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節(jié)日習俗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2、清明節(jié)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不過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里進行類似活動。
3、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干凈。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guān)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然后叩頭行禮祭拜。
此后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guān)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4、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這里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jié)當日掃墓還是前后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風水大師認為只要在清明節(jié)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shù)氐牧曀,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于某些風水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nèi)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jīng)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shù)氐南嚓P(guān)習俗去做。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fā)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
風水大師的回答是也不盡然,需要根據(jù)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古代歷法中,為一。當然,現(xiàn)在通常不會那么早,但是,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2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是忙的團團轉(zhuǎn),因為春節(jié)的習俗很多,要準備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先來說說煙花吧,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聽大人們說,過年的時候放炮,不僅是為了好看,更主要的是去掉一年的晦氣,希望我們下一年有個好的開端,呵呵,我似懂非懂。
我們家早早就買來了這些東西,有長有短、有方有圓,看著那堆紅似火的鞭炮,真是惹人喜愛,禁不住就想伸手拿。一旁的母親趕緊提醒我:這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啊,都是易燃物品,里面全是炸藥,占上火就會爆炸,小孩子可不敢隨便拿著玩,大人放炮的時候你們在旁邊看著就行了。
可是母親我太想玩了,你就讓我玩一次嘛,或者給我一個小點的。
你這孩子,哪有女孩像你這樣愛玩炮呀,這樣吧,給你一盒“煙花棒”,用打火機點著,它就會呲出“點點星光”,你可以兩只手拿兩個,來回轉(zhuǎn)圈,可漂亮了,這個是比較安全的,要不你試一下。
好啊好啊,我歡呼著照著母親的話做去了,還真是的,呲出的火星果然像天空一閃一閃的星星,好美!
放炮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時間問題:你平時不管什么時候放都無所謂,但到了大年三十中午、晚上(也就是我們的除夕之夜)吃飯之前,還有天不亮起床之后(我們通俗的說法就是起五更)是必須要放炮的,而且家家比誰的響亮,那可是很有面子的哦。
其實放炮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由其是小孩,總是想盡各種辦法,比如把炮放到一個破碗下面,或者放到小水溝里,看炮把碗炸多高,看炮濺起的水花,都是挺有趣的事。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3
史料顯示,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nóng)歷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jié)氣是立春;殷以今農(nóng)歷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nóng)歷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
周以后,計算二十四節(jié)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jīng)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說的來頭。
有學者認為,正是由于歷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把“冬至”視為“歲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視為“歲除”。當冬至節(ji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呈式微之態(tài)時,原來那些習俗,便漸漸融入了后來盛行的“春節(jié)”之中了。
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4
廣西壯族的節(jié)日風俗豐富多彩,下面我就挑幾個有代表性的跟大家分享下。
歌婆節(jié)(歌墟)
壯族人民的歌婆節(jié)一般在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舉行。()它是壯族地區(qū)傳統(tǒng)性的群眾活動。壯語稱“窩埠坡”或“窩坡”。屆時,青年男女從各地匯集在固定地點,每次一天或數(shù)天不等,一般有數(shù)百乃至數(shù)千人參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對唱,這一組同那一組問唱,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并多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據(jù)文獻所記,“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與今接近。
婭拜節(jié)
廣西者寧、索烏的壯族每年4月屬兔的那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只雞和48條魚,到婭拜山上祭奠壯族傳說中的婦女婭拜,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壯族山寨的頭領(lǐng),她率領(lǐng)百姓與壓迫他們的官兵打仗,失敗后被殘殺。眾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巔,并將此山定名婭拜山。每年到她遇難那一天,壯家人都要祭奠她,表達懷念之情。
吃立節(jié)
“吃立節(jié)”是龍州、憑祥一帶壯族特有的節(jié)日。據(jù)說中法戰(zhàn)爭時,當?shù)貕炎迦嗣褚蛎τ诳箵敉鈬致哉叨櫜簧线^春節(jié),直到正月三十才凱旋而歸。為了慶祝勝利,補過春節(jié),當?shù)厝吮惆衙磕暾氯饕粋節(jié)日來過,此后相沿成習。
壯族的節(jié)日風俗是不是很獨特,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親自過去體驗下哦。
【【實用】節(jié)日習俗作文4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