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通常是作者自身的感受,帶著生活的一些痕跡,聽起來瑣碎,卻蘊含著大道理。下面是yuwenmi小編整理的散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要養(yǎng)成成功的習慣】
守時;
寫點日記,不要太依靠記憶;
隨時記錄想到的靈感;
把重要的觀念、方法寫下來,隨時提示自己;
走路比平時快30%,肢體語言健康有力,不懶散、萎靡;
每天出門照鏡子,給自己一個自信的微笑;
每天自我反省一次;
每天堅持一次運動;
聽心跳一分鐘,在做重要的事情,疲勞時,緊張時,煩躁時……
開會坐前排;
不說“不可能”;
凡事第一反應:找方法,不找借口;
遇到挫折對自己說聲:太好了,機會來了!
不說消極的話,不落入消極的情緒,一旦發(fā)生立即正面處理;
每天有意識贊美別人三次以上;
即使表示感謝,如果別人幫助了你的話;
控制住不要讓自己作出為自己辯護的第一反應;
不用訓斥、指責的口吻與別人說話;
每天做一件“分外事”;
不關任何方面,每天必須至少做一次“進步一點點”,并且有意識的提高;
每天提前15分上班,推遲30分下班;
每天下班前5分鐘做一下今天的整理工作;
定期存錢;
凡事先訂立目標;
行動前,預先做計劃;
工作時間,每一分、每一秒做有利于生產的事情;
隨時用零碎的時間做零碎的事情;
微笑;
用心傾聽,不打斷對方的話;
說話有力,感覺自己的聲音能產生感染力的磁場;
說話之前,先考慮一下對方的感覺;
節(jié)儉;
時常運用“頭腦風暴”,利用腦力激蕩提升自己創(chuàng)新能力;
恪守誠信;
學會原諒。
【經營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人生到底有多少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看人的一生無一例外地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經營好這三天,就經營好了一生。
昨天的日子很長,說不清有多少天,但不管有多少天,也不管是受到挫折,還是取得輝煌,都辦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將來。比如昨天貧困潦倒的人將來可能會變成富翁;昨天錦衣華食的人將來可能淪為乞人;昨天打工的人將來可能會變成老板。這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上沒有永遠的勝利,也沒有永遠的失敗,勝利和失敗在合適的條件下是能夠轉化的。因此,我們不必為昨天的挫折而萎靡不振,也不必為昨天的輝煌而狂妄自大。只有把過去的挫折和輝煌都作為今天的墊腳石,才能攀登美好的明天。
今天的日子很短。而且正在自己的腳下以秒計算地縮短。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處,接力棒交得好,便會走向輝煌的明天;接力出問題,便會前功盡棄。因此,面對今天,我們不要總是懷念過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了,只有從零開始,腳踏實地,全身心地經營好今天,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完成,絕不能推到明天。如果總是面對今天望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的明日便是人生的盡頭了,結果不但今天沒有經營好,明天也悄悄地溜走了。
明天的日子還有多長?誰也說不清。明天是輝煌,還是落敗?誰也道不明。明天既向我們顯示機遇,又向我們發(fā)出挑戰(zhàn)。明天的希望是美好的,但路途絕不平坦,到處布滿荊棘。但不管怎樣,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花好月圓的明天只接納奮斗不息者。
因此,我們只有善于汲取昨天的經驗和教訓,利用今天做好新跨越的準備,斗志昂揚地去挑戰(zhàn)明天,才能為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做一個努力的人】
有一次,在我參加的一個晚會上,主持人問一個小男孩: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樣的人?孩子看看我們這些企業(yè)家,然后說:做企業(yè)家。在場的人忽地笑著鼓起了掌。我也拍了拍手,但聽著并不舒服。我想,這孩子對于企業(yè)究竟知道多少呢?他是不是因為當著我們的面才說要當企業(yè)家的呢?他是不是受了大人的影響,以為企業(yè)家風光,都是有錢的人,才要當企業(yè)家的呢?
這一切當然都是一個謎。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人的人生志向,我以為當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誰,最重要的是從小要立志做一個努力的人。
我小的時候也曾有人問過同樣的問題,我的回答不外乎當教師、解放軍和科學家之類。時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當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頭的大人。但仔細想一想,當年我在大人們跟前表白過的志向,實際一個也沒有實現(xiàn)。我身邊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有的想當教師,后來卻成了個體戶;想當解放軍的,有人竟做了囚犯。我上大學時有兩個同窗好友,他們現(xiàn)在都是我國電子行業(yè)里才華出眾的人,一個成長為“康佳”集團的老總,一個領導著TCL集團。我們三個不期而然地成為中國彩電骨干企業(yè)的經營者,可是當年大學畢業(yè)時,無論有多大的想像力,我們也不敢想十幾年后會成現(xiàn)在的樣子。一切都是我們在奮斗中見機行事,一步一步努力得來的。與其說我們是有理想的人,不如說我們是一直在努力的人。
并非我們不重視理想,而是因為樹雄心壯志易,為理想努力難,人生自古就如此。有誰會想到,十多年前的今天,我曾是一個在街頭彷徨,為生存犯愁的人?當時的我,一無所有,前途渺茫,真不知路在何處。然而,我卻沒有灰心失望,回想起來,支撐著我走過這段坎坷歲月的正是我的意志品格。當許多人以為我已不行、該不行了的時候,我仍做著從地上爬起來的努力,我堅信人生就像馬拉多納踢球,往往是在快要倒下去的時候“進球”獲得生機的。事實也正是如此,就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香港一家企業(yè)倒閉給了我東山再起的機會,使我能夠與掌握世界最新技術的英國科技人員合作,開發(fā)技術先進的彩色電視機,從此一舉走出困境。
有人說,“努力”與“擁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兩道風景。但我以為,人生最美最不能遜色的風景應該是努力。努力是人生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是對生命的一種赤子之情。努力是擁有之母,擁有是努力之子。一心努力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想獲取可謂道路逼仄,天地窄小。所以,與其規(guī)定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物,獲得什么東西,不如磨練自己做一個努力的人。志向再高,沒有努力,志向終難堅守;沒有遠大目標,因為努力,終會找到奮斗的方向。做一個努力的人,可以說是人生最切實際的目標,是人生最大的境界。
許多人因為給自己定的目標太高太功利,因為難以成功而變得灰頭土臉,最終灰心失望。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為太關注擁有,而忽略做一個努力的人。對于今天的孩子們,如果只關注他們將來該做個什么樣的人物,不把意志品質作為一個做人的目標提出來,最終我們只能培養(yǎng)出狹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人。遺憾的是,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并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