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停電了。我摸索著拿出一小截蠟燭,點上火。靈動的火苗燃燒著,跳躍著,紅燭默默地流下了蠟油。望著它,我不由得想起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紅燭》,贊美了紅燭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弘揚了老師的高尚品質(zhì)。但,事實上是這么回事嗎?
看,火柴上顫巍巍、豆大的火光轉(zhuǎn)移到了蠟燭上。紅燭便開始向死亡邁步。它,只不過是一個犧牲品。
思考到這,我的腦海中清晰的浮現(xiàn)出一個故事——
一截粗粗短短的蠟燭被放置在一個富有家庭的垃圾箱里。她是美麗的。紅艷艷的外衣,上面刻著優(yōu)美的風景。要知道許多蠟燭都是那么喜歡她。
紅燭卻始終冷冰冰的。她的心里已經(jīng)已經(jīng)有人了啊,她愛上了那所房子的主人的兒子。她已經(jīng)為他燃燒奉獻過了呵,她沒有任何怨言。
蠟燭來不及向他表示愛意了。戰(zhàn)爭爆發(fā)了,他參軍了。
所幸,紅燭還是完好的,她被另一個窮苦的家庭撿到。
“多好!我們有蠟燭了,我們有光明了!”那個男孩子快樂地喊。
此時紅燭的身上已經(jīng)覆蓋了厚厚的灰塵。她的心沒有碎,她還在等待他。
窮人怎么也點燃不了蠟燭,把她扔出窗外。
她不在乎,為了他,她吃什么苦都可以!
一個老太太拾起了她。當然,她還是一如既往不愿點燃。
……
最終她被一個藝術(shù)家撿到。
“多美啊!我要拿她做藝術(shù)品!”
做完后他把她送給了一個小男孩——她的心上人的孩子。
孩子只是厭惡地一揚手,扔掉了紅燭——
“真難看!我不喜歡玩玩具,我喜歡參加舞會。”
- 現(xiàn)實生活中呢?紅燭的生活一樣如此凄慘!她永遠是作為犧牲品在世上存活的。(此文中紅燭的代詞均為“她”,因為我把它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