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年,羅馬統(tǒng)治者凱撒大帝指使縱火焚毀了停泊在亞歷山大的埃及艦隊,大火延及該城,殃及圖書館,代表著希臘文明的大量藏書和五十萬份手稿付之一炬。基督教興起以后,出于愚昧迷信和宗教狂熱,基督教的領袖們排斥異教的學問,尤其鄙視數(shù)學、天文和物理學,基督徒是不許“沾染希臘學術這個臟東西的”。公元325年,羅馬皇帝康斯坦丁以用宗教為統(tǒng)治工具,逐漸把數(shù)學、哲學、教育等都置于宗教的控制之下。此后,基督徒摧毀希臘文化的行徑變得有恃無恐、變本加厲。有人甚至說:“數(shù)學家應該被野獸撕碎或者活埋!毕E恋倌染驼Q生在這樣一個科學開始衰退、黑暗即將降臨的時代。
公元370年希帕蒂婭出生在亞歷山大城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賽翁(Theon)是有名的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在著名的亞歷山大博物院教學和研究,那是一個專門傳授和研討高深學問的場所。一些有名的學者和數(shù)學家常到她家做客,在他們的影響下,希帕蒂婭對數(shù)學充滿了興趣和熱情。她開始從父輩那里學習數(shù)學知識。賽翁也不遺余力地培養(yǎng)這個極有天賦的女兒。10歲左右,她已掌握了相當豐富的算術和幾何知識。利用這些知識,她懂得了如何利用金字塔的影長去測量其高度。這一舉動,倍受父親及其好友的贊賞,因而也就進一步增加了希帕蒂婭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她開始閱讀數(shù)學大家的專著。17歲時,她參加了全城之諾悻論的辯論,一針見血地指出芝諾的錯誤所在:芝諾的推理包含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假定,他限制了賽跑的時間。這次辯論,使希帕蒂婭僅名聲大震,幾乎所有的亞里山大城人都知道她是一個非凡的女子,不僅容貌美麗,而且聰明好學。20歲以前,她幾乎讀完了當時所有數(shù)學家的名著,包括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阿波羅尼斯的《圓錐曲線論》、阿基米德的《論球和圓柱》、丟番圖的《算術》等。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公元390年的一天,希帕蒂婭來到了著名的希臘城市——雅典。她在小普魯塔克當院長的學院里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歷史和哲學。她對數(shù)學的精通,尤其是對歐幾里德幾何的精辟見解,令雅典的學者欽佩不已,大家都把這位二十出頭的姑娘當作了不起的數(shù)學家。一些英俊少年不由得對她產(chǎn)生愛慕之情,求婚者絡繹不絕。但希帕蒂姬認為,她要干一番大事業(yè),不想讓愛情過早地進人自己的生活。因此,她拒絕了所有的求愛者。此后,她又到意大利訪問,結(jié)識了當?shù)氐囊恍⿲W者,并與之探討有關問題。大約公元395年回到家鄉(xiāng)。這時的希帕蒂婭已經(jīng)是一位相當成熟的數(shù)學家和哲學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