書時的常規(guī)還有待于提高。
小百科:果樹是指果實可食的樹木,能提供可供食用的果實、種子的多年生植物及其砧木的總稱。
- 相關推薦
【《果樹的醫(yī)生》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果樹的醫(yī)生》大班語言教案08-30
《果樹的醫(yī)生》大班語言教案08-30
《貓醫(yī)生過河》大班語言教案09-08
大班的語言教案08-17
關于大班的語言教案10-06
家的大班語言教案08-09
下雨了大班語言教案06-29
大班語言活動《家》教案10-03
《雨傘》大班語言教案09-25
《元日》大班語言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