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s》教學反思
一、承上啟下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主要涉及5個新的動物詞匯及舊知句型:What’s this? It’s a …學生較容易掌握。教師借助復習一年級上冊1~6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引出新知學習。并通過新舊知識綜合運用交流引出like, house,Who’s this? I like… 等后續(xù)課時知識,使學生在感知語言如何應用的同時,逐漸內(nèi)化自主應用。
二、綜合運用語言,自主交流。
1. 恰當?shù)那榫硠?chuàng)設,體現(xiàn)故事性的教學特點,同時也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
2. 本課是教師語言的大量輸入到學生知識逐漸輸出的過程。通過教師不斷地與學生交流,針對某一種動物,鼓勵、引導學生盡可能多的使用舊知描述動物的顏色、數(shù)量、本領等,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是從“師生問答”、“教師帶領學生描述”到“學生自主描述動物”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表達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Text)、聽力能力(Touch and say)、語言表達能力(Finding houses),達到語言綜合運用的目標。
三、詞句結(jié)合,分層教學
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教師實施了知識層面的分層教學,進行了適當?shù)脑~匯拓展。課堂活動及課后作業(yè)均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學生會說單個動物詞匯———進行單一句型描述動物——多元化描述動物。
四、不足
本節(jié)課的雖然難度層次不一致,各個設計環(huán)節(jié)形式相似,缺乏新意。
- 相關推薦
【《animals》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