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我和同學們出去玩了。我們先在餐廳里面吃飯,吃完了飯,我們把外套全部都脫了,因為我們要玩游戲,我們玩的第一個游戲是《捉人》第二個游戲是《嚇人》,玩玩游戲后,我們又到餐廳里面打游戲,打完游戲,我們就下樓去唱歌了。
路真是遠!,我等了好幾分鐘,才到了唱歌的地方,到了三樓,唱歌的地方好遠呀!但是那個地方有點吵,我們唱了《小紅帽、小毛驢……》,唱完了歌。我們就回家了。
一年級作文 篇2
一天天氣很好,小白兔想去找小伙伴們玩兒,走著走著,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河上沒有橋,它撓撓頭,想了又想,自言自語的說:“怎么過去呢?”
這時,游來了一只烏龜,小白兔著急地問:“烏龜哥哥,你能馱我過河嗎?”烏龜點點頭說:“可以!毙“淄门d高采烈地說:“謝謝你烏龜哥哥。”
于是,小白兔跳上了烏龜的背,烏龜載著小白兔向對岸游去,烏龜的背又平又穩(wěn),小白兔感到舒服極了。它看到兩岸的花草樹木飛快地想后移動,眼前不斷地變換著一幅幅風景畫。小白兔高興的唱起歌來。
過了一會兒,烏龜把小白兔送到了對岸,小白兔擺擺手,微笑著向烏龜再見,烏龜轉過頭游走了。
一年級作文 篇3
我家養(yǎng)過四只小鳥,其中有三只小鳥生病死掉了,現在只剩下一只小鳥了。這只小鳥是公鳥,它長的非常漂亮。它有圓圓的頭,大大的眼睛,全身的羽毛是黑灰色,嘴巴下面有幾條白白的花紋,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色的,上面有很多白色的點點。假如它的翅膀全部展開,就像一把帶白點點的漂亮扇面,所以我給它取名“白點點”。
“白點點”每天早上天剛亮就起來,嘰嘰喳喳的唱歌。我早上7點一起床就去看它,它像馬戲表演一樣,一蹦一跳的,一下子跳到欄桿上,一下子又跳到鳥窩上,看著我喳喳的叫著,好像在和我說:“早上好!早上好!”
“白點點”最奇特的是它的嘴巴,它的嘴巴紅紅的尖尖的,上面有一段凸起來硬硬的部分,和其它小鳥不大一樣,所以它吃食時也很有趣。它吃食的時候把小米東扔一粒,西扔一粒,有時候還把剛拋起的小米一口吃掉,有時候好像突然被驚嚇到,撲的一下飛到鳥窩里,把小米濺了一地,過了一會兒,它又飛出來,像清潔工一樣又把小米一粒一粒吃掉。等“白點點”吃飽喝足就去睡覺了,一覺醒來又嘰嘰喳喳的唱歌了。
我每天看著“白點點”就會覺得有趣,我希望小鳥“白點點”開開心心、健健康康這么一直生活下去。
一年級作文 篇4
習慣,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我的身邊都是寂寞,習慣這個詞,讓我熟悉而又陌生。習慣,其實我挺討厭它的,但我又有什么辦法?習慣了,一直都是一個人;習慣了,永遠接受嘲諷;習慣了,男生們在我耳邊說過的臟話;習慣了,隱約感到難受;習慣了,沒有人懂得日子。。。。。。
習慣了,呵,習慣了,謝謝你們,讓我這么早就習慣了這么多。習慣,呵呵,我真的還沒長大,別讓我一個人承受那么多,不要說對不起,你沒有錯,是我錯了,我不應該待你真誠,我不應該如此愛哭,我不應該太過較真,我不應該如此純潔,我不應該,我不應該每天那么想你們,我不應該總是向你們表露出真情實感。
我錯了,錯在我早已習慣這一切的一切,我錯了,我不應該在你們的生命中出現,請忘記我吧,我不配再被你們想起,我真的不配,我一個人也會活得很好,地球沒了誰都會轉動,我不好,請你們都離開我,謝謝,不用擔心,習慣了堅強,我不會再哭了,鼻子酸的話,忍一忍還會過去,再見吧,哦不,不再見。
點評:小作者寫的有些悲觀,未免讓老師感覺很心疼,習慣一方面是自我培養(yǎng),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受環(huán)境的影響,反而和應不應該并沒有什么關系,小作者不應該一味的否決自己,人生應該是積極樂觀的,做自己認為正確的`就好,太在意外界的眼光反而會被影響的厲害,老師對小作者的建議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加油。
一年級作文 篇5
春姑娘來了,她帶著許多種子來到人間,把種子酒遍整個世界。
花兒爭先恐后地開放了,草兒不甘示弱地變綠了。整個世界都生機勃勃。
青蛙媽媽懷著一個大肚子來到森林里找家。
在這時,它發(fā)現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它高興地想:我終于找到了這么一條清清的小河了!
于是,青蛙媽媽迫不及待地跳進小河里產了許多卵。很快,它的卵就孵化成了小蝌蚪。
青蛙媽媽細心地教小蝌蚪游泳。小蝌蚪也很快學會了。
一天,青蛙媽媽去稻田里捉蟲,早晨才回家。當它回到家時眼前的一幕讓它大吃一驚。這清激見底的小河竟然變成黑乎乎的了。前面有一座工廠。工廠上有兩根又大又粗的煙囪,冒著一股濃濃的煙霧。還有兩根像怪獸樣的污水管延伸向小河里,管里流出又黑又臭的臟水。
青蛙媽媽想:哎呀,我的的孩子怎么辦?
于是它連忙大聲喊:“孩子,你們在哪呀!”這時,河里傳來一陣微弱的聲音。原來是小蝌蚪在喊救命。青蛙媽媽連忙跳到河里一個一個地把小蝌蚪撈了上來。
青蛙媽媽決定把家搬到另一條小河里。
一年級作文 篇6
我做了一個夢。
在夢里我們依舊是同學、朋友。我們在高中相遇,你在和昔日的伙伴玩扳手勁。你依舊清瘦,黝黑,只是那一貫明亮的黑眸就像摻了雜質,暗了下去。你盯著我們每一個人看,帶著凄傷與深深地眷戀。然后,你拖著沉重的步伐,離開了教室,在夕陽中,消失在了走廊的盡頭。
是的,你走了。你永遠的離開了人世。你走時只有14歲。
那是一個大晴天。我剛下課,拿出手機就看到毅發(fā)來的短信:拉里出車禍死了。我沒太在意,以為那只是個無聊的人的玩笑罷了。后來,小學班主任在群里說你永遠地離開我們時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那一秒,我腦袋就像短路了一般,揮之不去的全是你那雙清亮的黑眸。
誰會將一個擁有如此明亮雙眼的孩子,一個心靈如此純凈的少年與死聯系上。
在我5歲時第一次遇見你就驚訝于你那雙亮眸。從不曾忘記你在夏天抓知了來嚇我們的場景。那一聲聲鳴叫,現在想起來竟像是一聲聲哀鳴。從不曾忘記你拉著我們一群人躺在操場上非要看星星的那副堅定的神情。十點熄燈,我們一群人在九點四十幾就一溜煙跑回了寢室,只有你戀戀不舍的數星星。還拿著一罐啤酒,說是數星星是一種情調,一定要配上酒才夠優(yōu)雅。從其他男生口中聽聞你回寢室時已經熄燈了。你還被生活老師批評了。后來我問你老師怎么給你說的,你輕描淡寫地敷衍了我兩句,之后就開始繪聲繪色地描繪起那短時間內的星空。你那本就明亮的雙眼瞪得更大,孩子氣地手舞足蹈。
拉里,你知道嗎?拋開失去了一個最親愛的同學不說,我丟失的是一段沒有終點沒有結局的友情。我沒有像一個孩子一樣哭,我沒有親眼見到你死去,沒有參加你的葬禮。我拿什么相信你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死去?難道只憑別人的只言片語嗎?
在我內心深處,我始終覺得與我分別兩年之久的你只是消失了一段時間而已。也許在某一天,我們開同學會的時候,你會笑著加入我們道:“好久不見!
“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我會帶著笑臉,揮手寒暄,和你坐著聊聊天。我多么想和你見一面,看看你最近改變。不再去說從前,只是寒暄。對你說一句,只是說一句‘好久不見’!薄笥
一年級作文 篇7
我們班有個小小書法家一——王怡人,她長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烏黑的頭發(fā),一張櫻桃似的小嘴巴,紅彤彤的臉蛋就像一個大蘋果,讓人忍不住總想去嘗一口。她很愛笑,一笑起來就露出一對甜甜的小酒窩。她成績優(yōu)秀,愛好廣泛,喜歡唱歌、跳舞、看書,但她最擅長的是書法。她五歲的時候就報了書法班,從基本筆畫練起。大家都知道,練字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她非常有毅力。記得又一次,中午休息,我們約她去外面玩游戲,她只是“嗯”了一聲,卻沒有起身,我們玩得興高采烈,卻不見她的蹤影,我非常納悶,回到教室一看,教室里只有她一個人,正在反復地琢磨那幾個字,竟然沒有發(fā)現我已經走到了她的身邊。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她現在使我們班的宣傳委員了,不但鋼筆字寫的非常出色,毛筆字也寫的有模有樣了。我要向她學習,像她一樣把字寫好,并且希望我們能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一年級作文 篇8
寫作教學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努力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生活,發(fā)現生活,提高感受生活的能力;要加強學生的寫作實踐,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而小學生作文的普遍現狀是:感到作文難。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學會怎樣作文,因為大部分小學生初學作文時通常都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從下筆。特別是農村的小學作文教學,教師還采用“教師命題——指導——學生習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教學程式。這些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不利于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改革農村小學作文的教學方法,大面積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已是當務之急。
因此,教師通過怎樣的作文教學,來有效地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通過寫作來表達真情實感值得研究。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本人認為提高農村小學作文的策略有以下幾點:
一、轉變教育觀念
葉圣陶曾說過:寫作目標應由“應試”為目標轉為以“應需”為首務,寫作是人的一種生活能力應該應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寫作內容呈開放型,以社會生活為寫作源泉;寫作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素質,以“人”為本位。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改革教學方法。首先要融作文教學于火熱的社會生活和生動有趣的活動之中,從而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激發(fā)熱情、生發(fā)靈感、升華思想、陶冶情操。其次,要多形式、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訓練,根據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形式,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類指導,分層訓練,讓學生在不同的層面上學有所得,練有所進,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整體效益。理念的轉變是一場革命,作文教學理念的轉變必然帶來作文教學內容、形式、過程、評價及教學策略、方法等一系列的變化,對此,教師要切實把握,才能取得真正的改革成效。
二、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內容發(fā)生興趣時,他才能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而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教師應從鼓勵,創(chuàng)設相應的寫作情境,舉辦貼近自然、生活和社會的活動等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勤寫作的好習慣。
三、讀寫結合,積累素材
知識在于積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習慣,使其能有意識地、自覺地捕捉出現在學習、生活中的人、事、景、物。
1、培養(yǎng)閱讀能力,積累習作素材
寫作和閱讀密切相關,相輔相成。閱讀是寫作的借鑒,是讀者間接認識生活的途徑,而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了解生活,產生情感共鳴,獲得思想認同等等,這些對于提高讀者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正如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有些學生雖然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卻無法“文從字順”地表達出來,這就是缺乏足夠的閱讀積累。教科書中的文章多文質兼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到讀賞結合,讀寫結合。
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還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閱讀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今的,還是中外的,閱讀的內容和范圍不作限制,越廣泛越好。教育學生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把平時在閱讀時看到的好詞佳句象背書似的牢記在腦海里,有效地積累詞句,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長期堅持,書中的語言文字就能變成自己的儲備和財富,等到用時,自然會涌上筆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
2、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豐富習作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痹谄綍r教學中,應把學生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發(fā)我們的思考。可是,面對美麗的大自然孩子們卻無動于衷,或雖感到美,卻又寫不出來。生活中每天發(fā)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們往往求大,忽略了身邊值得關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情況。對農村學生來說,農村天地廣闊,生活豐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風光,環(huán)境優(yōu)美,動植物資源豐富。農村還具有多姿多彩的鄉(xiāng)俗民情、婚喪喜事……這既是作文教學的直觀教具,又為作文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教師利用這種優(yōu)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使他們“見景生情”。把這種情景教育引進小學作文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寫一寫自家養(yǎng)的豬、鴨、鵝等,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教師幫他們列出觀察項目,學生就會有目的的觀察,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說了。讓學生每天回憶發(fā)生的事,說一說、議一議,久而久之,學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價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內容。指導學生寫自己熟悉而又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寫那些“虛構生活”讓學生知道,說真話、寫事實、敘真情就是作文。
四、激活思維,別出心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1、觀察現實生活,大膽假設,虛構幻想
無論哪一類想象作文都脫離不開現實,離開現實的想象是空洞的。例如童話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據小學生喜愛動物的特點,用動物代替人類的形象來表達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這類作文實際上是對現實的再現。如要求學生以 “二十年后回校園”為題,寫一篇習作。這一類寫未來生活的想象作文對學生而言更有難度。未來校園是什么樣的,學生只知道寫教學樓變漂亮了,教育設施更多了,其他就不知寫什么好了。其實這些想象都與我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可引導學生勤觀察,例如當看到搽黑板時粉塵漫天飛舞,能不能想象未來會有一種能用遙控控制,板書自動消除的黑板……這些現實中人們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東西,都可以大膽想象它的樣子、形狀、功能,那么展現在學生面前的空間該有多大呀!
2、教材拓展延伸,進行想象練筆
課文是學生寫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課文資源,結合課文內容、課文插圖,讓學生練習改寫、續(xù)寫、擴寫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徑。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在父親不分晝夜地在廢墟挖掘時,被埋在廢墟中的兒子阿曼達此時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讓學生去想象,擴寫出符合事情發(fā)展的故事,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學生想象的火花。
3、填補空白,提高想象力
在教學中選取一些相關的事物或詞語,讓學生進行整合,填補其中的空白,也是提高學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師隨便寫下幾個詞語,讓學生用上這幾個詞語編上一段故事,然后進行口述表演,這樣激起學生的興趣,他們的想象力會更活躍。這類填空白的訓練,可以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五、自主修改與多元化評價,提高作文水平
1、學生為主,自批自改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過功夫。對于學生寫好的作文,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修改。作為語文老師,首先自己要轉變觀念,可以只給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可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其次,也要教育學生轉變“我寫你改”的舊觀念,要使他們懂得“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來的,一個不懂改文章的人,將永遠是一個作文的門外漢。而且自改作文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自我學習活動,而學生間的互相批改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對作者有好處,對改者也有好處,更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有效體現。
2、倡導多元化評價模式
傳統的作文教學評價模式是由“我教你寫,你寫我評”、“學生習作,教師批改”構成。這種教師講評的單方面注入式教學,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背離了習作教學的規(guī)律。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改革作文評價的理念和方式,實施多元化評價,促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進一步體現了評價的服務功能。
六、結語
農村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更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百科全書。恰當地運用適合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方法,有效利用農村的廣闊資源。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培養(yǎng)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一年級作文集合八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