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記憶初三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舌尖上的記憶初三作文1
小時候,最喜歡老家那條街,似乎永遠(yuǎn)都有人在吆喝叫賣東西。雖然不如大城市那樣喧鬧,但是多了一份自在的溫情。而我的舌尖最留戀的便是它。
那時候,我每天被那甜味迷得神魂顛倒。有一天,我去尋找氣味的源頭,走遍了老街的犄角旮旯,終于在街的一角發(fā)現(xiàn)了他——攤位被圍得水泄不通。他不似別的小販高聲吆喝,反而像一位智者,只等有緣人。我第一次知道了糖畫這種藝術(shù),既能看,又能吃,我迫不及待要嘗鮮。
"老板,來兩份。"我的聲音硬是把人群炸開一條縫。
老板應(yīng)聲喝道:"好嘞,大家看好了。"說罷,他便擼起袖子,舉起一個大鍋勺,先從一個木桶里舀出一大勺糖汁,那糖汁金光閃閃的,濃稠似蜜,但其香味兒蔓延開來,綿醇如酒。接下來,便是"作畫"了。
他的手用力托起那根不輕的長桿鐵勺,但手并沒有發(fā)抖,懸著的手腕,曲張有力。沒想到在他文雅的外表下,藏著一個剛猛的軀體。緊接著,他的手就開始移動了,不疾不徐,那糖汁有規(guī)律的被勻出,落在砧板上,由糖汁到作品,一氣呵成。這幅畫漸漸清晰起來,是一條錦鯉。遇到比較濃的部位,他就頓一下,就像練字一樣。整幅畫的細(xì)節(jié)部位也很生動,頗有大書法家的風(fēng)范,我被他作畫的架勢迷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卻大氣不敢出,生怕打擾他。
這時,他停了下來,呼了一口氣,又裝了一勺糖漿。我知道他要結(jié)尾了。他不再像之前慢慢描勒,而是猛得——舉起來,快速地將汁傾到砧板上。這次,他的動作非?,不過他的手臂有點顫抖,一直來回描繪。
我很好奇他怎么顫抖了呢?直到完成,我才意識到原來他是在勾勒魚鱗。因為顫抖,魚鱗變得更加生動,仿佛真的有只魚在砧板上游動,我心服口服。老板把這幅大作遞給發(fā)愣的我,我欣喜地接過,看著栩栩如生的魚,我竟不忍心下嘴,只輕輕用舌頭輕舔一下糖尖,好甜,那味道化在了嘴里,留在了心間。
這不僅是舌尖上的一場盛宴,更是一場視覺盛宴,至今,我都無法忘懷。每次想到家鄉(xiāng),嘴里就會彌漫出一股甜味,不知那糖畫人,如今可好?
舌尖上的記憶初三作文2
深巷中,一竿扁擔(dān),一團爐火,一個風(fēng)箱……伴隨著“砰”的一聲火爐邊的孩童開心的地捂住耳朵,一顆顆香脆的爆米花出爐了。——題記
小時候總聽外婆說,在她的童年時期,常鬧災(zāi)荒,糧食匱乏,沒有什么可以吃的東西,對爆米花的記憶更是少之又少,一年之中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肉食,玉米在當(dāng)時是稀罕之物,在那個年代填飽肚子都很困難,所以很少有人會將玉米做成爆米花。吃上爆米花,那時極為奢侈。想到這兒,外婆總會露出笑容,一口泛黃的牙齒記錄了當(dāng)時外婆苦難的生活。
身為50后的外婆至今還回味著當(dāng)年偶爾可以吃到爆米花的快樂與幸福。
“砰”的一聲,玉米爆開了!懊咳硕加蟹菘 敝心陰煾到忾_爆米花機后長長口袋上的繩子,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小小的女孩就忙不迭地拎著口袋沖上前去,每次總要買上一“炒”,等不及都裝進(jìn)口袋,就抓起一大把往嘴里一捂。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向我講述她小時候買爆米花、吃爆米花的情形。媽媽的童年剛好吹起了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經(jīng)濟的`開始飛速發(fā)展,這瀕臨黃河的港城大豐也煥然一新。爆米花,成了當(dāng)時人們最好的零食,大街小巷中不乏炒制爆米花的師傅和徒弟,就算是身在偏遠(yuǎn)農(nóng)村的母親也能時常嘗到美味的爆米花,村中許多調(diào)皮的男孩還向老師傅討要手藝,想要長大后靠賣爆米花賺錢。
身為70后的母親每當(dāng)想起吃爆米花的經(jīng)歷都會情不自禁地咽起了口水,但那早已成為了舌尖上的記憶。
“買爆米花咯,香噴噴的爆米花!”循著聲音,我和母親來到了路邊,一位老人正坐在爐旁。眼前的這位老人約摸六十幾歲,古銅色的臉上布滿了皺紋,眼神關(guān)注著眼前的爐火,右手有節(jié)奏地?fù)u著火爐,左手用風(fēng)扇輕輕扇著爐火,在他的眼中仿佛只有那燃燒的火焰。在他的搖動下,爐中的玉米粒奏出了富有節(jié)奏感的旋律。一滴又一滴的汗珠從他的面頰旁滑落。五分鐘后,爺爺用了一只大布袋套在了爐子上,伴隨著“砰”的一聲,爆米花出爐了,一陣香氣撲鼻。爺爺告訴我,現(xiàn)在人都愛吃那些不健康的零食,也沒有年輕人愿意學(xué)做爆米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門手藝可能會失傳。
身為00后的我們不再在意這沒有零食好吃的爆米花了。
多少年后,我可能再也不能吃到這香噴噴的爆米花了,這一切可能只成了舌尖上的記憶。
舌尖上的記憶初三作文3
那月里的榕城,大街小巷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鸺t的燈籠掛滿街頭,熱鬧的鞭炮聲不絕于耳,吉祥的春聯(lián)掛滿門簾……好不熱鬧!
小時候不知“年”的概念,只知道年糕一出籠,年就到了。那時候外婆的身體還算硬朗,每逢過年她總要親自蒸上幾籠年糕,寓意來年步步高升,也正是這種特殊的味道,成了我舌尖上永恒的記憶。
臘月里,黎明總是姍姍來遲,我與外婆來到街上磨米漿時,天還未亮透。但這絲毫不削減鎮(zhèn)上鄉(xiāng)親們采購年貨的熱情——絡(luò)絡(luò)不絕的行人和三輪車將古老的小鎮(zhèn)擠得水泄不通。吆喝聲和鞭炮聲此起彼伏,似乎要分出高低來。
回到家,外婆用重物將裝有米漿的布袋牢牢壓緊,等到第二天水?dāng)D干了,外婆把已成塊的糯米團取出,放入大盆,加入花生油、紅糖、花生、紅棗等配料。經(jīng)過反復(fù)的揉捏,讓紅糖等配料完全融入到糯米團里,直到糯米團變得更有韌性時,尚可將其倒入鋪好年糕葉的蒸籠里蒸煮了。
這時候,外婆終于能揩揩汗,靠在沙發(fā)上稍適休息。這時候,外婆總是多年如一日地為我講述她與年糕的故事。當(dāng)她還是小女孩時,她就幫助母親制作年糕。在那個沒有糖果和玩具的年代里,能吃到一塊年糕,便是外婆極大地快樂!澳菚r候姐妹多,都是搶著吃哩!”說著,露出了會心的微笑;蛟S是一種特殊的情結(jié)吧,每當(dāng)外婆說到自己制作年糕,總是喜上眉梢,印滿褶子的臉上藏不住那不常有的自豪。當(dāng)我說起最愛吃她蒸的年糕,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尋著淡淡的香氣,外婆走進(jìn)廚房,揭開鍋蓋,在九成熟的年糕上撒上紅棗,并遞了幾顆給我:“紅紅火火,多吉祥啊!”外婆嘟噥著,滿心歡喜。沒多久,年糕起鍋了,外婆切下一塊,盛進(jìn)我碗里,我夾起它,咬下一口,軟軟的,夾帶著一絲清甜,一股濃濃的愛。粘糯可口的年糕喚醒了我每一個味蕾,往昔的記憶又一擁而上。紅糖香、糯米香、棗香、還有淳樸的葉香,一齊蕩漾在唇齒間,頓時帶來味覺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字甑耐馄艦榱藵M足兒孫的喜好,為了將這份味道傳承下去,即使再辛苦、再忙碌,也會雷打不動地蒸上幾籠年糕。而她,卻因自己患有糖尿病,已多年沒有品嘗到年糕的香甜,只能將其永遠(yuǎn)化成回憶了……
有人說,一種味道,便可喚醒一種記憶。如今,我總算領(lǐng)悟了這句話的道理,為何我對這年糕有著深深的眷念?原來這舌尖上的美味背后,隱藏著外婆對習(xí)俗的傳承,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愛的延續(xù)呢?
【舌尖上的記憶初三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舌尖上的記憶精選作文07-03
舌尖上的記憶的作文08-13
作文:舌尖上的記憶08-28
舌尖上的記憶作文06-09
舌尖上的記憶經(jīng)典作文07-08
舌尖上的記憶學(xué)生作文08-13
舌尖上的記憶優(yōu)秀作文11-15
舌尖上的記憶初中作文06-09
關(guān)于舌尖上的記憶的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