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反思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反思作文 篇1
這次語文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而且這次是我上學以來考的最差的一次。以前語文考試最低都是80多分,從來沒有考過60來分。
本來媽媽說,以前考試都是他來給我讀題,這次期中考試她就不來了,想看看我的真實水平。我也是這樣想的。
這次考試沒考好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生字詞基礎(chǔ)知識欠扎實。二在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方面。由于我閱讀的比較慢,有的問題沒有答完。
通過這次考試,我今后一定:
一、每課的生字詞一定多寫多背。扎實勞記。
二、多讀書,提高讀書速度和閱讀能力。尤其是簽讀和課上的唱讀、閱讀都要利用好。
請老師和同學們監(jiān)督。
小學反思作文 篇2
今天,本人執(zhí)教了四年級一篇作文課《未來的筆》,要求同學們打開思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的,弄清楚現(xiàn)在的筆有什么缺點,未來要怎么改良這個缺點,所以本次習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教師要上好一節(jié)作文課,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導(dǎo)課上使學生獲得作文的技巧與方法,教師必須精心地設(shè)計作文指導(dǎo)課的上法。因此,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成績,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師必須在作文指導(dǎo)課上下功夫。想象作文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的一種最好的方法。由于小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較差,雖然有時他們經(jīng)過持續(xù)觀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豐富,且富有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但是在他們的頭腦里,這些材料是零亂的、分散的,沒有大小輕重之分,尤其處于作文起步階段的小學四年級,他們不會根據(jù)中心思想選取相關(guān)的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所以大多學生寫起來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這就難免出現(xiàn)詞不達意、詳略不當?shù)拿,比如:未來的筆,他們的素材就很少,可能被現(xiàn)實生活中的筆給禁錮了。因此,教師有必要采用“問題”導(dǎo)向使目標明確。因此本人在進行《未來的筆》作文指導(dǎo)課的時候,問到:“現(xiàn)在的筆有什么缺點?你想怎么改良成未來的筆呢?”使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重點和順序,有意識地邊想象邊思考,循序漸進。
我在作文課上給學生提出的要求:
1、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大膽、合理。
2、語句通順、生動。
3、能把故事寫具體,還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首先要讓學生在互相的討論中想到自己要變的未來的筆的樣子,有點和缺點,這樣的前提是要自己喜歡的事物或者感興趣的事物,從學生的內(nèi)心入手抓住他們可以發(fā)揮的想象,再讓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地去說變成了該事物之后自己該做哪些對社會和人類有益的事情,這樣做就能很好地對學生的“變成后做了什么事”引導(dǎo)比較到位。目前的小學生寫作文時最大的難題就是沒素材可寫,或是不知從何想象。其實呢,不是生活中沒有作文素材,而是學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實踐活動,還缺少文化知識。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圖片、故事??等各種設(shè)計來啟發(fā)他們的思維,讓學生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不斷發(fā)現(xiàn),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關(guān)注的事物,開闊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可寫出新意來。老師要選擇最佳的觀察對象,安排合理的觀察順序,指導(dǎo)學生認真觀察。這樣,學生可用一個簡單的生活情節(jié)來想象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梢娮魑膩碓从谏,學生通過生活開拓思維,想象一個新的境界。想象性作文憑借兒童的想象展開,但兒童在想象時,情節(jié)較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個大概的過程和結(jié)局。所以,學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輪廓后,教師還應(yīng)指導(dǎo)學生圍繞情節(jié)想具體。除此之外,由確定材料到下筆成文,中間需要一個說的過程,我口寫我心,我心寫我口。讓學生把自己頭腦中想象的情節(jié)說出來。在此過程中,語言與思維呈互動狀態(tài)。說的收獲與啟發(fā)也促成了寫的醞釀,將積累材料與化成文字之間的梯度大大縮小。尤其是教師讓學生示范說,個別說,同位說,小組說,既是個體一次寫的醞釀和嘗試,也是不同個體間的一種互相啟發(fā),能使學生互相影響,不斷補充,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內(nèi)容。
我認為“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想象作文的途徑是很多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創(chuàng)造潛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小學反思作文 篇3
這次考試我有很多錯誤,而這些錯誤都是因為我自以為是造成的。比如:老師要求我們做完后認真檢查卷子,我卻沒有認真檢查。老師要求先易后難,我答題時就沒有做到先易后難。我要認真檢討自己,以后不能再犯這些錯誤了。
1、檢查卷子要認真。這時有人會說:“你以前不是不檢查卷子嗎?現(xiàn)在你檢查了,應(yīng)該是進步呀!”我會說:“就算檢查了,但檢查的不認真,很多錯誤都沒有檢查出來,那和沒檢查有什么兩樣呢?”有人會說:“就算剩的還有錯誤,你得分也不少呀!蔽視f“就算能多得分,但檢查出來的都是小題,得不了多少分。不過是‘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而已。”以后我要認真檢查卷子,不放過任何一個錯誤。
2、要先易后難。這次考試數(shù)學,我發(fā)現(xiàn)了一道難題,我沒有跳過去,而是左思右想,很長時間才做出來了?墒牵O碌臅r間不多了。我就匆匆忙忙的做了起來,總算在收卷子前做完了,但我卻沒有來得及檢查就下課了。如果我要是先易后難就不那么慌張了,我就能認真的答題,就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的錯誤。因此,我要做到先易后難。
考試結(jié)束了,但學習并沒有結(jié)束,而是剛剛開始。我要努力學習,爭取下一次考出更好的成績。
小學反思作文 篇4
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這其中有多種因素影響,尤其是農(nóng)村經(jīng)濟相對落后,大部分的小學是沒有圖書館的,沒法向?qū)W生提供多余的課外讀物。而農(nóng)村小孩家庭生活的自然也早比較困難,大部分孩子也沒有更多的錢去買那些對學習有用的書報雜志來看,更不要說像城里的孩子有電腦等現(xiàn)代化的設(shè)備供他們學習所用。由此可知,農(nóng)村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的匱乏,使得學生的知識面極其狹窄的。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這炊!睕]有大量的閱讀和積累,沒有豐富的詞匯和心靈感受,學生要寫作,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情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具體到農(nóng)村學生寫作難的現(xiàn)象,我認為首先要解決學生“少書讀,無書讀”的問題。那么,在農(nóng)村那樣相對惡劣的環(huán)境中,作為老師,我們應(yīng)怎樣全方位多途徑的向?qū)W生提供多種多樣的信息,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作為老師,我們的接收信息的渠道無疑比學生多得多,我們可以并應(yīng)該成為一個向?qū)W生傳播信息的中間人,把我們平日有目的收集獲取的信息,包括閱讀的報紙,雜志,收聽到的國內(nèi)外的新聞時事,奇聞趣逸,通過朗讀,講述等多種形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傾聽、接收、儲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積累豐富的信息和材料,有了這些,學生寫作時就會材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助!
當然,光是積累還不夠。俗話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這二句古詩都說明了讀書對理解語文和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性。所以,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提倡學生多讀,從讀中了解內(nèi)容,讀中鑒賞語言文字的非凡魅力,讀中感悟作者偉大的精神世界,更要從讀中領(lǐng)會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因此,我在教室里特地開設(shè)了一個“閱讀欄”,把我平常在報紙雜志中讀到的一些優(yōu)美動人的文章剪貼下來,收集成一個個本子,或我自己覺得比較好的課外書,放在閱讀欄里,讓他們互相傳閱,討論,并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在這傳閱的過程中,既又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又使學生對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加深學生的心靈體驗,從而促使學生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
如果說,豐富的信息和閱讀,使得學生有了寫作的源泉,那么,多練筆多修改,才能真正產(chǎn)生一篇好的文章。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做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以為,作文教學的練習,好的方法莫過于要求學生:留心生活,細心感受。講真話,吐真情。具體到農(nóng)村學校,教師盡可能地抓住學生有話可說的契機,讓學生多寫多練。所以,除了學生平常自己的作文練筆,我的習慣做法是讓學生寫“假日文章”。因為農(nóng)村學校的假日是比較多的,元旦、清明、農(nóng)忙,五一五四黃金周,六一、中秋、十一,春節(jié)、元宵,每一個節(jié)日學生都有他們各自的過法有他們各自的心情,這就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實實在在說真話表真情的好機會。因此,在這些節(jié)假日之前,我都會預(yù)先提醒學生,叫他們要留心假日當天的所見所聞,他們自己是怎樣過的,感覺怎樣,開心或是沉悶,精彩或是無奈?把這些一一記錄下來。通常對于這樣的要求,學生是挺樂于接受的。
例如在我們這個地方,校內(nèi)學生都是回族,他們最喜愛的節(jié)日就是過開齋節(jié),在這期間,我就讓他們寫了有關(guān)開齋節(jié)的作文,學生完成的相當出色。有的把這一天自己上寺做禮拜、聽阿訇講人生哲理、伊斯蘭的歷史,母親怎樣招待客人等過程完整生動的描述出來;有的則選取一個場景,寫家里媽媽炸油香,或家里請阿訇,并表達出自己的感情;有的則通過查資料更多的了解開齋節(jié)的來歷,將其寫在作文里,使作文更有色彩;有的則用樸實的語言把這一天村民們?nèi)绾卧纂u牛端果品呀,如何去上墳等農(nóng)村傳統(tǒng)的風俗一一描述出來?偟膩碚f,大家寫的內(nèi)容各不相同各有側(cè)重,但可貴的是都能做到留心生活、感受生活,講真話、吐真情。
作文教學,本無定法。以上幾點就是本人在幾年的農(nóng)村教學工作中的一些淺顯的體會。
小學反思作文 篇5
《三個兒子》是一篇令人思索的文章,文字雖淺顯,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三個兒子》教學反思。孝與親,所當執(zhí)。”面對三個兒子,老爺爺卻說他只看到了一個兒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的課就從這里開始。
(一)品讀三個媽媽的話
我在學生的發(fā)現(xiàn)下出示了三位媽媽的話: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句一)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句二)
“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句三)
在學生自讀的基礎(chǔ)上,我問:你聽了這位媽媽的話,有什么想法嗎?學生讀了(句二)說:“我聽出來他的兒子唱起歌來非常好聽,她媽媽說他的歌好聽極了!庇钟袑W生補充說:“我還聽出了這個媽媽很驕傲,因為誰都沒有他的兒子那樣的好嗓子,他兒子的嗓子是最好聽的!薄笆前,這位媽媽覺得擁有這樣的兒子很令人驕傲,誰也來讀一讀?”學生們都拿腔拿調(diào)地讀了起來,一個個都顯得那么投入,都想把媽媽的那份驕傲表現(xiàn)出來。
接下來在(句一)的解讀中,學生能從“既聰明又有力氣”想到了這個媽媽也是很自豪的,因為沒有人能比得過她的兒子。
而對(句三)的解讀中,學生想到了“謙虛”,說這位媽媽非常謙虛,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那么,第三個兒子真的沒有什么可說的地方嗎?我把疑問拋給學生。學生馬上說:“不是的,可能這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雖然也會唱歌,但嗓子也就一般,不是特別特別的好聽,所以覺得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庇钟袑W生說:“可能她的媽媽覺得自己的兒子也不是特別的聰明,和別的孩子也差不多,所以沒有什么值得稱贊的!边有學生說:“因為她媽媽覺得他兒子的力氣也不是很大,所以覺得不必要說什么!睆膶W生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已經(jīng)明白“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并不是真的沒有,而是他的.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可能很普通,他有的東西別人也有,所以覺得不值得一說而已。
最后請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這三位媽媽的話,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前兩位媽媽的驕傲和自豪,第三位媽媽的謙虛。
(二)體會一桶水的重
媽媽們拎著水桶回家的路上,走走停停,這是為什么呢?哦,原來是水太重啦!
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讀句子,我問學生:你從哪里感受到了水很重呢?學生紛紛發(fā)表著自己的見解,有的說:“我從‘一桶水可重啦’看出水真的很重!庇械恼f:“我從直晃蕩知道水很重!庇械恼f:“我從媽媽走走停停也知道水很重,她們拎得很累!边有的說:“我從媽媽的胳膊也痛了,腰也酸了,知道這桶水很重!庇谑牵野选盎问、走走停停、痛、酸”用紅色標出,讓學生讀讀句子,把如此的不堪重負讀出來,而在齊讀的時候,學生們讀著讀著,一個個趴向桌子,似乎真的沒有力氣似的,我笑著說:“你們讓我知道這桶水真的好重啊,我們讀著都快沒力氣了,真累啊。那這三個兒子看見這么重的水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感悟三個兒子的做法
學生很容易地從課文中找到三個兒子的做法,他們分別是:(出示句子)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zhuǎn),真好看!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逐句出示下,我讓學生感悟兒子的做法。學生說到了第一個兒子翻跟頭時像車輪在轉(zhuǎn),說明速度很快,也看出了他的力氣也很大。第二個兒子的歌聲很優(yōu)美,非常的好聽,就像前面他媽媽說的那樣,好聽極了,教學反思《《三個兒子》教學反思》。對第三個兒子大家都認為他非常有孝心,因為他幫媽媽提水桶。這時婭婭說:“我覺得第三個兒子就是前面第一個媽媽說的那個兒子,因為他的力氣很大,他媽媽才會說他既聰明又有力氣。”學生們馬上發(fā)出“啊”聲,表示著異議。我笑著說:“你們認為是這樣的嗎?這個兒子是第一個媽媽所說的嗎?”“不是的!”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澳敲凑l來說說這個幫媽媽提水桶的兒子到底是媽媽們嘴里的哪個兒子呢?”
“我覺得應(yīng)該是第三個媽媽說的那個兒子。因為第一個媽媽說的兒子是翻著跟頭來的,第二個媽媽說的兒子是唱著歌來的,第三個媽媽說的兒子就是這個幫媽媽提水桶的兒子。這是對應(yīng)起來的!毙〗苷f出了自己的看法。學生中馬上有人附和著說:“是的,是的,我也覺得是這樣的!庇谑,我又說:“那么,你現(xiàn)在還覺得第三個兒子沒有什么可說的嗎?他的媽媽為什么覺得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也許是他媽媽覺得幫助媽媽是他應(yīng)該做的事,所以覺得沒有必要說!薄耙苍S是他媽媽覺得沒有什么可以夸耀的。”……“那么,是不是也有可能像這樣的事,他經(jīng)常在做呢?所以他媽媽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
那現(xiàn)在假如這三個兒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對其中的誰說些什么呢?
學生大都肯定了前兩個兒子的優(yōu)點,但有對他們提出了建議,希望他們能幫媽媽做點事。
通過品讀三個媽媽的話到感悟三個兒子不同的做法,學生們都已經(jīng)領(lǐng)會到第三個兒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媽媽的愛,其他兩個兒子雖然表演地非常出色,但卻沒有幫媽媽做事,令人有點遺憾。
(四)回歸并升華主題
在感悟了三個兒子的不同做法后,學生已經(jīng)被第三個兒子所感動,這時再拿出老爺爺?shù)脑,“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弊寣W生說說老爺爺眼里看到是哪個兒子呢?當然了,學生毫不遲疑地說,老爺爺看到的是那個幫媽媽拎水桶的兒子,因為只有他才是最孝順的兒子。
是啊,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yǎng)育了我們,多么辛苦啊!只有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孩子們,我們現(xiàn)在可以做些什么事來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呢?
生1:我以后要聽媽媽的話,不要一味地想著自己的想法而讓媽媽不開心。
生2:媽媽每天給我們洗碗很辛苦,我以后要多幫媽媽洗洗碗,可以讓媽媽多一點休息的時間。
生3:我以后媽媽讓我買東西的話,會馬上去,這樣也可以幫媽媽做事了。
生4:我可以在家里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比如:拖地、洗碗、倒垃圾、整理房間……
師:學到這兒,讓我想到了《三字經(jīng)》里的一句話:“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
讀讀這句話,理解其中的意思。學生的猜測雖然讓人發(fā)笑,但也看出了孩子純真的心靈,當我把意思說與學生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睜大了眼睛。(意思大致是這樣的:作為爸爸媽媽的孩子,雖然現(xiàn)在還小,還是少年,但要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做到的。)最后,讓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吧,讓我們在充分享受愛的同時也付出自己的愛,好嗎?
課就在歌曲《感恩的心》中結(jié)束,我想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學生們知道了我們從小就應(yīng)該孝順自己的父母,就像那第三個兒子一樣,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孝順父母的真正的好孩子。也正是在解讀中,孩子們一個個學得津津有味,讀得神采飛揚,讀出了人物的心情,讀出了人物的感受。
當然,由于時間的限制,我覺得在課堂是我還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沒有讓他們把對文本的解讀讀得淋漓盡致,比如前兩個媽媽在夸贊時的自豪表現(xiàn)得還不是很充分,假如再讓學生加上動作的話,我想這份驕傲和自豪會凸顯得更好。
小學反思作文 篇6
《新課語文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yīng)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yīng)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想,在小學生的作文訓練中,就要滲透這精神,引導(dǎo)學生充分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多種感官仔細觀察生活,關(guān)注身邊的人、事、物,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積極思考,尋找寫作的源頭,積累寫作的材料,從而做到用手寫我看,用手寫我心。我們在生活化作文訓練方面作了以下嘗試,現(xiàn)談?wù)勛约旱囊恍┳龇ā?/p>
一、體驗家庭生活 做到有感而發(fā)
家庭生活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習以為常的。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我經(jīng)常給學生布置一些家庭勞動任務(wù),如掃地、洗衣服、整理房間、購物、燒飯……勞動難度由易到難,并且讓他們多寫一些類似內(nèi)容的日記及作文。
有位學生在寫《洗衣服》日記中這樣寫道:“……衣服漂洗干凈了,我把它擰干,然后晾在衣架上。一陣微風吹過,衣服在翩翩起舞,好象在說:小主人,你真棒!謝謝你……”當我們讀著學生這一段作文,深感學生的語言是多么地富有想象力和真情實感!學生在家庭生活的勞動實踐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二 、走進自然世界 體驗自然生活
四季更替 ,大自然也在不停的變化;ㄩ_花謝,陰晴雨雪,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中引領(lǐng)學生走進自然世界,認真留意大自然,時刻與大自然為伴,用心去體會大自然,與大自然親密交融,觸發(fā)情感再生。例如,學校組織學生到郊外去踏青,讓學生尋找春天的足跡,去發(fā)現(xiàn)春天的秘密。一個學生這樣寫道 :陽光微笑著輕輕地添著我的臉,緩緩地將我抱入懷中,感覺暖暖的,像母親的愛,那樣甜蜜,那樣溫馨,又似媽媽親手編織的毛衣,柔柔的……“學生如此真情的話語正是與大自然交融的見證。
三、投身社會生活 深化思想感情
社會是個大熔爐。學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后,就應(yīng)該讓他們走向社會,表現(xiàn)自己,鍛煉自己。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使作文教學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如生活調(diào)查,參觀訪問,收集簡報……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積累寫作素材,從而促進學生作文能力和人文素質(zhì)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四、參加校園活動 提供訓練素材
好動好玩是小學生的特點,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和利用多種條件,帶領(lǐng)學生去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活動中,指導(dǎo)學生觀察、想象、體會。如跳繩比賽,猜謎語,做游戲,講故事,讀書匯報會……讓他們參與其中,說快樂,談感受,悟體會。
總之,小學生生活化作文教學,教師要善于引導(dǎo)學生回歸生活,讓同學們在生活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生活感受中悟情,在生活亮點中拓思,于動情處揮動妙筆。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合集六篇】相關(guān)文章: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合集8篇01-07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合集7篇01-07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8篇01-24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五篇01-14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八篇01-13
【精品】小學反思作文3篇01-12
【精品】反思作文合集九篇01-24
【精品】反思作文合集8篇01-24
【精品】反思作文合集六篇01-16
【精品】小學語文反思作文三篇01-04