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古詩,品韻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我們捕捉到自己的情感律動,感受到自己的心靈風光,請悄然記下,讓這瞬間的感動在詩行中凝為永恒。
——題記
我站在歷史的枝頭驀然回望,看五千年源源流傳的文化中滿載詩人們的思愁。當詩人們大筆一揮,揮出人世滄桑和歷史的蹉跎時,卻又筆鋒一轉(zhuǎn),點綴出一抹淡淡的自勉韻味;當他們抑郁難耐,感慨國家破碎時,卻又通過刻畫文字,渲染出一種澎湃的氛圍,讓一切的氤氳驅(qū)散在筆墨之間。
劉禹錫·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一生寫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詩句,描繪了各種清雅脫俗的自然美景?烧l知,他竟被貶謫長達二十余年之久。當他重回京城,看到眼前的荒涼和落魄,不禁感嘆如今的物是人非。記得一次,白居易在酒席上與劉禹錫相遇,對他的流放遭遇深表同情,劉禹錫即興回贈了一首,以示答謝。其中“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則暗示社會的發(fā)展和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詩人對世事的變遷和宦途的謫升都表現(xiàn)出他那深邃的思想和樂觀的態(tài)度。隨后他又用不甘沉淪的筆寫下了“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這一足以洗滌靈魂所有陰霾的豪言壯語。也正是這氣概,這膽氣,才使他的作品蕩漾在歷史文明的河床中,未曾消逝。
眾所周知,秋天是一個悲涼而肅靜的季節(jié),而劉禹錫所描繪的“晴空”和“白鶴”,卻無不醞釀出爽朗明快的'氣氛。作者用獨特的角度把自己的昂揚的情緒寄于晴空中徜徉的白鶴,流露出的平靜和樂觀真謂無可比擬。他用清新的筆調(diào)襯托出追求世俗者的丑態(tài),用明快的律動點染出社會的發(fā)展趨勢,更用不羈的言語把自己的樂觀情懷抒發(fā)的淋漓盡致。我想,在他所作詩的字里行間,一定濃縮了本人一生的思索和感悟。
蘇軾·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多次遭貶謫,一生同樣坎坎坷坷。雖這樣,他的散文、詩、詞、書、畫等方面均有頗高的成就。他一生浮沉,所作之詩一改晚唐五代浮靡婉約的風格,格調(diào)高昂,豪邁奔放。他的一首《記承天寺夜游》文字雖少而又少,看似漫不經(jīng)心卻極其鮮明地烘托出一種意境和情調(diào)。他以高度凝練的筆墨,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那清澈透明的月光,那清麗淡雅的竹柏,那信步游園的閑適,著實讓人心泛漣漪。當行云流水的文字如一泓清泉穿過我的身體,流進我的心靈時,我的心似乎也返璞歸真,進入了另一個境界。
停下思緒,翻過一頁史書,再閱讀他筆下中秋時節(jié)的所思所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行靈動的字體不禁烙在我心上。是啊,既然月亮的陰晴圓缺猶如人的悲歡離合,都是必然的規(guī)律,我們又何必去在意生活中的分分合合?只要有人與我共享相思的苦酒,一切污穢都將煙消云散;只要家人平安幸福,就能滿足我心里的夙愿。
不錯,詩人們心中總有或多或少的抑郁,但他們卻懂得為自己勾勒出理想的輪廓,打開心靈的枷鎖,放飛沉淀的回憶,讓樂觀奮進代替這些消極而膚淺的情緒。我,一個當代中學生,也多多少少有幾分苦悶和無奈,我也應該學會為自己迷茫的人生尋找重獲信心的支點,改變一些不該我所擁有的夢魘,讓篤定和陽光充盈我搖曳不定的心扉,讓現(xiàn)實的落差打破那些不切實際的夢幻。正如海子所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請相信,我會讓詩人們的勇氣和憧憬始終縈繞在心頭,促使自己生長出最人性的枝蔓,綻放出最迷人的笑靨,散發(fā)出最沁人的芳香馥郁,為自己斑駁的人生做出完美的詮釋。
【讀古詩,品韻味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讀古詩,品韻味作文1200字左右高三01-10
品詩韻味人生作文05-19
品詩韻味人生作文800字07-21
看川劇品韻味四年級作文12-12
品國學讀人生作文04-08
讀國學品經(jīng)典作文07-10
讀國學,品經(jīng)典作文05-19
讀古詩的趣事作文09-11
看川劇品韻味小學四年級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