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和1951年納什的兩篇關于非合作博弈論的重要論文,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競爭和市場的看法。
他——納什,證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證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納什均衡。從而揭示了博弈均衡與經(jīng)濟均衡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納什的研究奠定了現(xiàn)代非合作博弈論的基石,后來的博弈論研究基本上都沿著這條主線展開的。然而,納什天才的發(fā)現(xiàn)卻遭到馮·諾依曼的斷然否定,在此之前他還受到愛因斯坦的冷遇。但是骨子里挑戰(zhàn)權(quán)威、藐視權(quán)威的本性,使納什堅持了自己的觀點,終成一代大師。要不是30多年的嚴重精神病折磨,恐怕他早已站在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上了,而且也絕不會與其他人分享這一殊榮。
納什均衡理論
一個博弈收益圖,中心點是該博弈的納什均衡。其中一個最耀眼的亮點就是日后被稱之為“納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納什的主要學術貢獻體現(xiàn)在1950年和1951年的兩篇論文之中(包括一篇博士論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題為“非合作博弈”的長篇博士論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國全國科學院每月公報上,立即引起轟動。
馮·諾依曼在1928年提出的極小極大定理和納什1950年發(fā)表的均衡定理奠定了博弈論的整個大廈。通過將這一理論擴展到牽涉各種合作與競爭的博弈,納什成功地打開了將博弈論應用到經(jīng)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乃至進化生物學的大門。
所獲獎項
1958年,納什因其在數(shù)學領域的優(yōu)異工作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新一代天才數(shù)學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C·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
1999年,美國數(shù)學協(xié)會授予他Leroy P Steele Prize。
- 相關推薦
【納什的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成長故事:喬納森09-18
無臂畫家杜茲納拜師名人故事06-01
諾貝爾獎獲獎者約翰·納什的成名故事:天才的光輝與坎坷08-26
大力士亞諾什的故事01-27
廣納賢才寓言故事08-20
誠信的名人故事名人誠信故事03-14
名人與植樹的名人故事08-09
關于微笑的名人故事-名人故事素材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