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人生的痛】
淚水慢慢侵入心靈,澆灌了準備但尚未萌發(fā)的幼芽。
痛苦是什么,或許你并深有體會。痛苦就像挫折一樣,樂觀的人,把它當做走向成功的階梯,大跨步向前走;但悲觀的人卻把它當做絆腳石。就比如說,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就明確闡明了這個觀點:曾經(jīng),有兩個人在沙漠里找不到出口,而且口干舌燥,但他們最終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遇到了半杯水。結(jié)果大家也都知道;一個人最終死在了沙漠里,而另一個人則截然相反,不僅沒有渴死在沙漠里,而且走出了沙漠。
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前者在看到半杯水后,失望地說:“只有半杯水。”后者則激動地說:“我有了半杯水”。這就是心態(tài)的不同?梢缘玫剑鎸ν纯鄷r所持有的心態(tài)不同,其結(jié)果也往往不一樣。那么,在生活中的你是選擇前者還是后者呢?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選擇后者而不選擇前者。舉個例子吧,在我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離婚了,可是這并沒有影響到我的學(xué)習(xí)生活,反而激勵了我一定要努力學(xué)習(xí);考試失利時,如果是平常超不過我的人這次超過了我,我不會向他人那樣心里產(chǎn)生怒火,為自己找理由,而是認真分析試卷,為什么錯了,該不該錯;我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從此一蹶不振,而是以超過我的學(xué)生為動力:下次一定不讓他超過我。
心態(tài)很重要,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應(yīng)該勇敢的去面對,即使你犯下了很大的錯誤,也應(yīng)該努力去承擔,我相信,每個老師都認為,只要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不要讓痛苦的煙云永遠纏繞在你身邊!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痛苦,呈現(xiàn)在你眼前的就會是一座華麗的皇宮。
【第2篇:珍惜痛苦】
沒有人喜歡痛苦,但卻沒有人能拒絕痛苦。上帝是個精明的生意人,在給你許多幸福的同時,也一定會搭配上成倍的痛苦。
生活中,有人因為貧窮而痛苦,有人因為孤獨而痛苦,有人因為事業(yè)無成而痛苦,有人因為患疾病而痛苦,有人因為失去愛情而痛苦,有人因為平庸的生活而痛苦……面對痛苦,我們無法逃避,于是就有了解決痛苦的種種方法:有人心灰意冷愁腸百倍時,一醉方休,借助酒精來麻醉自己;也有人在痛苦中,心理漸漸失衡,于是瘋狂地攻擊他人和社會,自己痛苦也不讓別人好過;還有人面對痛苦,萬念俱灰,而最終走上了輕生的路……
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從醉鄉(xiāng)中睜開眼睛,那刻骨銘心的痛苦依然那么清晰;那些危害他人和社會的人也必將受到嚴厲的制裁,從此更加陷入萬劫不復(fù)的痛苦深淵;而輕生棄世的人自己也許是解脫了,但卻給親人和朋友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其實,痛苦就像影子一樣,始終伴隨著我們。人本來就是在母親的痛苦中孕育和誕生,也注定要在痛苦中生存、逝去。缺少痛苦的浸潤,人生就會變得膚淺和蒼白,沒有經(jīng)過痛苦的洗禮,生命便顯得單薄和脆弱地。真正的痛苦可以使人冷靜,使人深邃,使人成熟;有了痛苦人生才會變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
巴爾扎克曾說過:“痛苦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的確,那些坦然面對痛苦,并勇敢地戰(zhàn)勝痛苦的人往往能夠成就大業(yè)。世界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4歲時,一場麻疹差點奪走他的小命,7歲時險些死于猩紅熱,13歲時又患上了嚴重的肺炎。46時,牙床突然長滿膿瘡,只好拔掉了所有的牙齒。牙齒剛愈,他又患上了可怕的眼疾,雙目差點失明,50歲后,多種疾病吞噬著他的肌體,聲帶也壞了,不能發(fā)聲。可以說終其一生,異乎尋常的痛苦如影相隨。
但走在痛苦面前,他沒有畏懼,沒有退縮,沒有沉淪和絕望,而是將痛苦緊緊擁抱,化為生命的動力,他每天堅持練琴十多個小時,忘記了饑餓和死亡。從13歲起就周游各地,過著流浪的生活,他那充滿魔力的琴聲征服了整個歐洲和世界。著名鋼琴家李斯特聽了他的演奏后,激動地大喊:“天啊,在這四根弦中包含了多少苦難,痛苦和受到殘害的生靈啊!”的確,痛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充實;痛苦是一股生命的力量,它推動著我們不斷前進。哲人說過,我們不僅要學(xué)會在歡樂中微笑,也要學(xué)會在痛苦中微笑。讓我們珍惜所擁有的痛苦吧!
-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