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德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德作文 篇1
培根在《談美》中提出:“美德比美貌更重要”。是啊,有些人擁有美貌,卻沒有美德,他們的美是不能體現(xiàn)出來的,有些人雖然無法擁有美貌卻沒有壯志,這樣的美只是外在美,文章最后一句“德行因美而益彰,惡性見美而越愧”則有力地點出“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哲理,集中體現(xiàn)了培根文章語言優(yōu)美,說理透徹。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乘公交車,但車上沒有座位了,他只能站著,因為車上正好有一位十分美麗的女子,他覺得她十分賞心悅目,就不覺得站著十分累。車停了,上來一位婦女,站在了女孩座位的旁邊,因為路上不平整,車子晃悠悠的,婦女不時地碰到美麗的女孩,小聲地向她道歉,女孩卻十分厭惡地說:“真倒霉,怎么會碰到這種瘟神!庇谑牵莻人再也不認為女孩賞心悅目了,反而十分厭惡她。
這個故事說明了女孩雖然有美麗的外貌,但卻沒有美好的品德,最終導致別人對她產(chǎn)生了厭惡的感覺。由此可見,美貌雖然重要,但是美德更加重要,美德可以讓人感受到真正的美,讓人真正喜歡她,如果只有美貌,而沒有美德,沒有一個人會真正地喜歡這個人。因此,缺乏涵養(yǎng)與深沉之美的青年根本不配得到贊美。
美貌就如夏日的水果,不能久存,因為它極易腐爛,只有美德之光才可以使美貌光彩照人,使美貌充滿意義。擁有內(nèi)在美的人即使外表不美麗,卻可以使人心存敬意,這樣的人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一個人既擁有美貌又擁有美德,那么美德會把這個人的美貌襯托出來,讓我們覺得更加美。如果一個人只擁有美貌,卻沒有美德,那么這個人越美,我們對這個人將更加鄙視,美貌也將成為一個空殼子。
美貌只是暫時的,只能保存十年,十幾年,但美德卻是永遠的,它不會因為某件事、某人而消失,即使美貌不存在,美德是不會消失的,美德才是永遠的美。
也許你沒有美貌,但你可以養(yǎng)成美好的品德,也許你擁有美貌,那你更加需要養(yǎng)成美好的品德,因為美德比美貌更加重要,只有擁有美德,才能使美貌光彩照人。
美德作文 篇2
中國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古國,尊老愛幼,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則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美德。這種美德的行為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為下一代做好了榜樣,感動著我們、激勵我們向大人們學習,立下遠大目標,延續(xù)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美德。現(xiàn)在就由我給大家舉個例吧!
12月的一天,我和媽媽乘公交車去公園玩。老天爺不作美,風可真大,街上的樹木花草頻頻搖頭,汽車上的車牌搖搖欲墜,趕車的人“人山人!,似乎是因為公交車里很溫暖吧。在站臺,人們焦急得等待著,而公交車卻一直沒來。1分鐘過去了、2分鐘過去了、3分鐘過去了、4分鐘過去了······車子終于來了。“刺啦”一聲響起,人們爭先恐后得往前擠,這時一個青年推開人群自己一躍上了車,占了個“好位置”,我想這人真不懂規(guī)矩,連先來后到都不懂。我有些討厭他。不知不覺中,車又到站了,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奶奶上了車,正好站在青年身邊,我滿以為他會讓座,結(jié)果,他只是把身子往窗子那邊挪了挪,對老奶奶說:“您請坐吧!”“謝謝你,小伙子”老奶奶便坐了下來。我憤怒的瞪了瞪他,十分厭惡他,我想:你要讓座就起身讓座唄!何必只挪挪身子,充當好漢呢?
“刺啦”車又進站了,那青年走了下去。車門剛關,老人叫到真冷啊,咦?這可是空調(diào)車,怎么會冷呢?突然一股冷風朝我刮來,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我馬上尋找風口,原來那青年旁的窗戶有幾個洞,我恍然大悟:原來那青年并不是不想起身讓座,而是要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冷風,使車內(nèi)溫暖些,因為老奶奶不能著涼,所以他才只把身體往旁邊挪挪。我對他的厭惡霎時煙消云散,對他無比崇敬,我感到無地自容,感動不已——如果是普通人,一定會躲在溫暖的地方,而不是為了使車內(nèi)更溫暖一些而擋風。
我被他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甚至被人厭惡也要堅持的精神所感動。將來,我也要做一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這就是生活中平常的“小事”,它卻代表了13億中國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美德——尊老愛幼,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做好事被誤解也要堅持到底。
美德作文 篇3
很久以來,我是不會拒絕任何人的請求的,糟糕的是,我一直信奉這種從不拒絕的品質(zhì),而且認定它是最大的.美德。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
每每收到一個邀請,不管樂不樂意,我都接受。我以為這樣就會讓別人開心,后來發(fā)現(xiàn),結(jié)果是雙方不愉快。我因為不是自己愿意做的事而無興趣,因為我的無精打采使別人掃興,實在是罪過。那是我就在想,如果我拒絕了,她去找了另外一些想玩的人,結(jié)局會不會是皆大歡喜?我不知道,但至少不會像我這樣糟。很多時候,我不是很好的玩伴,我不得不承認。
我開始慢慢學會拒絕,而且我喜歡簡單的拒絕,而不是含糊不清、支支吾吾,像犯了什么大錯一樣。直接告知自己的想法,簡短清晰,也給別人另外安排的準備,拖泥帶水,其實是很惱人的。在這些拒絕的過程中,我慢慢發(fā)現(xiàn)別人不僅沒有因此而責怪我,反而更理解我,這也可能遇到的人都很包容我吧。
我們總用自己的想法去認定他人的想法,我們總是祈求用委曲求全的方式來處理很多事,我們總以為不拒絕就能得到他人的認同,獲得最好的結(jié)局。可是,生活之事,多乎其多,哪能全部負擔得起。全盤接受,很多時候是糟糕的。要懂得取舍,學會選擇,該拒絕時就拒絕。雖然我開始學會拒絕,但對一些事也是用極大的熱情參與,皆大歡喜,自身愉悅。
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懂拒絕,就好像強加在自己身上一樣,太多是會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的。一個人做到人人滿意是不可能的,尋求拒絕和接受之間的平衡,會好很多。有時我們自以為在成全他人,其實無意中卻造成一種破壞。
有時,我更愿意你懂得拒絕,拒絕那些不合情理的要求,拒絕那些違背內(nèi)心的事。拒絕,也是一種美德。那句"NO"總要說出口,即使有時艱難。
【【實用】美德作文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