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xué)作文、中學(xué)作文、大學(xué)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的作文(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的作文1
很遠(yuǎn)的路,五個小時。
還沒到就已經(jīng)聞到香火的味道,爆竹聲遠(yuǎn)遠(yuǎn)地傳來,莫名地有些熱鬧。驅(qū)車前進,
看到稀稀拉拉銅絲般的荒草之間露出戈壁灘一樣的黃土,倒也有溝壑和土丘,丘脊處是灰色的碎磚沙粉,被風(fēng)常年地吹成順著土地生長的脈絡(luò),在陽光下顯出奇異的深藍色。
人不多,在遠(yuǎn)處浮動,有人處就有煙,讀后感。通常用竹子搭成架,掛上一連串的爆竹,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地,震動得空氣急促來回發(fā)響,人也看不真切了。我有些不明白,在這個冷清的時節(jié),為什么要用那么喧鬧的習(xí)慣呼喚先人。在這個一年一度的莊重的日子里,似乎還沒等天地之間的橋完工,就魯莽地嚇跑搭橋的仙鵲。
然而我們很安靜。用新毛筆蘸著紅漆,把墓碑上的字謹(jǐn)慎地描一次。擺好祭品,上香,燒紙錢,再上香。還有把一黃一褐兩色的長紙條三兩搭在一起,深深地穩(wěn)插在土里,要插得風(fēng)再大也吹不動。末了,把雞蛋殼剝下來,還有貝殼均勻地撒在土上。關(guān)于那個雞蛋,上面涂了薄薄的粉翠色,敲碎了像青花瓷的瓶身,尤為好看,那時剝出來的雞蛋,美得不可思議,有幾分翡翠的透亮光澤。
我四處走動,看別人的墓碑;疑榛ùu的千篇一律的碑,上面有朱紅的碑文,有些寫到名字處金色的熠熠生輝,說明子孫的用心;也有不知多久沒來或者沒被重描過的碑,常年以來紅漆掉得淡淡的快沒有了,也許寂寞。有十年前的,也有己丑年冬的新墓,不管生前如何,畢竟同樣安靜。
陽光很好但不刺眼,四周風(fēng)自由地掃動,這有生以來的掃墓,終于讓我的心寧靜片刻。
清明的作文2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蔽疫記得他的容顏,是那么的慈祥,可三年前他離去了,但是好在我們可以在清明掃墓時再與他見面。
記得那年清明節(jié),學(xué)校為我們放假一天,可是又有幾個人可以開心呢?早晨下著小雨,大家都認(rèn)為這場雨十分凄涼,正如這句詩“感時花濺淚,恨時鳥驚心!边@場雨下在清明,更是凄冷了。
我們的老家在一個鄉(xiāng)村,去掃墓要帶一把斧子,一路走要將路上的樹枝砍去,條條樹枝落下,再也沒有了擋雨的地方,雨落在我的身上,砍樹枝在我們家比喻砍斷世界上的鬼,在掃墓時不帶回“臟東西”。一路走著,過了十幾分鐘我們終于來到了那片墓地邊。我們老家的墓,如果是一個家族大都埋在一起,可以讓死去的人身邊有些溫暖。
那時候,人們點上三根長香,五根短香,與兩根蠟燭,燒一身衣服。每到清明過節(jié)時,才會去看一次死亡的親人,把過世的人生前最喜歡吃的東西帶給他們。有時還會灑一杯酒,酒必須要用火點燃,這樣他們才會真正的品味到酒。酒從杯中灑出,如果落在地面并沒有燒起火,這便說明過世的人并沒有喝到,要一直灑下去直到燒起火來才可以。所以人們總是把蠟燭滴在地上再去灑酒,這樣才易燃。
在墓前許多人都哭了出來,男女一起哭,人們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如果和后一句一起說卻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鼻迕鞔蠹叶家獢D出幾滴淚來,讓去世的人認(rèn)為大家很傷心。
離開前一條條鞭炮放了起來,共有九條,每個墓前都要有幾條。意味著九九歸一,讓去世的人早些回到人間,再去體會一次做人的酸、甜、苦、辣、讓他們再體會一次溫暖。
雨把火熄滅了,飄出一股股輕煙,在天空輕輕散去。
清明在眾人眼中并不重要,它不熱鬧,它沒有美食,它不如其他節(jié)日快樂。
但清明在我們眼中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親人對我們的關(guān)心,因為我們對親人的思念,更因為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
清明的作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吟著古詩,望著窗外——細(xì)雨綿綿。心,早以飛到了九霄云外,飛到了那4月的清明……
以往的清明節(jié)在我眼中是個快樂的節(jié)日:蕩秋千、踢足球、射柳……整一個快樂的兒童節(jié)。早上吃著甜滋滋的清明果陪著大人去掃墓,中、下午便盡情歡聲笑語,仿佛一切都如明媚的目陽光,滋潤著每個孩子幼小、純真的心靈。
每年的清明節(jié),我們都要去掃墓。我們的祖忿在深山老林中,顯得極其富有神秘感。一路上,我對四周的一簇簇姹紫嫣紅不屑一顧,唯獨對想一睹墳?zāi)沟谋R山真面目這個念頭情有獨鐘。老爸見我一路上耷拉著腦袋,對四周的萬紫千紅瞟都不瞟一眼,便給無精打采的我講了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shè)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xù)續(xù)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shù)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zhí)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墒,當(dāng)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jīng)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jīng)死了……爸爸催人淚下的話語嘎然而止,我抬頭一看,一個墓碑映入眼簾:它的上邊已經(jīng)被亂草遮掩,磚頭上也長出了青苔,為單調(diào)的墓碑提供了唯一的色彩。從磚頭上看,已經(jīng)有些歷史了,老爸告訴我,這是我們上3代的人。我默默的遐想,遐想那時候的吃喝玩樂。啊,又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最后,在陣陣鞭炮聲和金燦燦的黃昏下,我們疾步走下山去。
回到家中,一陣摩蹭之后,上床便睡了。一閉眼,眼前是1000年前的生活,做夢時,還生活在那個極樂世界里,連呼嚕聲中都帶著“鑼鼓齊鳴,鞭炮齊響”的味道呢,這聲音在我房間里渺渺回蕩……
清明的作文4
桃紅李白,草綠柳青。在鶯啼燕歸中,在杏花春雨里,清明如期而至。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清明,因萬物皆潔齊,氣清景明而得名,故在古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又因介子推的傳說而使后人又為這春耕春種的時節(jié)增添了一絲人文情懷!
大到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家庭,無一不是先人有限生命的延續(xù),無一不是他們作為社會建設(shè)者的見證。在舉國上下追思哀悼,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今天,無論身在何處都會收起昔日的浮躁與功利,沉淀自己,直面心靈。這既是對祖先與英烈的尊重與感恩,也是和逝者進行心靈的交流。
清明時節(jié),春雨紛紛,匆匆的掃墓人迷亂凄涼,悲思愁緒。但是當(dāng)我們沉浸在對已故親人的沉痛思念中時,是否應(yīng)該提醒自己珍惜眼前人,走好人生路?是否要在陰陽相隔時才悔不當(dāng)初,痛恨自己沒有多陪陪自己的親人?人生中有一種遺憾莫過于“子欲孝而親不在”,年輕人更應(yīng)放慢腳步,陪著親人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當(dāng)我們佇立在革命先烈的墓碑前,是否應(yīng)該警醒自己將滿腔的工作熱情投入到社會建設(shè)的洪流中。“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如今這樣一個安定的社會中生活的人,更應(yīng)牢記那些為共和國灑下熱血的無名英雄們,用己之所長為這個和平年代增強綜合國力。這樣,才是對犧牲將士們最崇高的祭奠!
我曾經(jīng)故作聰明地把這種勿忘根本,化哀思為正能量的精神稱之為“清明精神”。(當(dāng)然,有人會認(rèn)為我是在胡謅)但驀地發(fā)現(xiàn),身邊的榕樹竟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從“玉顏年少發(fā)蒼蒼,榕樹枝繁須亦長。”到“秀姿喜處優(yōu)容所,地上生根地賀嘉!辈浑y發(fā)現(xiàn),古人早已把它作為一種意象在詩詞中吟詠。在自然界中草木皆向上生長,顯出一派生機勃勃,奮發(fā)向上的模樣。而榕樹卻在枝干向上生長的同時生出樹須向下低垂,在我看來這正是以此感恩為其提供生長養(yǎng)分的樹根。而它又把這份感恩與思念深深扎根在泥土,匯聚在枝干,努力地生長。枝干越是粗壯、高大,它所散發(fā)的樹須便越長、越密。我想,這樣對根的情意也許就會越深吧。
天地間,自然萬物皆有靈性,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清明的作文5
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時,一大早,爸爸開著車,載著我和媽媽向公墓駛?cè),在那里,安息著我的爺爺,我要去看他,把我深深的思念與愛傳遞給他……
窗外春光明媚,花紅柳綠,那朝陽下那葉尖上閃爍的露珠正代表著我灑落的眼淚啊。車內(nèi)無人說話,空氣就像一潭靜止的水,沒有人朝水中投一粒石子,沒有一只燕子掠過,也沒有風(fēng)吹過后的圈圈漣漪……
車停了,公墓到了。一排排林立的墓碑仿佛陰陽相隔的界線。我推開車門,捧著鮮花,低著頭,含著淚,跟著爸爸媽媽向爺爺?shù)陌蚕⒌刈呷ァ?/p>
看到了,看到了!爺爺墓碑上的照片格外清晰。方正的臉龐上嵌著一雙慈祥的眼睛,上揚的嘴角掛著和藹的微笑,他正看著我,似乎只要我叫一聲爺爺,他就會像往常那樣抱抱我,為我理一理垂到眼前的亂發(fā)……“爺爺,我來看您了!”我動情地喊著,忍不住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跪下,恭敬地獻上鮮花,伸出雙手撫摸著爺爺神采奕奕的彩色照片,似乎感覺到了爺爺把我摟在溫暖的懷抱里……
往昔的一幕幕如電影一般在我腦海中回放——爺爺啊,我小的時候,您經(jīng)常把我頂在頭上、扛在肩上、馱在背上,逗得我“咯咯”笑;我生病了,身為醫(yī)生的您為我輸水,替我我把苦藥碾成碎末調(diào)進糖;當(dāng)我遇到困難,是您給了我信心和勇氣……爺爺啊,是您的愛伴我成長!
可是,可是幸福為什么要在五年前突然定格!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上午還在為別人醫(yī)治的您下午會與咱們永別,但這卻是無法更改的事實。從此,您拋下了您最疼愛的孫女,去了另一個世界。想到這兒,我的淚水又像斷了線的珍珠不斷滾滾落下來……
媽媽在爺爺墓碑前放好水果,爸爸敬上一杯酒,我燃起了香,可這幾支香、幾只水果、一束花,怎能表達咱們對您的深深思念呢?爺爺啊,其實我知道,另一個世界的您不孤單,因為咱們的思念會穿越生死送到您的身邊,而什么也無法隔斷您對我的愛,您的愛依舊伴著我今后的每一天!
此刻,明媚的陽光已經(jīng)照干了晶瑩的露珠。我的淚水化作了永遠(yuǎn)的思念,更牽起了我和爺爺之間割不斷的愛……
清明的作文6
從沒有想過,那四月清明漫天飄灑的雨滴,竟是如此冰凍徹骨,恰如眼眶中滑落的淚水,一滴一滴落入心海,傷惋的漣漪一層層漾起。
我手中拿著外婆早已為我點好的香柱,走上前去,跪下身軀,那墓碑上篆刻的楷字已被風(fēng)雨侵蝕,粗劣的痕印條條片片。黑白照片中的外公,笑容依舊,兩顆晶瑩的眸子深情地望著我,飽含了千言萬語,最終,卻只有無聲的微笑。他的雙眸宛若珍珠,緩緩地,跌入塵埃里,再無光彩。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
外公去世得早,關(guān)于外公的記憶,在我的腦海里只有淺淺的一道痕跡。然而這道痕跡卻深深地承載著我最美好的童年,最溫暖的畫面。
那是我五歲時的秋季,天氣很是糟糕,平日里活蹦亂跳的我著涼了,急性腸胃炎讓我不得不住院。我永遠(yuǎn)忘不了那個雨后的下午,一向身體不好的外公拄著拐杖來醫(yī)院看我,我忘不了他當(dāng)時焦慮、擔(dān)憂的眼神,忘不了他那粗糙的大手一遍遍撫摸我的臉頰時的情景。睡到朦朧時,不知是否我的幻覺,我竟看見一向堅強的外公在悄悄抹眼淚,聽見他嘴里低喃著:“這病最是難受,啥都不能吃,我一把年紀(jì)了,讓我來受這苦吧,干嘛要讓孩子難受……”媽媽趕緊止住了外公的話。后來怎樣也就不記得了,只知道醒來后,我看見外公靠在我的床邊睡著了,那是已是深夜,但外公卻一直守著我。
浮光掠影,外公的一生只為了家人,從沒想過自己,不管生活有多苦,有多累,他都從不抱怨半句。現(xiàn)在我每每想起當(dāng)時他心疼的眼神,終于讀懂了心疼里的那份濃濃的親情……
外公,請原諒,在您與病魔抗?fàn)幍膬扇昀,孫女沒有好好照顧你,愛你,回報您,原諒孫女當(dāng)時的年幼無知和懵懂,原諒孫女的不孝。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一直,我都覺得心有愧疚。
燒東西進寶時,那些煙嗆得我不斷咳嗽,又紅了眼睛,眼淚似乎快要落下?晌,卻不知道,這是被煙嗆的'淚水,還是對外公愧疚的淚水……
雨還在靜靜地下著,我掏出懷里的手絹,一點一點地將外公的遺容擦凈,把所有的思念、感恩、愧疚都化為對外公的墓碑的深深一鞠躬……
清明的作文7
清明,煙雨。
呷一口碧螺春茶,飲不盡我對祖母的悠悠思念。
“碧螺飛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閑”。祖母家住太湖邊。每逢清明谷雨之前,她會斜背一個自制棉布袋,趁著白露剛晞,趕往碧綠葳蕤的茶園,采摘新茶。
“手提著籃兒將茶采,片片采來片片香……”祖母雖是個村婦,不懂音律,卻不想能將采茶的民謠唱得如此宛轉(zhuǎn),像一只黃鶯在枝頭歌吟;她身著藏青衣服,頭扎一塊藍印花布,看上去是那么的淳樸自然;而我,像一只蜜蜂尾隨著她?此m花指輕翹,傾著上身,像一羽輕盈的蝴蝶在翠綠的茶園里翩躚起舞。
春雨過后的茶葉瘋長。狹長的葉片根部掖著一小枚翡翠般碧綠的幼芽,那就是新茶了;祖母的眼特別尖,只要長度略滿一個小指甲就微微低頭,輕輕一掐,拳頭一握,待掌心里茶葉鼓鼓囊囊,便可放進那只粉紅色的布袋里了。聽她說,這只布袋還是用我兒時的小衣縫制而成的呢。我卻不以為然,笑她的傻。不就是一只茶袋么,買個不就成了。
祖母,站在茶圃里繼續(xù)采摘著新茶,一刻也不愿停歇,說是:“采茶,要趁早。好賣個高價,供娃念書!蔽也欢,鬧著祖母要陪我玩。扯她的衣角,抓她的頭巾,在空中甩著玩。
有一次,祖母突然停下來,招手示意我過去;只見,她小心翼翼地從葉子間掐一粒芽尖,放進自己的嘴里,抿一抿,嚼一嚼,眉頭漸漸皺成一個“川”字,又漸漸舒展開來,綻放成一朵菊花。我覺得好奇,也伸手摘一枚,吐出舌頭,輕輕放在舌中央,一卷,嘴里頓覺苦澀,鼻子陡然一酸,罵祖母壞。
祖母,彎下身子,用衣角輕輕擦拭我的淚水;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娃啊,生活就像這枚新芽,在沒炒熟前,是有點苦味的。你再仔細(xì)地回味下,這苦中是不是還帶點甘甜呢?”我默默點了點頭,似懂非懂。
沒想到,這一句箴言竟成了祖母最后留給我的珍貴遺言。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又是一年清明至。祖母,我和爸媽說好了,等這個周末就回來看您。我還想沏一壺今年剛出鍋的碧螺春,灑在您荒涼而寂寞的青冢。
因為,只有我知道,您最愛喝碧螺春。
清明的作文8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jié),沒有下雨,早上在路上也看不著誰斷了“魂”,但人們依然遵守著一個習(xí)俗“清明掃墓”。
清明3天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就跟著大舅爺他們?nèi)吣,那天陽光明媚、風(fēng)和日麗,剛靠近墓園,我就聽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并有一陣陣灰白色的煙,放眼望去有一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后面是一個大湖,媽媽說這就是水庫,油菜花的邊緣是一小片的茶園,茶園里有一個采茶工,這真是太美了。
我看入了迷,媽媽喊了我一下,不然我就走丟了。我跟上去,這時發(fā)現(xiàn)舅母手里提了個桶,桶里有一大一小兩個烏龜,一看就知道是大舅爺買的。我跑過去問大舅爺:“大舅爺,你為什么要買烏龜呀?”大舅爺說:“等會兒放生!蔽矣忠苫蟮膯枺骸胺派陕?還不如給我養(yǎng)著玩玩呢!”大舅爺笑著說:“你想要的話下次再給你買一個。”我恍然大悟,放生烏龜也一定有它的含義,就像掃墓一樣。
走進墓園中間,媽媽和舅舅竟然迷了路,頓時不知道往哪走,找了好半天才找著我老太太的二哥墓碑。到那兒時旁邊已經(jīng)有好多人,我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那一個大房子,我想:“誰家這么有錢買這么個大房子?”一會兒,有個舅奶奶搬著兩件衣服和一個盒子放到火堆上去燒,燒完后又親自把大房子放火堆上燒。原來這房子是她買的呀!這么有錢,羨慕死了!后來我才知道這房子和衣服都是我婆婆托她買和燒的,因為我婆婆生病在家,最壯觀的就是燒房子的時候了。一會兒火就沒了,但很快就冒上來,先把半面墻烤軟了,然后就全冒上來,一下子就冒到房頂,整個房子都塌了下來,變成了一堆紙,燒的著不多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磕頭,請求祖宗保佑你,我連磕了好幾個頭,并求祖宗保佑我成績越來越好,掃完了我老太太二哥的墓,就該掃我老太太的墓了。
墓都掃完了,我跟大舅爺和小舅爺來到了湖邊放生烏龜。大舅爺把桶輕輕往下斜了一點,讓烏龜自己爬出去,還說到:“你自由啦!快走,快游吧!”然后許了個愿,我們便走了。
清明掃墓是我們的習(xí)俗,我們必做的事,你們今年掃墓了嗎?
清明的作文9
那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我們緬懷先烈祭奠已逝的親人。
那一天,天空陰沉的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滿山遍野的桃花開了,像一朵朵朝霞輝映下彩色的浮云,在這陰沉的氣氛,朦朦朧朧,若隱若現(xiàn)的展現(xiàn),別有一番雅致,韻味.。雨,越下越大,由淅瀝的小雨變成傾盆大雨,仿佛蒼天也在悲痛的哭泣。
曲折蜿蜒的小道,路人面帶愁容,失魂落魄的站在親人墓前,久久不肯離去。這里躺著他們最親的人,怎能不讓人留戀?可是他們再也醒不來了!
于是,擰開祭奠的酒,一半獻給先輩。一半,麻醉悲傷的自己?墒,又有什么用? 到頭來只不過是“舉杯澆愁愁更愁”罷了。
天空愈加陰沉,遠(yuǎn)處,就像被輕紗籠罩起來。我和爺爺走在掃墓的路上,近了,更近了,哀思,悲痛的哀思,充滿了我的心。悲痛,沉重的悲痛,縈繞在我身邊。這里躺著最親的人!卻永遠(yuǎn),醒不來了。
改革開放,可最親的人感受不到。我們吃上雪白的饅頭,用上明亮的燈,穿上溫暖的衣服……可是,在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那個貧窮的年代,先輩為了我們,付出多少?
掃出一片空地,拿出祭祀的祭品。爺爺跪了下來,我也跪下。我強忍著閉住自己的眼睛,沒讓眼淚掉下?墒牵怯钟惺裁从?——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早已掛滿我的臉。
紙燒成了灰,被微風(fēng)吹散了,冥幣燒完了,被風(fēng)帶走了。風(fēng)兒啊風(fēng)兒請帶著我真摯的祝福,到太爺爺那兒,寄托我們悲痛的哀思;風(fēng)兒啊風(fēng)兒請帶著我們的問候,到太爺爺那兒,最近身體還好嗎?
我默默地哀悼,想起太爺爺生前對我百般寵愛,一滴熱淚掉下。想起我被一群孩子欺負(fù),是太爺爺幫了我。想起……一幕幕往事浮現(xiàn)在我面前,我,真的好害怕。
如今桃花成蔭,愛吃桃的太爺爺卻不在了,物是人非!物在人沒!
該走了,可我還不想離開。慢點兒走吧,讓我再看一看太爺爺。于是,我回頭望著,望著……
窗前的那棵柳樹,在大樹的呵護下,茁壯成長?墒,雨還在淅瀝淅瀝地下。我知道它會守護它一輩子,而它,也會思念它一輩子。
清明的作文10
不張不和,咬牙向外吐氣“清”,張嘴外翻淡聲道“明”;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清寂,明遠(yuǎn)。
記得“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的景,記得“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fēng)花以片紅”的情。紛紛青雨,勾起往日回憶——
那天,接到母親要趕回家鄉(xiāng)說外公有些事并囑咐我不用擔(dān)心讓我好好學(xué)習(xí)的電話時,我坦然的沒有多想,我聽了母親的話,沒有多問,一如既往,不思不想。那月末,當(dāng)我再接到母親泣不成聲打過來的電話時,我才知道了原本令人悲涼的實情,外公離我們而去。
外公在家鄉(xiāng),我在西安,天各一方,誰不曾會想這樣的事。我與外公的情感在我記憶里只停留在我的童年,那些我騎在他脖子上帶我釣魚的日子,帶我摘黃果蘭的日子,教我編竹簍的日子,一起走在夕陽下背著野菜回家的日子。外公是樸實,勤快了一生的人,直至今日,每當(dāng)他穿著草鞋戴著蓑笠走在雨中的婆娑背影映在我眼前時,我會憎恨當(dāng)時愚蠢的自己,會遺憾自己沒能見到他最后一面,會懷念那些往日時光。
過年回去,在你“后背”的那棵樹下站立了良久,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彼時寒風(fēng)凜冽,但吹不散我對你的思念。你還記得嗎,外公?你愛抽的葉子煙,我和母親放了許多在你枕前。你聞聞吧,聞出我對您的愧疚;嗅吧,嗅一縷你走后這片滄海桑田的芬芳;抽吧,抽散清明夾著我寄托的彷徨。
時間匆匆,細(xì)雨茫茫。轉(zhuǎn)眼兩年,我們像無根的云一樣飄散在遠(yuǎn)方,可清明的風(fēng)卻把我們的心吹回故鄉(xiāng)。
在外公離去之前,對于清明的映像都是停留在杜牧的《清明》里,那時只覺得“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意境是悵然的,并不能體會到“欲斷魂”的含義。而現(xiàn)在,我害怕過清明,害怕再次看到母親當(dāng)時那種無助的眼神,害怕對外公的思念一寸寸的向逼近,我害怕迷茫,害怕彷徨。
“四月,西安這兒的楊柳已青,芳草如茵,學(xué)校旁的櫻花兒也開了。外公,你們那兒呢?黃果蘭是否還吐露著情意?”水深水淺,云去云來。清明雨上,紛紛繞塘。我愿將思念化為一株折菊,愿再能匍匐在你的頸上、在你的身旁。
【清明的作文(通用10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