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一種作者寫自己經(jīng)歷見聞中的真情實感、靈活的文學體裁。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范文,快來看看吧。
棠梨花之戀
接到通知參加滁州市第一屆“棠梨花詩會”心里既高興又慚愧,能參加這樣的盛會,是我的榮幸,而我,一個國語老師詩寫得不咋地,你說我能不慚愧嗎?!也正好借此機會向詩人求教。
驅(qū)車一百多公里,來到了來安縣張山鄉(xiāng)的羅頂村。短暫的歇息后向西行進,走不多遠便可以看見漫山遍野的都是棠梨樹,每年三月下旬,棠梨花盛開,一簇簇滾成團,潔白如雪花。每棵棠梨樹又是一個大花朵,一棵挨著一棵,漫天鋪地。在溫和的陽光下,潔白無瑕,流光溢彩,璀璨晶瑩。
來自省內(nèi)外的詩友、攝影愛好者、騎行驢友云集到這里。他們相約在棠梨山情人谷,因為心中充滿了一份期待。微信朋友圈里經(jīng)?吹接信笥褌儠癯龈魇礁鳂拥奶睦婊▓D片,我也是悄悄地關注著棠梨花的訊息,唯恐錯過了賞花的時節(jié)。詩社的正德先生的家就住在張山鄉(xiāng)的羅頂村棠梨山那邊,自幼漫山遍野地玩耍,對棠梨谷再熟悉不過了,我們都稱他是“土著”,由他做我們的向?qū),省去了諸多的麻煩。此時棠梨山谷草木復蘇,春意盎然,行走在山間羊腸小道上,微風習習,鳥語花香。放眼遠眺,漫山遍野花的棠梨花連綴成銀色世界,山下金黃的油菜花與之遙相呼應相得益彰。山坳里鑲嵌著一顆翡翠明珠,清澈見底,碧波蕩漾,岸邊些許垂釣者談笑風生。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游覽者心曠神怡,物我兩忘。
棠梨林中,稀稀疏疏的散落著幾棵野桃樹,紫紅的野桃花夾雜其中,恰如涂在山水畫上的一抹云霞,繚繞山間,虛幻縹緲。景色甚美,但因棠梨花期有點過,心中難免有些失落。三三兩兩的賞花人沿著羊腸小道,緩緩行進。一處向陽山坡上,棠梨花在微風的吹拂中,隨風搖曳煞是好看。攝影愛好者可以大展身手了,打開鏡頭聚焦在棠梨花上,只聽“咔嚓咔嚓”的響個不停。其他的也不閑著,都圍著棠梨靜靜地用手機拍照。這時候,感覺一出聲,人立馬就會變得俗氣起來似的。棠梨樹山之君子,更是隱士,尚存古風,安靜地兀自兒綻放,我等又何忍驚擾她的清靜呢?
不知不覺天已晌午,然大家興趣正濃,意猶未盡,留連其間,不忍相別。三五成群指指點點,詩人詩興大發(fā)面山而吟,引得大家掌聲如鳴。轉(zhuǎn)過山角,豁然一亮,一條彎彎的小溪繞山而走,河中幾只白鵝無視岸上的游人,毫無顧忌地嬉戲追逐,河對岸幾株高大的棠梨潔白如暇,細風一吹花瓣飄飄灑灑落入河中,別有一番風情。棠梨的安靜從容,讓我仰望。人群中不知哪位理想家說,如有來生,化作一棵棠梨,與世無爭的生活在此山間,悠閑自得,豈不自在?
棠梨別名甘棠、野梨、土梨、棠杻。野生于荒郊、山腳、路邊或道旁。甘棠之名,出于《詩經(jīng)·召南》!对娦颉吩疲“甘棠,美召伯也。”宋理學家朱熹注解說:“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愛其樹而不忍傷也。”后世因用“甘棠”稱頌地方官吏之惠政于民者。
棠梨樹,薔薇科落葉喬木,枝有針刺,耐旱耐濕,為黃河和長江流域野生植物,其花和果實可以食用,為我國栽培梨的優(yōu)良砧木之一。它并非名貴木材,然而因名人系于斯木,也就成為地方文化的一種象征。所以從古至今有著眾多的文人雅士賦詩著文,謳歌頌揚甘棠樹。
棠梨樹生長在山野,默默的開花,默默地結籽,生命中夾雜著幾份寂寞,還有幾分無奈,卻又生活的實實在在,把最美好的東西都給了人類;人生豈不也若這般,為了自己的家,也是為國家,辛勤的工作,默默地奉獻,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世人都愛桃花的嬌艷,而我更喜歡棠梨花的素潔高雅。
石燕湖公園
湖水潔凈無瑕,波光粼粼,山間樹木繁茂,云霧繚繞。這是對石燕湖公園最好的贊美。
石燕湖公園位于長沙,距我們常德大概有4個小時的車程?杀M管如此卻仍舊消磨不了同學們的熱情,這4小時的車程已不再遙遙不可觸及,似只在一瞬間我就已到達石燕湖公園。
司機將車停在指定地點后,我們便迫不及待地下車,映入眼簾的是規(guī)模宏偉的別墅,但我們并未在此久留,這棟別墅就如同一本雜志的首卷文,首頁即已如此,誰知道后面還有什么好景色呢!
走過別墅進入園內(nèi),起先新鮮的空氣俞發(fā)純凈,樹林竹影隨處可見。大樹參天,將天空遮擋,只從樹葉的縫隙里透入幾束微光印在地上。仰望樹冠,只見密密層層一片,利用微光可以看見,這些樹的葉兒個個翠綠,色彩光鮮。拾起地上不慎跌落的翠葉兒,透過光一看,那薄薄的葉片兒立即顯現(xiàn)出細密的紋路。呀!這石燕湖公園的葉兒也比別處的更翠、更可愛呢!“嘰喳喳”大約的因我拾落葉兒時驚動了在遠處的草地里覓食的鳥兒,它驚叫一聲便撲凌著羽翼飛向了更遠的林間。我們的大部隊也一直向前。
穿過林海我們來到了游樂場,這兒有碰碰車、鬼屋、旋轉(zhuǎn)木馬等,還有一個4D影院,我們觀看影視如同真的出現(xiàn)在了身前一般,“立體感真強!”我不禁暗嘆一聲。我因為暈車就只試了一個項目,隨后我們起身去看動物表演,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在林海之上竟涌著白色的山嵐,如同森林女神的頭上系了一段紗巾。
到了中午,經(jīng)過短暫的休息后,我們進入森林進行“探險”——找雞蛋。導游在特制過的叢林間放了幾個雞蛋,上面用大黑筆寫上字,找到能組成一句話的雞蛋就能獲得獎品。我被激發(fā)了好奇心在樹枝間尋找,我與伙伴認為雞蛋應該在小路上,大路一般沒有什么“寶”。可我們找來找去最終一無所獲。
我們的旅程并未就此結束。接著導游帶我們來到了鴿子房。這里的鴿子上上下下處處是。那些小鴿子有著潔白的、光滑的羽衣,雖不如鸚鵡的絢麗但那代表和平。小鴿子雖身著潔白羽衣,兩只黑珍珠嵌入頭部,但腳上卻穿著一雙紅靴,襯得它更加惹人喜愛了!鴿子雖大多為白色,但也有些雜色的,但白鴿并沒有歧視他們反而更加友愛。
船來了,一批同學先上了船,其余則在岸邊守候。
石燕湖邊,楊柳依依,不時的微風輕梳著柳之發(fā),兩道的小葉灌木微笑相迎。石燕湖水秀麗清澈,水面平靜,如同一面梳妝鏡,卻比其更依人。船緩緩駛來,畫出一道道水紋,船身映在水面。上了船望著兩岸景色——清秀無比。不經(jīng)意間又間山嵐,她與天融為一體,在山頂舞動,如同為我們獻上送別舞曲。
繞來繞去又回原點。我們又回到了公園門口,只不過這次是離別。只是僅僅一日我竟然如此舍不得離開,抬眼望天,又見山嵐,她與我如同故人惜別,揮手再見!
上了車,我望著后方,直至山嵐不見。但我知,她一直在,她與天同色,如石燕湖在我心間!
成都之行
我來到這里已經(jīng)有二十來天了,如果要問我有什么收獲的話我還真是不好說,也可以說是沒有收獲吧。因為這次有目的的旅行根本就沒有達到原來的預期。想想也挺失敗的,原因在哪兒呢?我也時時的在關注這個問題。
可能是已經(jīng)習慣了一個生活的緣故吧,來到成都的二十幾天里我沒有去到任何一個親戚朋友哪里借宿或者是玩耍。當然他們也壓根就不知道我的到來,我也不太愿意的去告知于他們。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我是一個獨行者同時我的目的是來旅游的有他們在恐怕不夠盡興。曾在書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人最多也就是你陪襯,唯一支撐自己的就是這具靈活的軀體,所以我認為真理就應該得到維護。朋友之間過多的煩擾只會降低應有的興趣,我想我這樣子的謬論肯定會引來很多人的指責,當然我也不在呼,在我一開始有這樣的結論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明白人世間那過多的紛紛擾擾。又何必為了這些文字上的東西爭執(zhí)不休呢?它不過就是自己心中的想法罷了,觀點不同而已。當然我也不想打擾他們,也許我的突然到來會給他們帶來驚喜但是我也不想給他們帶來麻煩。我只想不虛此行好好找尋心中的那份美麗。
成都是一個集美食,游玩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它的炫麗我無暇關注太多,給我切身感受最深的是它的熱度,這也許是我所待過的城市中最具影響的一個,也是最獨特的一個。與其它城市相比也是最具活力的一個。相比來說,我呆過的城市中深圳是最忙碌的,在你還未來得及細細體驗時間已經(jīng)過的久遠,當你靜下心來專注的時候發(fā)現(xiàn)身邊卻沒幾個人感興趣這個話題。忙碌好想就是這座城市的代名詞,當然我并非想說這個城市不好,它也有他魅力的地方。北京—我想說大家都比較了解,它是首都,那么它在我心中又是怎樣的呢?沉穩(wěn),莊重,帶有古老的氣味,我曾在北京呆過好幾年親身體驗那座城市帶給我的另類感受。相比而言這三個城市都各有千秋,都有它獨特而吸引人的地方,不過深圳北京都是快節(jié)奏型城市,它們的節(jié)奏之快你無法細細體驗。有時候你都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不知道是怎么過的就已經(jīng)消失于無形。它就像鐮刀把你身邊的一切都收割的干干凈凈。以至于很多人都說生活的體驗就在于每天三點一線的工作。這是個什么情況呢?想想是多么的可怕。
我是一個追逐體驗的人,過程很重要。以上或許就是這里帶給我興趣的所在,忙碌中有體會,快能掌握。我能記住每天生活中的奇奇怪怪。不在是三點一線的忙碌,盲目的沒有一點人情味,即使這樣我仍然沒感到滿足,我的體驗才剛剛開始就要結束了時間過的真快。我想我還會來這兒的。。。。、
整篇好似都是簡單而粗暴的在形容,不夠細膩,不夠?qū)V瑫r好似不夠?qū)I(yè)。但是心靈的感受誰又能完完全全的用文字敘述出來呢?同時我想在這里呆過的人都有和我一樣的感受。
那么就再見了—成都,下一次我要徹徹底底的看透你。我想時間不會太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