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連續(xù)觀察日記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1
6月17號
星期四———
今天,母親買來一只小烏龜。這只小烏龜全身披著深綠外衣,似將軍鎧甲,又硬又結實;尾巴又細又尖,似鋒利劍鋒;眼睛又大又圓,慢悠悠地轉著卻又發(fā)出犀利目光;四只腳似四個“滑翔板”……多么可愛小東西啊!
6月18號
星期五———
突然,我想到了一件事——到現(xiàn)在它還未吃東西呢!我連忙從飼料袋里倒出幾;ɑňG綠烏龜飼料扔進了壇中。可是,那只小烏龜卻不理不睬。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小烏龜終于爬過來吃了,原來水浸泡過飼料變軟了,他喜歡吃軟飼料呀!
6月19號
星期六———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小烏龜見我沒注意,就往上爬,爬到邊沿時,被我發(fā)現(xiàn)了,我叫了一聲,“碰”一聲,小烏龜摔了個四腳朝天,那樣子可愛極了。過了一會兒,我聽見呼呼聲音,跑過去一看,哦!原來是小烏龜爬不起來了,在那用爪子翻,于是,我想去幫它一把,可沒想到,小烏龜用頭一頂,翻過來了,我不禁暗暗稱奇。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2
6月28日星期五天氣:晴
別同學考完試,中午就回家了,而我需要再待半天幫老師做事。因此,老師請我吃了千里香小餛飩?晌矣沂种獗诲佔訝C了一下。好痛啊!我連忙把手浸在冷水里,不一會兒,右手肘上側出現(xiàn)了一個淡紅色印記,并時不時發(fā)出一陣陣刺痛。我斷定:自己被燙傷了。
6月29日星期六天氣:陰
今日,那個印記先由淡紅變成深紅,慢慢地,變?yōu)榭Х壬退迫馍つw上抹了一層泥土。
到了下午,這塊“泥土”開始起泡。先是在燙傷部位中央出現(xiàn)一個“水球”,但是非常小,由細胞液組成,接著,它越來越大,變成了一個長條型大“水球”。經(jīng)上網(wǎng)查資料,我知道了這個“球”必須得刺破。于是,我照辦了。刺破了“大水球”變成了一張皺巴巴皮平躺在我右手上。
6月30日星期日天氣:陰
這塊皮慢慢地變硬了,邊上一圈兒有些發(fā)白。中午,發(fā)白邊緣上皮有些往上翹。而到了晚上嗎,再一看:已經(jīng)開始褪皮了!
人體真是奇妙極了,還有自動修復功能!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準備出去玩,關門的時候發(fā)現(xiàn)門角有一塊餅干,等我回家的時候我又去看那塊餅干:“呀!這怎么這么多螞蟻?”我大聲喊道。
媽媽聽到啦馬上趕來說:“快把餅干掃出去,要不然家里到處都是螞蟻”。我說:“等等,我先觀察一下,”我找來放大鏡,我產(chǎn)生啦一個疑問:“螞蟻為什么會排成一排走呢?”我看啦一下科學書,上面說螞蟻走時會留下一種信息素,讓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如果我們用手或樹枝去觸碰螞蟻的路線就會干擾螞蟻的信息素,這樣螞蟻就會迷失方向,到處亂跑。
看來我們真應該在玩的同時也要觀察身邊的事物。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4
真好!爺爺送我一只小倉鼠。它可愛級了!它穿著一身如同雪一般的絨毛,兩只黑溜溜的眼睛東張西望,對周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
它每次餓了就亂抓籠子,每當這時我就抓一些小米放在籠子里,它似乎很餓,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時不時還四處看看,好像生怕誰搶它似的。它不僅小心還很狡猾。有一天我去給小倉鼠喂食,小倉鼠頭一探,我嚇得立刻把手縮了回去。小倉鼠乘機逃跑,他逃到了椅子上,我想四處都是空的看它怎么下!這時小倉鼠從椅子的腳上滑到地上,我用手去抓它,想把它抓回籠子里,結果它沖我一叫,嚇得我立刻把手收了回來—怕它咬我。最后還是爺爺幫我把它抓回籠子里。
這就是我可愛的可愛的小倉鼠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5
1月26日星期五晴
今天,秋高氣爽、天高云淡。早晨我很早就來到學校看看水仙有什么變化。來到教室,發(fā)現(xiàn)水仙像換了個人似的,昂首挺胸地朝南立著。我趕快量一量,哇,今天的小芽平均比昨天長了5毫米,我喜出望外,連午飯也比原來多吃一倍呢!
1月27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雙休日,早晨我起來完了點,但卻看見水仙早就醒了,正在曬太陽。我懶洋洋地走到陽臺,翻了翻水仙的嫩芽,也沒什么變化,突然,我發(fā)現(xiàn)最大的那棵水仙的靠近根的枝上又長出了一個大約半厘米的小芽,由于太高興了吧1只聽吱得一聲,我一看,輕輕拍拍胸脯說:“還好沒折斷”。
1月28日星期日晴
今天早上我6點就起床了,因為要跟老爸去爬山。當然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忘不了,一起床就拿起尺子跑向水仙。真不幸,今天怎么換水仙懶洋洋的?一點精神都沒有。我一看壇底,哦,原來這幾天,太陽公公出來閑逛,把水仙的養(yǎng)料都偷去了,怪不得無精打采的,我無奈地把壇子裝滿水看了看他,心想:但愿,他能再次挺起胸膛!
1月30日星期二晴
今天的音樂課真高興,我哼著小曲回家看水仙。天哪!他怎么四腳朝天掉到地上了,原來,媽媽曬衣服的時候把他弄掉了,我一邊拾起來一邊埋怨媽媽。我把水仙的根調理好后,又放到小壇子里了。我看了他一眼心想:還是老師說的對,養(yǎng)花比養(yǎng)動物好多了。
12月1日星期三晴
明天,又要上綜合實踐課了,我把水仙調理了一番,在調整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芽里還包著小芽。我把水仙上的把薄灰擦了擦,看上去非常精神,很干凈,很有吸引力。我想,明天我的水仙在班上一定是最棒的。可能不會在有同學叫他是蔥頭了。
12月2日星期四晴
今天是綜合實踐日,早晨我拿著我的水仙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一進教室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把自己的植物都擺在南窗臺上,有許多品種呢:大蒜、芹菜、蘿卜、土豆,還有許多我叫不上名來的花,看來同學們的收獲也不小,我端著我的昂首挺胸的水仙,大步邁向我的位置,前后同學都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議論:“一星期的變化真大呀!”“哎呀!長這么高哪!”看我表面滿不在乎,在心里還在沾沾自喜呢!我拿出尺子翻了翻水仙看,哎呀!新芽又長了半厘米呢!真是讓人高興呀!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6
10月1日星期六晴
上個星期五的語文課,教師布置我們動手嘗試栽培豆芽。所以,我回家拿了個有土的花盆,種了三顆黃豆,放在陽臺上讓黃豆暖和暖和。
10月3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去看黃豆。咦,土里種黃豆的地方怎么長出了彎彎的細絲?我急忙地問媽媽這是為什么。媽媽笑著說:“這說明黃豆已經(jīng)發(fā)芽,快長了!蔽衣犃艘槐娜吒撸驗槲业狞S豆發(fā)芽了,并且要長葉子了!
10月4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的豆芽長出了兩片葉子,泛青的葉子綠綠的、直直的,旁邊還有一條白白的細絲,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如果你仔細看那細小的葉子,你就會想起螳螂手臂上的大刀。
10月6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的豆芽變直了,顯得沒有一點彎曲。大葉子里包著小葉子,綠茸茸的,像剛出生的小鴨子一樣緊緊地貼在大葉子身旁。在看看兩片豆瓣,它呢?卻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枯萎了。
開始不大引人注意的黃豆,被我培育成現(xiàn)在惹人喜愛的黃豆芽。我不肯拋棄它,因為它是勞動的結晶。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7
陽春三月的一天下午,媽媽帶回了兩條蠶寶寶。蠶寶寶特別可愛,它有我的小指那么大,有五齡了。它的前面有六只足,后面有八只腳,屁股上有一條尾巴。每只腳的旁邊就有一個小孔,那些小孔就是它的鼻子。
蠶寶寶特別愛吃桑葉,它吃桑葉的時候很可愛,它的小嘴巴總是嘟起來的,而且吃桑葉的速度很快,它是從側邊開始吃的,一下子就吃到中間了。蠶寶寶真是一只貪睡豬,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又吃。
大概過了兩個星期,那天下午放學回到家里,我發(fā)現(xiàn)蠶寶寶不吃東西了。我奇怪地問媽媽:“媽媽,蠶寶寶怎么不吃桑葉了?”媽媽親切地說:“應該是蠶寶寶快要葉絲了吧!”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真的蠶寶寶已經(jīng)吐了一些絲。白白的,細細的,我用小手拿出一條來看看,啊那絲好結實啊,要費好大的力氣才可以把它拉斷。媽媽在小盒子放了三根小木棍,蠶寶寶老是喜歡在小木棍上走來走去,它走起路來屁股一扭一扭的,好有趣哦!好像在走鋼絲呢!·有時還把頭抬起來到處望,媽媽說它可能是在找合適的地方結繭呢!第二天下午放學,我再去看蠶寶寶,它們真的結繭了,還能看到它們在里面動來動去的,可有趣了!
我喜歡我家的蠶寶寶。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8
初夏,每一天都是好天氣,暖暖的陽光灑滿天空。
床邊的那盆無名花也開得特別盛,中午了,火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讓人直打瞌睡。刺目的日光下,暖風輕輕的吹著,偶有一兩個農(nóng)民在地里鋤草。
篇五:小雨天泥濘
雨天是蕭瑟涼意充斥的天氣,即使是富有生命力的春雨,亦是給這個本就喘不過氣的時間段增加了悲感。若說童年的雨天氣,那它擁有最泥濘的小路,可卻又是記憶力最干凈的曾經(jīng)。只不過縱橫到了如今,雨天里,少女的心思開始萌芽,三年的美好快要遠逝,人生的第一個由我們自己掌控的轉折點出現(xiàn)在視線的盡頭,路與路的交接。
連續(xù)觀察日記 篇9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單元以“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仔細觀察,把動物的特點寫具體的,又是怎樣真實地表達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為專題,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富含細膩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生動的世界。因此,本次習作應從現(xiàn)象入手,指導學生進行實際觀察,并能進行較長期的觀察活動,并通過指導提高科學觀察的效率。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較高水平的觀察力,他們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本次習作能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器官去感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從而激發(fā)智慧與思維的火花。
二、教學目標
1、能寫出多篇觀察日記,并能夠記錄詳細,了解豆芽的變化規(guī)律。
2、發(fā)展鍛煉觀察能力、認知能力、寫作能力。
3、養(yǎng)成實事求是觀察記錄的習慣,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對生活的興趣和對自然界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
昨天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日記——《螳螂的啟示》,誰能說說:它和我們所寫的日記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同一個寫作內容,卻由幾則日記共同組成)
這樣在一段時間內,圍繞同一個寫作內容,把觀察到的事物發(fā)生的'變化通過幾則日記描寫出來,叫作連續(xù)觀察日記。
二、寫出第一篇觀察日記:
。、同學們,現(xiàn)在小黃豆就在你的手中,請你也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記錄下來吧。(學生寫觀察日記)
。病⒃僮x《螳螂的啟示》,找出能體現(xiàn)作者觀察細致的語句,對比自己的日記,說說你的體會。
。、請同學們再審視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盡量做到觀察細致入微。再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作文,提出修改意見,教師參與其中,并加以指導。
三、小結:
同學們,在剛才的過程中,你們都表現(xiàn)出色。是否這樣,就達到了寫觀察日記的要求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經(jīng)過了一周,你們的小豆芽一定又有了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再次與它們相約,一起來分享你的觀察日記。
二、學會多種感官觀察與表達:
1、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寫觀察日記一定要像哨兵一樣細心。其實,只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觀察還要全面,調動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描寫。
看:眼睛看到什么﹖
聽:耳朵聽到什么﹖
觸: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聞到什么?
味:舌頭是否可以嘗到什么?
另外,大家還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時輔以自己的感受:大腦里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觀察日記。
3、作品展示,交流收獲。
A、生上臺,展示PPT,圖文并茂,聲情并茂朗讀習作。
B、全班交流:XX同學的觀察日記,你最欣賞什么?
C、生發(fā)言,師相機點撥。
D、說說通過這次寫觀察日記,你有什么收獲?
總結寫作技巧。
4、師總結:能夠做到細致入微,并能從多方面對觀察對象加以感知,并記錄下來,再輔以自己的體會,就可以形成一篇優(yōu)秀的觀察日記了。
三、布置作業(yè)
修改自己的觀察日記,運用我們已學到的觀察方法,繼續(xù)觀察,寫出一組優(yōu)秀的觀察日記。
教學反思:
一位哲人說過:“這個世界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边@節(jié)作文教學我努力地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整個教學體現(xiàn)如下特點:
一、以“范例”為線,引導學生初步觀察對比
本次習作是“學些連續(xù)觀察日記”,我緊緊抓住了“觀察”這一核心,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新課伊始,便直入主題,讓學生結合已有的日記書寫模式,“對比觀察”文本范例《螳螂的啟示》,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連續(xù)觀察日記”,為后續(xù)的寫作做好鋪墊。
二、以“訓練”為核,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觀察能力是寫作的基本功。如何讓學生“會觀察”,“能觀察得全面具體”,特別是把觀察到的能有選擇、有趣味、生動地寫下來,絕非一日之功!我在教學中借鑒了 “全方位感知訓練”,讓學生充分運用口、耳、眼、鼻、手這五種感官,分別從味覺、聽覺、視覺、嗅覺、觸覺這五個角度去觀察小黃豆的變化,使學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們在老師的訓練、指引下,學會了觀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觀察更趨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觀察,寫作已不再是難事。
三、以學生習作為媒,引導學生總結寫作技巧。
通過學生習作PPT的展示,生動地再現(xiàn)了他觀察、記錄、完成習作的過程。同時從習作的字里行間,感受觀察的細致,合理的聯(lián)想更令人感動。為其他同學做了個很好的示范,此時,寫作技巧再加以總結,學生下一步的習作修改便有章可循了。
【連續(xù)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連續(xù)觀察日記04-25
連續(xù)觀察的日記12-02
連續(xù)觀察日記06-21
連續(xù)觀察日記動物的日記03-26
連續(xù)觀察日記范文05-25
烏龜連續(xù)觀察日記07-22
錦鯉連續(xù)觀察日記06-08
連續(xù)觀察日記植物11-17
小魚連續(xù)觀察日記03-21
養(yǎng)蠶連續(xù)觀察日記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