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炎老師說閱讀的動機分四個維度,分別是:消遣、學以致用、精神享受、好奇心。
根據(jù)李老師所述的四個維度,我梳理了一下自己在讀書生涯中的動機。我小時候特別愛讀書,那時候書籍比較少,我把自己能看到的字都要讀一遍,記得奶奶家老房子屋頂上是用多張報紙裱糊的,屋頂比較高,為了能讀完所有報紙,我就踩在小凳子上仰頭看,奶奶說“小心把你脖子擰斷了”,這種如饑似渴的勁頭的內(nèi)驅(qū)力就應該是“好奇心”。
屋頂?shù)膱蠹埳显?jīng)有一篇詩歌,名字叫做《崛起的青春》,歌頌的是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是個還比較長,我愣是站在凳子上把它背下來(那時候很傻,不知道先抄下來再背),后來用這首詩參加學校舉行的朗誦比賽,還得了第一名,這應該就是“精神享受”這一維度。
因為愛讀書,輸入的多,寫作的時候也是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上學期間我一直都被同學和老師公認為“才女”。
再后來,我上高中后,學習壓力加大了,為了集中時間和精力學習,老師不但經(jīng)常沒收我們的課外書,還批評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yè),為了努力學習考上大學我就一步步的放棄了讀書。
上大學后,有大把的時間閱讀了,那時候不知道為什么有沒有了那種如饑似渴的`感覺,除了讀了幾本武俠小說外,名著幾乎都沒有看過一本,記得在圖書館借到《漂亮朋友》《雙城記》《荊棘鳥》等書籍,每每都是看了個開頭就放棄了,還調(diào)侃自己“看不懂名著”。
這樣無書作伴的日子一直到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閱讀開始限制在讀一些雜志上,再后來成家有了孩子,雜志也放棄了,過上了“不看書、不讀報、不看電視”的三不生活,自以為很悠閑,殊不知自己已經(jīng)遠遠地被時代拋棄了。
重新讀書是在20xx年,偶然聽到一個朋友說讀書的家長對孩子多么有益之類的話,就決定要為自己的女兒樹立一個愛讀書的榜樣,于是重新?lián)炱饡鹃_始閱讀。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確實是不知道該讀什么樣的書,于是在網(wǎng)上搜書單,流行什么書就讀什么書,比如《我不想過低配的人生》《在時光中盛開的女子》《大風中的行李箱》等,這一類書籍都是消遣型的,這一類的書籍我每月讀5本,一年下來讀了60本。
到了20xx年,我開始有目的的閱讀理財類的書籍,比如《富爸爸,窮爸爸》《解讀基金》《股市穩(wěn)賺》等等,這一類書籍一年讀了40多本;緊接著我開始帶著明確的目的去買書,比如管理類的、人物傳記類的、金融類的,我最喜歡的還是心理學類的,這幾年一直都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包括個人成長、婚姻家庭等,我讀過的這一類的書籍有《少有人走的路》系列、《戰(zhàn)勝心魔》、《自卑與超越》《心靈地圖》等幾十本,我自己認為我看這些書都是有目的選擇的,帶有“功利性”,算得上“學以致用”。
【淺談我的閱讀動機】相關(guān)文章:
我閱讀的故事作文11-23
我閱讀我感動我夢想12-19
我的閱讀罪刑_700字10-30
閱讀我最愛作文11-28
我愛閱讀作文700字-閱讀12-23
我的閱讀童年作文3篇12-22
我愛閱讀的作文(3篇)12-17
閱讀我的快樂作文(11篇)12-06
閱讀我的快樂作文11篇12-06
閱讀,我的最愛作文(3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