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活發(fā)現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發(fā)現作文 篇1
“生活是無趣的。”不知哪位哲人說出了這一句話,石破天驚,應者蕓蕓。想來這一句話,也有他的道理:生活中只有10%是痛苦與歡樂,另外的90%皆是平淡與空虛,生活怎能有趣?
只是,人們未曾想過:生活的樂趣是要自己創(chuàng)造和發(fā)掘的。只有永遠不斷地追求生活,你才能發(fā)現生活的意義。不斷地追求——那是生活的原動力,也是生活的意義所在。
我認識兩位古稀老人——照理說,他們幾經浮沉,是最容易對生活感到無趣的人——但他們恰恰對生活充滿了期盼與興致。
一位是我的外公——在退休前是個嚴謹且嚴肅的醫(yī)生。退休后,他迷上了數字產品,不僅去上了老年大學,還自己買書回來鉆研。每次家庭宴會上,外公總是佝僂著身子,拿著一個Nikon的相機去捕捉每一個美的瞬間。還記得外公拍的家庭成員的集錦,每一個人都笑顏若花,純樸自然。有我與表哥打鬧的鏡頭,也有表姐與她母親耳語的畫面。一顰一笑、嬉戲打鬧,外公用他學到的知識記錄著他的快樂。幾年下來,他對相機已經了如指掌。他甚至已經可以教我什么是光度差、角度差、四組三片。對于外公,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是他的追求,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他創(chuàng)造了生活的樂趣。
另一位是我的外婆,她所追求的是“淡泊的心境”。她學書法也有幾個年頭了。在用腳踏縫紉機改造的書案上,硯臺、宣紙、鎮(zhèn)石、筆架整齊地擱置在桌上。筆轉鋒落,墨勾輕挑,不張揚,不露芒,韻意深長,耐人尋味。外婆每天就在午后靜謐的陽光下練上一會兒字,神態(tài)寧靜而又慈祥。在這樣淺淺的一筆一劃中,外婆領悟到了“寧靜致遠”的意味。她從生活中讀出了一份別樣的樂趣。
看著老人們如此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忽然想到與他們幾乎差了三代的我們。高呼“生活是無趣的”更多的,卻是我們。沒日沒夜的頻繁考試,每晚的伏案夜讀,從沒有想過到哪里去的學子們,在迷茫的彷徨中,失去了耐心,于是,無聊鋪天蓋地地席卷了生活。少時光陰,有多少是這樣悄無聲息地從指間流過。其實,只要我們?yōu)樯钫乙粋追求——回憶一下你小時候的夢想,是想成為作家還是想成為數學家?也許現實無奈地擊碎了你以前的夢想,但是你可以尋找下一個,比如說努力讓自己所付出的艱辛有意義,比如說每天可以做到對自己微笑——這便會是無趣生活的一個突破口,從那些有意義的努力中,我們會看到生活的意義。
小時候,去公園里放風箏,我就杵在那里,風箏也躺在地上,飛不起來,然后,我看到其他人是拉著風箏跑的,然后,我便嘗試了一下,風箏于是飛了起來。
只有當你一刻不停地去追逐生活時,你才能發(fā)現生活的樂趣。
生活發(fā)現作文 篇2
有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媽媽走過來一下就把電視關了,說:“眼睛都近視了還看,不許看了!還是讓我給你做個實驗吧!”我原本嘟囔著嘴,心里一萬個不開心,可以聽到做試驗,立刻精神百倍。
媽媽先拿出了在宜家商場買的一個黑色玻璃制成的和一個白色玻璃制成的蠟燭臺還有兩根蠟燭,把兩根蠟燭分別插到燭臺里,并且用打火機點燃,說:“等上兩小時,你就會知道!”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我跑到蠟燭臺前一看,白色玻璃的蠟燭臺里的蠟燭沒有任何變化,再一看黑色的呢?哇!黑色玻璃的蠟燭臺里的蠟燭竟彎下了要,更奇怪的是—是朝著太陽方向的!這是為什么呢?經過仔細的調查和研究,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奧妙所在,那就聽我娓娓道來吧!一件物體的明亮程度和顏色,決定了他接受陽光熱度的`多少。白色玻璃制成的蠟燭臺幾乎反射了所有的光線,所以受熱有限;而黑色玻璃制成的蠟燭臺卻恰恰相反,他幾乎吸收了所有的光線和相應的熱量。玻璃不是很好的導熱體,所以蠟燭臺朝陽太陽一面首先吸熱,一直到上面的蠟燭首先變軟于是彎下腰來。
通過今天的實驗,我明白了只有在認真學習科學,才能在試驗中收獲樂趣!
生活發(fā)現作文 篇3
天,依然被白茫茫的云霧,籠罩著,若隱若現。山上的青草,還是那么的碧綠;嘩嘩的流水,還是那么的清澈;小鳥的叫聲,還是那么的清脆。
早讀后,我來到操場,發(fā)現了一個平時常常看到卻沒關心的事:
鳥兒,在空中,飛上飛下。一會兒,飛上到教學的樓頂;一會兒,又落在木樓的瓦片上。這時,我突然發(fā)現小鳥,在降落過程中減速,很有意思。一只小鳥,突然扎煞起翅膀,對著將要降落的方向,飛快地從高處直沖下來。它的舉動,使我很苦惱,如果一但沖力過大,阻力小了。那小鳥,豈不是很危險?
于是,我跑到教室,查找所有課本,都沒有這類相關的資料。正當憂愁的時候,在我眼前閃現一個人影,“對,找他——老王!彼,可是我們小學實驗班的書迷,他一定知道。
他,正在教室做作業(yè)。我急忙地去咨詢,他很熱情地告訴我,這個問題與物理有關,可不是初一的課程呀?我,還是沒有找到答案,很沮喪。他看到我難過的神情,便對我說:“我倆去找一找歐林吧,他好像有一本關于物理的書!笨蓺W林在哪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倆不僅找到歐林,還知道,牛頓的第二定律說到,物體(小鳥)的加速度(沖力),跟所受的合外力(阻力),是成正比的,所以小鳥也就不會受傷。
我心中猶如落下塊石頭,也明白了身邊的事情,原來有這么多的學問,真的要善于去發(fā)現。
生活發(fā)現作文 篇4
沒有燒好的磚坯一摔就粉身碎骨,而燒好的磚坯任你摔打也完好無損,這道出了要經歷磨難,才會更堅強的道理;大海正因為有博大的胸懷,容納一顆顆小水滴,才使自己更廣闊,深沉;蠶把自己束縛在繭里,有了安全感,卻失去了自由和生命。生活中,一點一滴,都蘊藏著人生的智慧,給了我啟迪,教會我做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國王到鄉(xiāng)下去視察,回來后,不斷地抱怨那兒的路太難走,磨疼了他的腳,一氣之下派人去把那兒的路面全部鋪上皮革。一位大臣卻對他說:“國王陛下,您為何不給自己做一雙厚皮鞋呢?”
這則故事正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狈彩轮灰獜牟煌姆矫,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就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和答案。但如果一味地“鉆牛角尖兒”,往往會半途卡住,甚至賠上許多時間與精力。
“媽——媽?”我啪地一聲把筆拍在桌上,“快過來,有道題我不會做!”氣死我了,練習冊上有一道題竟把我難住了,怎么會做不出來呢?“什么題能把你給難住了?”媽媽打趣兒道。“唉,別開玩笑了,看——”我指著那道題,無奈地眨眨眼。“哦?簡便運算?這不是你最拿手的嗎?”媽媽拉了張椅子,坐在我旁邊,看來準備和這道我都攻克不了的題大干一場。
“你看啊,”我在草稿紙上用我的方法演算一遍,“是吧?根本就沒有簡算嘛!分母怎么通分都難算,怎么算?”“不會吧?”媽媽拿筆自己開始算!翱隙ǔ鲥e題了!蔽亦哉Z道,“肯定是!薄拔幢!”媽媽一聲大喝怔住了我!澳闼愠鰜砹?”“當然!”媽媽把一張演算紙放到我面前,用紅筆大大地寫了幾個字:此路不通請繞行!
我仔細地看了媽媽的演算,先是不解,然后是驚訝,最后是恍然大悟。原來這道題根本不用什么簡算,只按順序求,就是整數,就已經很簡便了。
是這樣,我一下子領悟了媽媽寫那幾個字的意思。
“此路不通請繞行!”這成了我的座右銘,它是生活給我的智慧,一直警示著我,伴我一生。
生活發(fā)現作文 篇5
置身于一個美麗的花園,深深吸一口氣,便能嗅到花兒的芳香,草間的芳香,泥土的芳香。而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當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睜開眼睛,便感受到了第一縷芳香。媽媽欣慰地看著我,爸爸興奮地看著我,爺爺奶奶寵溺地看著我。我沐浴著愛,如沐浴在陽光與春風中,漸漸地成長。
愛,是芳香。
我到了上學的年齡,坐在知識的課堂里,感受到了第二縷芳香。在古詩詞中,我吸收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結晶;在代數函數中,我與愛因斯坦進行知識的較量;在美術音樂中,我暢游在藝術的殿堂,與貝多芬聽《月光曲》,與莫奈賞《睡蓮》,與梵高畫《星空》。
知識,是芳香。
當我因一次考試失利而郁郁寡歡時,當我因老師、父母的責備而淚流滿面時,當我在賽場上飛馳,在球場上揮灑汗水時,再多的淚水與愁緒,微笑與興奮,該與誰分享?是朋友。她會在我哭時一起哭,她會在我笑時一起笑。我們共同在明月清風中暢談未來,也會窩在房間里分享小秘密。我與他,像主人和影子,形影不離。
友誼,是芳香。
走在馬路上,忽然就下雨了,想趕緊跑到附近的屋檐下避雨。屋檐下站著密密的人,小小的屋檐,顯然已無法容納下我。我捂著頭,望著人群,頂著雨滴,干著急。一位穿襯衣的大哥哥走了出來:“小妹妹,你去站吧。”隨著一個大大的笑容,他便飛奔著,消失在雨簾中,留下發(fā)呆的我。我站在屋檐下,摸摸濕透的衣服,卻沒感到寒冷。這次的芳香,從內而外,溫暖地,蔓延至身體的每一處。是他,是社會給予著我的關愛。
一角屋檐,也是芳香。
生活是美麗而多彩的,我一直堅信著,只要有一顆感受愛并奉獻愛的心,便能在生活中發(fā)現芳香。
生活發(fā)現作文 篇6
一樣的眼睛有不一樣的發(fā)現,不一樣的發(fā)現有不一樣的收獲,不一樣的收獲就有不同的成就。
要“發(fā)現”,就需要一雙慧眼。正是有了“發(fā)現”,人們才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奇跡,收獲了無數的成就?上У氖牵巳硕加幸浑p眼睛,可是擁有發(fā)現的眼睛不多,致使生活中的許多機遇都擦肩而過。不是嗎?在一般人看來,蘋果落地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了,然而在牛頓的眼中,卻變成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之所以不同凡響,就是因為他擁有一雙慧眼,比一般人善于發(fā)現。
要“發(fā)現”,就需要付出代價。常言說得好:“有得必有失!眰ゴ蟮奈锢韺W家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藥,進行了無數次的試驗,最后終于獲得成功。然而,他的弟弟以及他的許多親人因此離他而去,他自己也被炸得傷痕累累,然而他覺得值得,因為,他探求到了真理。可見,要發(fā)現,需要付出,大膽付出。
要“發(fā)現”,還需要選準角度!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對同一件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獲得不同的感受,有時會讓我們得出不同結論,所以我們觀察事物時,不能只從一個方面看問題,看事物,應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觀察去分析去行動,以不同的身份去看待某件事物,有時當我們換個角度觀察事物,便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生活中正是因為有了發(fā)現,才有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如果你擁有了發(fā)現,那么你也許會與眾不同,不同凡響。
生活發(fā)現作文 篇7
我的生活,在這座城上演。隨著成長我漸漸發(fā)現,這座城,是我記憶中至真至純的味道。
小城泰州,一秋復一秋,從未隨時光的游移而改變,我發(fā)現了它別樣的味道。
我發(fā)現小城的云卷云舒,是湛藍純凈的味道。
泰州的天空,總是微藍而純凈的。云彩每時每刻都以不同的姿態(tài)飄浮。有時是大團大團松軟潔白的云朵,有時是漫天散落微卷的云群,有時又是一絲一縷的流云。我站在藍天下,能嗅到波瀾不驚的淡然,就像不論時光如何飛逝如何停駐,小城的云卷云舒依舊是從千百年前的古樸中走出的老樣子,散發(fā)著時光純凈的味道。或許,鳥兒成群結隊地盤旋,也是沉醉于這純凈的味道吧。
我發(fā)現小城的水波粼粼,是寧謐清亮的味道。
泰州素有“水城慢生活”這一標簽,總是“慢”得寧謐而溫婉。水邊的柳樹低垂著長發(fā),透過柳葉,我看見幾塊碎銀子般的水波。波光粼粼的河面,倒映出傍晚的小城——水溶似的絳紅的天空,淡淡櫻花的粉色,沁人心扉。水鳥低低地掠過點點光斑,滑翔著,去比遠方更遠的地方。小小的城,縱橫交錯的水澤,低聲絮語。呼吸之間,盡是家鄉(xiāng)寧謐的味道。
我發(fā)現小城的時光棱角,是初心不改的味道。
泰州太小,仿佛停滯于上一個世紀,任歲月流淌而逝,流年斑駁,百態(tài)人生,也依然不改初心。我在偶有裂紋的地磚上踏過,驚喜地與紅色老電話亭邂逅,那彎彎曲曲的電話線似乎還連接著小城與遠方,承寄了一個游子對家鄉(xiāng)最真切的懷念。在秋天這樣的時節(jié),一些微微帶著霉味的老物什展現出最初的本心,讓走遠了的人想回頭時,還能望見生命最初的模樣。
我的城很小,沒有大上海的繁華妖嬈,沒有老北京的繁復古樸,沒有胡同,沒有弄堂,沒有大廈的鱗次櫛比,沒有四合院的古色古香。但,她有京腔的回響,三水的低絮,有我成長的印記。
其實,生活需要發(fā)現,發(fā)現細枝末節(jié)處的美,也許就找到了鄉(xiāng)情。這座城的歲月里,有的是歲月靜好,生如夏花。那些見過沒見過的豐滿,她,向你娓娓道來。我愛這座城。
時光老人淺淺地笑,光與影的游離間,我發(fā)現了這座城的味道。
【有關生活發(fā)現作文7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