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觀察日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1
過了六天,讓我們來看看大蒜變成什么樣了。呀!我們的大蒜的小芽變長了,像個穿綠衣服的小人,那幾層“衣服”變得透明了,大蒜底部一圈干枯的根,如今也變了,變成了白白的、長長的新根,像老爺爺長長的白胡須。但不變的是,小蒜瓣它們還是緊緊地抱在一起,它們的團結友愛,情誼深厚打動了我,好像在說:“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我們也不離不棄。”
原來,它們在酸奶盒里泡澡、曬太陽,可現在不一樣了,它們現在可享受了,每天泡澡、曬太陽、成長,還要看太陽公公在東邊升起,在西邊落下,真是特級待遇,連我們都很羨慕著三頭大蒜。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2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來到小區(qū)里,在小區(qū)的角落里,有一片干枯的草地。草地里居住著許多昆蟲,我來到草地旁邊,翻開土地,大吃一驚,這里居住著數萬只螞蟻,它們合起來,足足有一頭小牛那么多只。我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原來螞蟻的身體部位是這樣的,螞蟻的頭很大,腳有的六只,有的八只。螞蟻的屁股很小,好像一粒圓飯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顏色非常多,品種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螞蟻塑料袋,想看看它們是怎么團結合作爬出來的。螞蟻們一個接著一個用兩支又尖又大的牙齒把塑料袋鉆成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洞,洞越來越大,直到成了一個窟窿。螞蟻們出來并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把塑料袋拉進土里,做成它們的家。這一幕讓我不得不佩服!螞蟻們讓最肥最大的螞蟻王住進了塑料袋里,對螞蟻們說,這是一個溫暖而舒適的新家。我又看見螞蟻們向毛毛蟲宣戰(zhàn),我想:那么小的螞蟻能打得過那么巨大的毛毛蟲,真讓人難以置信。螞蟻們團結起來,攻擊性非常強,沒過一會兒,那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蟲就被螞蟻們打敗了,螞蟻們把毛毛蟲抬進洞里,給大伙分享著吃,一只毛毛蟲,可以夠螞蟻們吃好一陣子了。
時間不早了,我背著書包回到了家。通過觀察螞蟻的行為,讓我學會了團結,團結可以戰(zhàn)勝一切的困難。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3
奶奶家住平房,才發(fā)現奶奶家的房檐上住了一窩燕子。雖然老是聽說燕子會住在人家,但是我還是一次看到~良禽擇木而棲。一定是我人品太好了~hoho
奶奶說小燕子已經孵出十幾天了,目前發(fā)現有四只。小燕子的嘴是黃色的,張著小嘴等著爸爸媽媽回來喂。啾啾的叫。
燕子爸爸和燕子媽媽就不停的飛來飛去出去找吃的,從不同的方向飛走又飛回來,帶著小蟲子(tat)之類的喂它們的寶寶。好辛苦,但是是本能呀。也許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寶寶們就能飛出去自己覓食了吧。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很可惜,我沒有看到他們筑窩的過程。但是小窩真的很精致~厲害的動物之前曾經想,到處都是水泥森林,燕子、青蛙、蚯蚓之類的小動物都住在那里了呢?看到小燕子的一家,真的很開心。動物們和人類相處的還是很和諧的呢。奶奶還給他們做了“保護板”,怕他們不小心掉下來。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放學時,我看見一只小蝸牛,便好奇地觀察起來。
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我只知道那對長觸角是眼睛,至于短觸角嘛,我就不太清楚了。咦,蝸牛的嘴巴在哪兒?我怎么看不見呢?原來在它的吸盤上。我發(fā)現它吸盤上的那個小圓點兒,就是它的嘴巴!為了驗證,我摘了一片樹葉,放在它前面。只見它先用那對短觸角碰了碰葉子,然后就爬到葉子上不動了。過了一會兒,蝸牛爬走了,我驚奇地發(fā)現,蝸牛曾經呆過的地方出現了一些小洞。這說明我的發(fā)現是正確的。作文
我正準備走,突然注意到蝸牛的殼。蝸牛,一個小小的身軀,卻能背起一個比自己大好幾倍的“家”,真是了不起。我還發(fā)現,蝸牛殼上的花紋越多,蝸牛就越大。這大概是它們的年齡吧。
回家以后,我一直記得那只小蝸牛,因為它給了我許多樂趣和許多關于蝸牛的知識。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5
每天,我上學、放學的路上都能看見幾顆老榕樹。遠遠望去像一把把撐開的綠色大傘,蓬蓬松松的,遮住了一大片天空。它們的樹冠又圓又大,長滿了綠色的小葉子。樹冠和樹干上還垂?jié)M了許多紅棕色的細絲,看上去像唱戲老爺爺的“長胡子”。我心想:樹怎么長胡須了呢?我便仔細觀察起來。
這些像胡須一樣的東西又細又長,隨風擺動,有的一排一排的`從枝杈上垂下來,像是在曬掛面;有的繞著主干長,直到鉆進了土里。再仔細一看,老榕樹長的胡須,有粗有細。粗的是灰棕色的,細的是紅棕色的,末端上還有些嫩黃色。它們摸上去都很粗糙,也很有韌性,我抓起一根試著去扯斷,可費了好大力氣才扯斷了一根。
再看看它的根,盤根錯節(jié)的,向四面蔓延,糾纏在一起,像許多條大蟒蛇扭在一起似的。遠遠望去,那被粗細不均的“胡須”纏繞著的老榕樹像童話故事里的干癟又扭曲變形的古怪老頭,站在那里,讓我不時地打起了冷顫。
回到家,我查了查書才明白:原來,懸在空中的是氣根,用來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長進土里的是支柱根,用來支撐巨大的樹冠,這樣,樹枝才能不停地向四面擴展。
榕樹的生命力很頑強,就算是種子落在其它的樹上,氣根也可以幫助它生長。
榕樹的精神讓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于去面對,這樣才可能獲得成功!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6
我家有一盆蘆薈,他不需要每天澆水,一周澆一次,澆水時也不宜太多,一般是平常礦泉水瓶的五分之一即可。
一般蘆薈的葉子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如果一盆出現兩顆蘆薈的話,只能在初春之際移盆分栽。
我查了資料后知道,這種蘆薈名叫庫拉索蘆薈,又稱蕃拉蘆薈,蕃拉為其種名的音譯,又稱美國蘆薈。下面是我觀察的結果:
它莖干短,葉簇生在莖頂。葉呈螺旋狀排列,厚肥汁濃。葉長30—70厘米,寬4—15厘米,厚2—5厘米,頂端漸尖,葉根寬闊;葉子呈粉綠色,布有白色斑點,隨葉片的生長斑點逐漸消失,葉子四周長著象菜刺一樣的小齒。
蘆薈能應用在食品、藥品、美容品等方面。主要是提取蘆薈原汁、濃縮汁、結晶粉,部分亦作家庭盆栽觀賞用。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7
春雨嘩啦啦的下著,我高興的想著,窗前的這棵梧桐樹在經過了一個干涸的冬天,終于可以開懷暢飲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棵樹有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我趴在窗前靜心的觀察,失落的表情一下子布滿了我的臉蛋。哎~這棵大樹并沒有發(fā)生什么異常的變化。難道是因為依依不舍的冬爺爺又回了頭,害怕冬爺爺傷到他那柔嫩的肌膚,所以使它那害羞的嫩芽不敢伸出頭嗎……?
我盼望著溫柔的春姑娘加快腳步,快點到來,讓萬物復蘇,讓窗前的梧桐樹快快冒出鮮嫩的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