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楊柳吐綠,溫暖的春風吹綠了一望無際的麥田,吹皺了靜靜流淌的河水.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柳樹優(yōu)美散文欣賞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柳樹優(yōu)美散文欣賞【篇一】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小時候,看見大人栽柳樹,只把柳枝上截下來的不粗的樹干插在泥土里,心中產(chǎn)生疑問。父親告訴我,栽其它樹種都需要用提前培育好的幼苗,唯有柳樹,可以用這種扦插的方法,很容易成活。于是,從小對柳樹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感情。
澇池周圍栽滿柳樹。村里人經(jīng)常聚在一起家長里短,談天論地。孩子們在人群里來回穿梭,追逐嬉戲,偶爾有一兩個跌倒在地,沾了一身的土,惹得陣陣笑聲。美術(shù)課上,最得心應手的無非是畫一株垂柳,幾只飛翔的燕子,幾朵白云,旁邊畫幾只蝴蝶。經(jīng)常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同伴的贊嘆,心里非常高興。
柳樹發(fā)芽的當兒,孩子們?nèi)滩蛔臉渖铣断乱恍┝鴹l,用其中的一截做成“咪”,放在嘴里嗚哩哇啦地亂吹,雖然聽不出什么調(diào)調(diào)來,但是總覺著趣味無窮。柳樹葉子在裊裊炊煙中逐漸長大,翠綠色的柳葉隨著枝條迎風擺動,格外引人注目。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都要駐足抬頭觀望一番。
柳樹在春天里最先吐綠。延河兩邊的街道上,一排排,一行行,翡翠一樣的顏色,如絲綢般柔軟,用“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句形容再逼真不過。晚上,柳條在霓虹燈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嫵媚動人,美麗絕妙。邁著輕盈的步子,伴著和煦的春風漫步在街道上,滿身的疲勞全被驅(qū)散而去,心情也變得爽朗起來,越發(fā)對柳樹產(chǎn)生一種不可名狀的贊美之情。
秋天,正當銀杏樹葉黃亮一片,楊樹、洋槐樹等各種樹葉相繼發(fā)黃的時候,柳樹依然披著一頭墨綠的秀發(fā),與色彩斑斕的秋天景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情形大概能持續(xù)到立冬過后,柳樹的葉子才逐漸由綠而黃,有的直到從樹上掉落的時候,還透著微綠的顏色。
我喜歡柳樹,因為柳樹有著人一樣的高尚品質(zhì)。
柳樹優(yōu)美散文欣賞【篇二】
出曲阜南門,是一條通往小雪至鄒城的公路,順路往南不到二里,有一條沂河,從東至西繞城而過。河上原來有一座石橋,橋的下面是一個叫做沂河崖的村子。下了橋不多遠,左邊有一個小村子,與沂河崖隔河相望,叫做南泉,是出產(chǎn)曲阜香稻的地方。從這南泉的村南向東,便是通往息陬、尼山的鄉(xiāng)間便道。
路不寬,平整的沙石路兩旁栽滿了青一色的楊柳,撐開著的樹冠像一把把濃綠的傘蓋遮蓋了大半個路面,整條路便如同一道蜿蜒著的綠色長廊。一陣風來,枝條搖曳,讓人倍覺清靜涼爽。向東十余里,有一個很大的村子,公路便沿著村子的西邊向南繞過去,然后折轉(zhuǎn)向東從村子的南部穿過。這地方便是息陬。
最初聽到息陬這個地名頗有些不解,只是從字典上查到:陬,zōu 隅,角落。春秋魯?shù),在今山東曲阜東南。于是就把 息 與 陬 連起來,覺得這可能是當年孔子從尼山往來于曲阜之間,中間休息過的地方。因為當時相傳孔子生于尼山,而息陬恰好處于尼山與曲阜的中間。問了一些當?shù)厝耍舱f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當時就覺得這地方還真是不錯,畢竟是孔子曾經(jīng)駐足過的地方,多少也算是沾了圣人的靈氣。后來才知道,其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原來,息陬竟是一代至圣先師孔子的真正故里(注)!妒酚洝分杏 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 的記載。說是孔子的父親叔粱紇,是魯國陬邑人,稱為陬邑大夫。魯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六十多歲的叔粱紇征戰(zhàn)歸來,因無子嗣,遂到顏府求婚,與顏氏女顏征在婚后一年仍未生子,便去尼山求子。 禱于尼丘,得孔子 。這說明孔子并非生于尼山,而是生于息陬。至于 息陬 這一名稱的由來,有人引用《史記?孔子世家》說法,說是孔子當年周游列國,欲從衛(wèi)國到晉國去,至黃河邊時,聽說晉國大夫趙簡子殺了竇鳴犢、舜華兩位賢臣,遂決定不再去晉國, 乃還息乎陬鄉(xiāng),作《陬操》以哀之 。詩中有 慘予心悲,還轅息陬 句。這大概既是息陬這名稱的真正由來了。
息陬地處平原地帶,方圓約二三里,在這一帶算是一個很大的村落。村北有一條小河,與防山隔河相望。從曲阜至尼山的鄉(xiāng)間公路到這里拐了一個很大的 之 字型,從村西繞至村南,然后折轉(zhuǎn)向東,整個村子便被圈在了這公路的拐角處,一面靠水,兩面臨路。河堤與公路的兩旁全是柳樹,綠柳成蔭,三面環(huán)繞,整個村落便被掩映在這濃綠的綠柳從中。
村西公路的西面有一個很大的院落,沿路一字排開,大門前有一座小石橋橫臥于兩棵大柳樹下。穿過石橋進入院子,大門上赫然映入眼簾的 息陬糧所 幾個大字,似乎在提醒人們:這里就是息陬了。
轉(zhuǎn)過灣向東進入村里,沿路兩旁幾乎全是駐鄉(xiāng)鎮(zhèn)公共機構(gòu)的駐地,路北是當時的息陬農(nóng)機廠,東鄰便是息陬郵電支局,從西至東一溜青磚瓦房,座落在一排粗大的柳樹蔭下。路南從西向東依次是食品站、農(nóng)技站、農(nóng)村信用社。路北郵電支局的東則是一個向北通向息陬街里的通道,寬約十余米,當時還顯得很寬闊。農(nóng)技站的大門便正對著這通道。沿通道向里有一個很闊大的空場地,是當時息陬唯一的集市,當時的息陬供銷社就建在這集市的北則,東端兩間是新華書店,中間是采購站,收購土產(chǎn)雜品的地方,西邊是煙酒糖茶百貨部。每逢集市,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百姓趕集上店,肩挑貿(mào)易,集市上各種農(nóng)產(chǎn)貨物琳瑯滿目,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使這里成為這一帶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方。
從郵電支局沿路向東,依次是獸醫(yī)站、衛(wèi)生院。公路到衛(wèi)生院的門前有一個斜向東南的轉(zhuǎn)灣,約三五十步,然后折轉(zhuǎn)繼續(xù)向東。兩邊各一排高大茂盛的楊柳樹,樹冠相接,濃蔭蔽日,滿地蔭涼。衛(wèi)生院的門前有一個不大的空地,空場的東側(cè)有一株很粗大的柳樹,濃密的樹蔭遮蓋了大半個場地,正好供前來診病的鄉(xiāng)鄰在樹下歇腳休息。
衛(wèi)生院的院長叫陶憲法,人不到四十,是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醫(yī)科大學生,聽說后來調(diào)到縣衛(wèi)生局當了局長。醫(yī)院人不多,其他的一些醫(yī)生護士原本也多半相熟,如今卻幾乎連一個也記不起了。只記得有一個女護士長叫馬元禎,三十歲上下,人生得很白凈秀氣,家是當?shù)啬舷乃蔚。另有一個姓劉的中年醫(yī)生,人很樸實。有一次是我得了痢疾,鬧肚子搞得人很虛脫,是他跑了來將我背到醫(yī)院里去打了半天的吊瓶。只是時間長了,連他的名字也有些模糊,好像是叫劉書寅的,終究也記不清了。
衛(wèi)生院的西鄰是獸醫(yī)站,大門與路南的信用社和農(nóng)技站斜對著。院子中間是一排帶走廊的平房,房前有兩棵很大的柳樹。當時的站長是顏廷法,三十出頭,醫(yī)術(shù)很精湛,是遠近聞名的一名年青的中獸醫(yī)。老顏人很和善,濃眉大眼,寬闊的額頭,顯得很老成。記得第一次見他,便主動自我介紹: 我姓顏,在咱獸醫(yī)站里 。那次我鬧肚子很厲害,打了半天吊瓶也止不住,于是他便給我開了一個方子。當時還鬧了一個笑話,同事們說老顏是獸醫(yī),不能給人看病的。沒想到只一副湯劑下去,第二天便止住了,人也立時地有了精神。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和老顏成了莫逆之交。當時獸醫(yī)站只三四個人,后來陸續(xù)分來一男一女兩個學生,男的是孔祥武,是當?shù)厝。女的姓張,名字卻記不起來了。院子的西邊有一個很寬敞的治療室,里邊安放了一張乒乓球臺,這在當時對那些剛畢業(yè)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項有吸引力的活動。每逢陰天下雨,到獸醫(yī)站去打乒乓球,便成了當時幾乎是唯一的好去處。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在偏僻的鄉(xiāng)下不要說電腦,就是電視也是極稀有的奢侈品。記得當時在這條街上的幾個部門中,便只有農(nóng)信社有一臺14吋的黑白電視。信用社是銀行重地,外人不方便進入。后來林業(yè)站的站長翟天敏買了一臺黑白電視,吸引得附近的居民也都大老遠跑來觀看。來的人多了,屋里容不下,便只好把電視機搬到院子里。
那時的息陬街上沒有路燈,一到天黑,除了沿街幾個公家部門的院子里透出一些電燈的光亮,周圍的一切便都沉浸在一片黑暗和沉寂中;蛟S是長久的鄉(xiāng)下生活使人們習慣了那夜色的幽暗,倒也并不感覺得太黑,甚至憑借著天幕上星光的輝映,很遠地便能模糊地分辯出道路上的積水和熟悉人的身影。息陬雖說是集鎮(zhèn),但晚上卻很少行人,偶爾從黝黑的街巷里傳出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更增添了這鄉(xiāng)下小鎮(zhèn)的神秘與寂靜。
鄉(xiāng)下的夜晚總是來得很早。每當太陽從西邊村頭的那棵大柳樹上落下去,門前那條沙石路上行人的腳步便顯得匆忙起來。特別是秋冬的季節(jié),那時候大路上時常會有一些拉平板車的人,有的是當?shù)氐霓r(nóng)人在忙著運回田里收獲的莊稼,也有些是套著毛驢趕腳的車夫。或許正是由于有了門前的這條沙石路,有了這路上來往的車輛和行人匆忙的腳步,才使得這偏遠的鄉(xiāng)間小鎮(zhèn)感覺到一種安靜中的喧鬧,使人感覺到時間的流淌。
有很多時候,我時常會一個人靜靜地蹲在路邊的石頭上,默默地看著這路上過往的行人,靜聽著那匆匆的腳步在沙石路上摩擦的音響。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這黑夜仿佛是從這些行人的腳下生出來,或者是這行人的腳步將黑夜從西邊的天際帶了來的。
天黑下來,整個村莊便籠罩在一片茫茫的夜色中。月亮似乎每次都從村東邊的那棵大柳樹上升上來,月光如水,灑落在附近的房頂上、墻壁上,如流光浮動,彌霰在周圍的空氣中。近處的房舍,村邊的柳樹,以及村外大片的玉米地,全都沉浸在一片朦朧的月色中。月光透過高大的柳樹照到沙石路上,在路面上投下一團團細碎斑駁的陰影,整個路面便鋪滿了深深淺淺的花紋圖案,如同一卷展開著的長長的水墨畫在地面上浮動。踏著如水的月光,披一身清露,我時常會獨自一人沿著這條鋪滿了柳樹蔭影的沙石路踟躅獨行。有時候會一直走到很遠,像是要去尋找一個遙遠的童話世界,又像是在去追尋一個撲朔迷離的美麗夢景。
出了村子一路向東,兩旁是一片一望無垠的莊稼地。月光下的原野,流光脈脈,天地一色,一片朦朧,顯得格外空曠神秘而寂靜。油綠的玉米葉子上閃著晶瑩的露珠,田野里輕霧繚繞,如縷縷輕紗在月光里飄蕩浮動。天幕上一輪皓月孤懸,含情脈脈地注視著月光下沉睡著的大地。她大概也是寂寞已久了吧,就像一個靦腆的鄉(xiāng)下小姑娘,總是遠遠地跟在你的身后,緊隨著你的腳步默默地在天空中移動。你每走一步,她也就向前一步,你轉(zhuǎn)身往回走,她也便緊隨著往回走,好像你無論走到哪里,她都會默默地跟隨著你。在這萬籟俱寂的月明之夜,空無一人的鄉(xiāng)村曠野,唯一與我相伴的,便只有這天上的一輪明月和路旁默默矗立著的那一行柳樹。
息陬的鄉(xiāng)下多柳樹。不知道是出于當?shù)厝藢α鴺涞奶貏e偏愛,還是因為當?shù)厣辰鹨粯迂S腴的水土,不管是村邊路旁,房前屋后,還是村外的河堤上,田間的小路上,只要是有空閑的地方,幾乎到處都栽滿了柳樹。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一年四季到處都飄動著柳樹少女般婀娜飄逸的身姿。春天來了,柔韌細嫩的枝條總是最先吐出嫩綠的新芽,帶給人們最早綻出的一縷新綠,為鄉(xiāng)間的春色增添無盡的詩情畫意。赤日炎炎的盛夏,她卻盡力地伸展著自己的枝葉,遮擋著炎炎烈日,為人們送上陣陣清風涼意。
自古傷情多別離 。古往今來,那村頭路邊的楊柳,總是每每嵌入人們依依惜別的場景,她那纖纖身姿、縷縷長絲,也總是屢屢牽動著無數(shù)離人的綿綿情思,嵌入人們綿長的記憶。然而,我卻終將要告別這鄉(xiāng)村的月夜,告別這依依陪伴我度過整整六個春秋的鄉(xiāng)間的柳樹。
光陰荏苒,逝者如斯。一轉(zhuǎn)眼離開息陬已二十余年,卻一直再沒有回去過。不知道當年那條蜿蜒的柳蔭夾道的沙石路,那一棵棵矗立在鄉(xiāng)間的柳樹,綠樹掩映的院落,如今安在否?
柳樹優(yōu)美散文欣賞【篇三】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不是很久很久的以前,在一個連接蘇皖的丘陵地帶,這里花香草肥,四季分明。特別是有一條很清澈的小溪,穿越季節(jié),蜿蜒于草長鶯飛中,自東向西延伸的很遠。即使用明亮的眼睛,在最藍的天空下,也不能觸及它最終流淌的地方。
就是在這條歡唱的小溪的兩岸,有兩棵高大的柳樹,一棵長在小溪的北岸,身子細,枝條長,風一吹,柳身輕擺,宛若仙子,舞腰弄枝,柔情似乎要穿透腳下清澈的小溪水。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就把這棵柳樹叫仙子北柳。
另一棵柳樹,長在小溪的南岸,比小溪北岸的仙子北柳高大許多。特別是軀干粗壯的虬勁有力,風動身不搖,一副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臉幼。神情也十分自若,頻有大男人氣概,大將軍風度,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就把它叫做將軍南柳。
仙子北柳和將軍南柳就這樣在小溪的兩岸,面朝藍天,輕聆溪水,獨立溪風,安靜的生長著。它們把自身融進了大自然,風平浪靜地與季節(jié)相處。
可好多年過去后,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奇怪的現(xiàn)象。小溪北岸的仙子北柳,細長的枝條不再向高處和四周生長,而偏偏朝著南岸生長,遠遠望去,整個身姿已經(jīng)朝著南岸傾斜許多。
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又驚奇地發(fā)現(xiàn),生長在小溪南岸的將軍南柳,粗壯的身子同樣也沒再向四周擴展,它的枝椏徑直朝北而去。遠遠望去,那些強健的枝條正在逐漸向北岸靠攏。
兩棵柳樹在小河兩岸怪異地生長,人們開始議論,開始猜測,用各式各樣的說法去推斷這奇怪的現(xiàn)象。
有人說,柳樹和人一樣,到了一定的年齡,也要戀愛結(jié)婚的?赡苓@兩棵柳到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齡,開始談戀愛了。一旦戀愛成功,它們相向生長的枝條就會纏繞在一起。
也有人說它們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梁山伯和祝英臺又轉(zhuǎn)了一世,可惜還是命不好,被一條小溪阻隔,還是不能在一起。
各種各樣的說法雖都是猜測,但有一點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即仙子北柳和將軍南柳開始相愛了。
真的和大家所想的一樣,仙子北柳和將軍南柳是相愛了,它們是在一個春天開始相愛的。
那個春天,仙子北柳和將軍南柳的生長的柳絮特別多,一串串的如翠瑩的流蘇,碧玉般對掛著,一個朝南,一個朝北。
就在絮滿枝條的對望中,兩顆柳,心里都突然有了渴望著得到對方的萌動。尤其當風把它們各自枝條上的絮互相吹到對方的身體上時,竟能感受到肌膚相親的快樂,身心相融的美感,內(nèi)心自然而然地砰出異樣的興奮。
有絮的日子真的很短,當它們身體上的絮全部飄盡時,內(nèi)心深處那份因接觸而產(chǎn)生的甜蜜也隨之殆盡。它們開始渴望身體能有再一次的相觸,渴望再一次享受到那種美妙的感覺?伤鼈冎虚g隔著不算太窄的水面,要想得到昔日相親的快感是多么不易啊!
于是仙子北柳和將軍南柳相約,為了愛,為了追求一份相融的美麗。它們的身體開始朝著對方的方向生長,一直生長到它們枝條相融相觸的那一天。
兩棵柳樹,為了身子往對方的方向多多生長,它們嘗試各種能加速生長的辦法。從陽光上獲取更多的熱情和力量,從根底中吸取水分和營養(yǎng),全部傾注到朝對方生長的枝條上。
冬天的時候,它們的枝條停止生長,它們就用飄落的葉子互相鼓勵,傾訴相思之情。其實當人們發(fā)現(xiàn)它們身體朝對方互相傾斜的時候,它們已經(jīng)相愛兩個春天,身體也努力朝對方生長了兩個春天。
又是幾個春天過后,仙子北柳和將軍南柳的身姿傾斜度越來越大,它們的根因為支持不住身體不停的傾斜,已經(jīng)慢慢地拱出地面?呻x它們枝條相觸相觸的日子還需很長的生長期。它們繼續(xù)用身體落下的絮,落下的葉,還有中間隔著的風互相支持著鼓勵著,因為它們相信,總有一天,它們的枝條會纏繞在一起。
那是一個深秋的晚上,雨特別的大,風也特別的猛。仙子北柳和將軍南柳正在落葉傳情的時候,突然聽到“轟隆隆”兩聲,它們的身體相繼朝對方的方向倒下。它們的根全部裸出了地面,而它們朝對方生長的枝條卻真正地相擁在一起。
兩棵柳樹沒有去顧及它們裸出地面的根,也沒有顧及它們倒下的軀干,而是把相融相觸到的枝條猛烈地纏繞,嵌入。盡情地吸取著,享受著這相擁一起的快樂和甜蜜。
第二天,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才發(fā)現(xiàn)兩顆相愛的柳樹倒在小溪里,它們的枝條緊緊的相擁在一起。人們開始說,兩顆柳終于成婚入了洞房。
第二年的春天,仙子北柳和將軍南柳都沒有發(fā)芽。隨后這里開始千年不遇的大旱,花花草草都枯了,小溪也見了底。人們把這兩棵柳樹清理上岸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它們的枝條接觸的地方,已經(jīng)粘黏了,用手怎么也掰不開。
后來這兩棵柳樹被居住這里的人當柴禾燒了,它們的靈魂也升了天,重新變成了樹,就生長在月亮上,恩恩愛愛到永遠。
月亮上本來是沒有樹的,因為有了兩棵相愛柳樹的故事,從此便有了柳樹。人們常常說月亮里的樹是桂樹,是不正確的,因為地球上的人離月亮太遠,誤把柳樹看成了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